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4-07-05赵永才
赵永才
通过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2006-2009级382篇本科毕业论文按照选题方向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且对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所涉及领域的分布情况、毕业论文选题的方式,以及部分学生选题困难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今后体育专业毕业生论文选题工作,教师论文指导工作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2006-2009级4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382篇和2009级毕业生12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2006-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382篇毕业论文进行整理分类,按论文选题方向分为:技战术类(与技术、战术方面相关的论文)、基础理论类(如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教学训练类(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相关研究)、社会体育类(全民健身以及体育管理、法规等方面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009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选题情况,发放问卷121份,收回120份,经核查有效问卷120份。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专业学生选题方向分布情况
表1可见,运动技术和战术类的毕业论文数量占总数22.25%,2006级学生这方面选题比重高达28.12%,说明学生对此领域论文研究还比较感兴趣,2007级和2008级学生在技战术类方面选题逐渐下滑到16.22%,相对于2006级比重有所下降,2009级学生选择此类论文题目比重上升,但还是低于2006届。总体上毕业生选择此类选题比重呈下降趋势,分析原因与此类选题撰写难度较大有一定关系,技战术类论文需要进行大量文献研究,提炼数据,进行综合说明,同时需要学生结合自身运动实践进行研究,尽管这是体育教育专业传统选题领域,选题比例变化说明学生逐渐开始在体育学科其它新领域选题。
表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选题研究领域统计表(N=382)
基础理论方面的选题涉及运动生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医学保健、心理等各类研究,表1数据表明学生从2006级到2008级选题比例稳定提升,最高到2008级的27.93%,虽然2009级比例降低,总体趋势可以发现学生对基础理论研究有一定爱好,4个年级选题总比例为23.56%,超过了技战术类的选题。但通过对题目进行审核发现学生基础理论方面研究大都集中在运动损伤等医学保健方面,仅5篇论文研究运动生理、生化方向,这些体育学科重点理论研究领域学生涉及很少,据已有的调查发现,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是优秀毕业论文的主要来源[1],因此要重点加强运动生理学等研究方向选题。此类研究要求对实验室仪器操作比较熟悉,且实验法应用较为普遍,而这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薄弱的地方,访谈发现体育专业实验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实验学习更多停留在验证相关理论,对实验室仪器的功能、服务定位、热点体育科研领域还不知晓,任教老师也缺乏科研经历,很难在实践中引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因而学生基础理论研究更多集中在保健损伤领域,通过调查问卷完成研究,对实验室利用不够。
教学和训练一直是体育院系工作重点,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大多是体育教学和训练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方面学生选题比例很大,2006级到2009级稳定在30%以上,变化不大,总比例为33.77%。近几年来,随着体育专业培养中实践技能的重视,学生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密切起来,学生利用在校所学的知识,结合教学实习,较充分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产生选题思路。例如较多学生对体育新课程开设前景的研究。这方面论文选题相对容易,方法以文献法、调查法为主,选题总体比例也最大,这是目前体育专业学生主流选题领域,和其它地区同类院校的调查结果类似[2],但审核题目发现不少学生重题较多,还存在题目涵盖过大、不集中、不深入等问题。
从2006级以来社会体育类论文占有一定的地位,并处于逐年增多的趋势,总体统计占到了20.42%。目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如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保健人才、体育娱乐人才、体育管理人才等,社会中的体育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群也越来越多,学生开始把选题转移到比较热门体育领域,如全民健身的开展情况、地区联赛的运营、政策和法规等,尽管目前此类选题所占的比重仍不大,但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说明学生选题开始拓展新领域。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类选题对研究方法要求较高,实际考察和调研较为复杂,学生选题很容易脱离自身实际,如果教师指导不够,后期很难正常完成,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合理指导选题。
2.2 体育专业2009级学生选题方式调查
表2可见,教师建议比例较大,占总数的55%,通过教师直接给定题目或者通过教师修改给予意见后命题,这样可以较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使学生更加节省时间,充分投入论文内容的撰写。对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男生更多通过教师建议选题,比例为63.33%,而女生占30%,可看出男生选题依赖性更强,自我选择选题能力不够,自我思考能力欠缺,女生相对较好。另外教师建议选题总比例为55%,表明此类途径是体育专业学生最主要的选题方式。
表2 体育专业2009级学生选题方式统计表(N=120)
移植嫁接也是一种很好的选题方式,体育学科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很多学科如法学、管理学、医学等热点研究领域涉及到体育因素都可以作为论文选题。这种选题需要学生有广阔的知识领域,发现男生这种选题方式比例为23.33%,女生占到26.67%,差别不大。总比例远低于教师建议方式,因此应鼓励学生这方面的选题意识,关注各类学科热点信息,多利用其他学科知识来研究体育学科的一些问题,提高毕业论文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通过思索创新进行选题的论文较少,总比例为20.83%,这类选题方式值得鼓励,通过学生自身知识积累,发现体育研究课题,自我设计动手,对学生培养价值最好。实践中发现这类选题论文质量高于前几类的论文,采用思索创新选题的学生大都具备创新性思维,思路开阔、观点新颖,在实践活动中又注意对问题进行观察、收集数据,详细分析。尤其女生思索创新选题占总数的43.33%,可看出女生在平时学习中善于积累、勤动脑,思维创新方面要好于男生。这个方向选题还要注意自我创新的含义,论文创新在于独到的见解和启发性的价值,关键是内容,不是形式,论文格式可以严谨,但内容方面应该体现出不同的视角和思想的独到性[3],建议教师要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在研究内容上进行创新,而不是拘泥于形式。
2.3 体育专业2009级学生论文研究方法调查
表3 体育专业2009级学生论文研究方法统计表(N=120)
从本系2009届毕业生论文的统计结果看,较常用的研究方法如下:1)文献资料法 100%;2)数理统计法 98.33%;3)问卷调查法86.66%;4)观察法14.17%;5)实验法6.67%。其特点是大量集中于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数理统计法也局限于简单的描述性统计,而实验法等方法涉及太少,学生研究手段过于单一,这极大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这和其它地方院校的研究结果比较类似[5],总结其中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学生文化基础薄,知识面不宽,还没有掌握先进的科研方法和跨学科的知识,平时缺乏资料积累,到撰写论文时才查阅资料,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构思出高质量的论文;其次是学生缺少科研条件,由于学校软硬件不足等原因,本科生论文科研平台不够,学生毕业论文即使设计新颖,方法科学,但由于科研条件不足而不得不改变选题;最后是指导教师精力不足,随着招生数量增加,论文指导教师负荷过重,学生论文的选题方向也各式各样,指导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和教师在实践中更多追求完成基本任务,对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兴趣不足,求稳思想严重。
2.4 体育专业2009级学生论文选题困难原因
表4 体育专业2009级学生选题困难原因统计表(N=120)
认为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占72.50%,表明学生普遍对自身知识储备不足表示认可。体育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宽,缺乏一些基本科研方法和跨学科的知识,加上平时缺乏对体育科研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到毕业时才仓促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构思出高质量的论文。
认为自身思想重视不够的学生比例为56.66%,这部分学生通过与往届学生交流形成观念,认为学校在对于毕业论文的介绍和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更多认为毕业论文是配合指导教师完成一项任务,与毕业就业无直接挂钩,因此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思想重视不够,敷衍了事进行选题完成论文。
27.50%的学生认为与教师沟通有问题。具体表现在有的教师分配人数过多,无法完成一对一的指导和讲解,间接导致部分学生懒惰不去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想法和思路,无法给予帮助,还有部分学生找工作,无法合理安排学校学习与校外工作。
17.5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于论文的要求过于严格,以至于很难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很多体育专业学生认为学校对毕业论文要求与自身能力相差过于悬殊,像论文英文摘要通过自身钻研还能勉强应对,而对于外文资料翻译一类要求则缺乏实际意义,这类要求专业教师尚难以完成,对学生提要求更显不合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教学训练类选题较稳定,社会体育类和基础理论类的选题有增多趋势,传统技战木分析的选题有下降趋势,学生选题呈多元化方向,不再拘泥于传统领域。但学生选题方式更多依赖于教师建议,男生依赖性更强,移植嫁接和思考创新等方式选题比重较低。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及简单的描述性统计法,方法单一,体育专业学生知识储备差是困扰学生选题的主要原因,重视程度不够和教师指导负担过重也限制了选题效果。
3.2 建议
选题工作是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为解决考研就业对毕业设计带来的冲击,可将选题工作前移。在大三开始动员学生为论文选题做准备,体育科研方法任课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革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介绍选题途径和研究领域,引导学生自由选题,多选择新领域、有创新的题目,改变过去依赖教师指定,仓促选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科研素质,丰富学生科研方法,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任课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本领域的研究课题,结合自身科研,教会学生各类常用研究方法,尤其是体育类实验课要大力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验方法的运用能力,鼓励学生从教师科研、课程教学和体育实践中选题,尽量从当前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选题。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论文评审及答辩程序,摒弃搞形式、走过场、轻视毕业论文内容质量的思想和做法,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对体育专业学生提出要求,反对一刀切,和其它专业院系做同步统一的论文工作,调动指导教师积极性,建立完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程序。
[1]黄汉升,吴燕丹.普通高校本科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改革的路径——基于体育院、系学生毕业论文的现状思考[J].2011(5).
[2]殷 瑞,谢江胜.咸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6).
[3]张力为.研究方法总是使我们处于科学研究的十字路口[J].体育科学,2004(6).
[4]夏贵霞,舒宗礼,任 平.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运动,2010(8).
[5]朱学道,邓道贵.高师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的局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