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30届奥运会中美女篮投篮方式与得分比较研究

2014-07-05郭思强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国女篮快攻女篮

郭思强

当今世界女篮发展特征是:攻守转化频繁化,阵容配置多样化,进攻战术机动化,防守战术凶狠化,技术风格男性化,明星队员卓越化,人才交流国际化[1]。本文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美女篮投篮得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美女篮之间投篮得分之间的差距,为中国女篮水平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美女篮的所有比赛(中国女篮与捷克、安哥拉、克罗地亚、土耳其、美国、澳大利亚,美国女篮与克罗地亚、捷克、安哥拉、土耳其、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的比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中国女篮近10年参加世界大赛的论文和比赛资料。

1.2.2 录像观察法

观看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美女篮的所有比赛录像,并统计有关内容。

1.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数据统计SPSS方法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1.2.4 比较分析法

对中美女篮的投篮得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美女篮身高、体重、年龄结构比较分析

根据国际篮联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分别将中美女篮平均身高、体重、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1可见,本届奥运会上,中美女篮在身高、体重、年龄上没有显著差异。根据“女篮运动员26-28岁为最佳运动年龄”理论和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平均身高1.86m、体重75.4kg、年龄23.71岁,美国女篮平均身高 1.82m、体重 74.27kg、年龄 28.67 岁[2],第 29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身高184.8m、体重74.2kg、年龄25.8岁,美国女篮身高 186.3m、体重 77.9kg、年龄 27.6 岁[3],说明我国女篮在选拔队员方面整体合理,已达到世界强队水平。而在实际比赛中,中国女篮最高球员207cm的魏伟和195m的关馨,分别出场3场和2场,每场仅有3-5min比赛时间。身高在180m以下的球员,中国有3个,美国只有1个,而这样的构建球队,在实际比赛中美国更占优势。中国女篮在比赛中仅有7-8人进行轮转换位,而美国女篮基本上人人参与比赛,这足以说明我国主力球员和替补球员之间差距比较大。

表1 中美女篮身高、体重、年龄对比分析表

从国外优秀篮球运动员成才的规律看,一个运动员每年必须打够80场以上的高水平比赛,积累比赛经验,提高技战术运用,才能快速成长,这是欧美篮球强国多年经验的总结[4]。美国女篮除了本土WNBA外,许多球星到欧洲地区参加其他职业联赛,一年可以参加60场左右的高水平比赛;而中国女篮除了参加20几场的WCBA之外,基本上靠国家队集训,大赛前的几场热身赛并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2 中美女篮得分对比分析

表2可看出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女篮和美国女篮在场均得分和二分球方面(上),中国女篮场均得分67.7分,美国女篮场均得分在90.6分,场均差值达到了22.9分,差异性极显著(P=0.001<0.01)。美国女篮唯一场得分超过100分即最多得分的比赛就是对中国女篮的比赛,114比66大胜中国队。中国女篮83比58战胜克罗地亚队是得分最多的比赛,得分最少的比赛是对土耳其队,仅得55分。与美国女篮相比,在罚球、三分球得分方面,两支球队差异性不显著,因此美国女篮内线实力比较强大。

表2 中美女篮场均得分、罚球、二分球、三分球及所占比例对比分析

中国女篮本届奥运会对克罗地亚女篮比赛中,投篮次数最多达到了76次,命中36次,命中率同样也是最高,达47.4%,而在对其他比赛场次投篮次数都在60次以下。美国女篮投篮次数最多的是对捷克女篮,高达88次,但命中次数不多,命中率反而是所有比赛中最低的,仅39.8%。中美女篮之间比赛时,美国女篮投篮次数达82次,命中52次,命中率是所有比赛中最高的场次,高达63.4%,而中国女篮投篮次数仅有59次,命中24次,命中率40.7%。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女篮场均投篮命中25.7次,美国女篮命中36.1次,相差10.4次,差异性极显著(P=0.007<0.01),在场均投篮次数方面中国有60.3次,美国女篮达到73.3次,两队相差13次,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全场投篮命中率相差7.2%,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二分球在命中次数中中国女篮比美国女篮少10.1次,差异性极其显著(P=0.007<0.01),二分球投篮次数相差12.6次,两队有显著性差异(P=0.014<0.05)。命中率两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罚球、三分球方面,命中次数、投篮次数及命中率方面差值不大,差异性不显著。

表3 中美女篮二分球和三分球投篮次数及命中率对比分析表

2.3 中美女篮二分球对比分析

在观看美国女篮比赛录像时发现,美国女篮凭借出众的身体条件和丰富的球场经验,在进攻时快攻意识比较强、无球队员积极移动、队员之间相互主动分享篮球,使每次投篮比较合理,从而有效的提高命中率。表4可看出,中国女篮和美国女篮相比较,整体的个人能力投篮和基础配合之间差距不是很大,而在整体快攻方面,中国女篮场均投中2.5次、投篮5.3次、命中率45.1%,而美国女篮场均投中10次,投篮15.3次,命中率高达65.6%,这三方面数据两队差异性极其显著 (P<0.01)。

表4 中美女篮2分球场均各部分投篮次数、命中率

2.3.1 个人能力投篮方式对比分析

虽然中国女篮在整体个人投篮方面与美国女篮差别不大,但是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在有些得分方式上依然存在差异。中美女篮身高在190cm以上队员各4个,但是中国身高最高的魏伟(207cm)出场时间非常有限。身高在180-190cm的美国女篮有7个,中国女篮有4个,因此篮下进攻是美国女篮的一大优势。在实际比赛中,美国女篮不断冲抢前场篮板球,直接在篮下进行二次进攻。从表5看出,美国女篮的篮下单打是个人能力最有效进攻方式。中国女篮篮下单打命中3次,美国女篮命中7.8次,相差4.8次;中国女篮篮下单打投篮6.2次,美国女篮投篮15次,相差8.8次,两队之间差异性极显著(P<0.01)。由于对手多采用人盯人防守战术,这样给中国女篮有较多的突破机会。中国女篮在突破投篮次数高出美国女篮7.1次,两队之间差异性极显著,但是,中国女篮的命中率仅有38.8%,美国女篮命中率50%,相差11.2%,说明中国女篮进攻效率低下、进攻不合理,面对强队自我调整能力有待提高。

表5 个人能力投篮场均次数对比分析表

2.3.2 基础配合投篮方式对比分析

观看美国女篮比赛,美国女篮不仅有积极的跑动,还有无球、有球队员之间的相互主动掩护,通过不断的、大量的掩护来获得空位投篮。表6可看出,美国女篮掩护配合投篮的命中次数、投篮次数均高于中国女篮,命中率高达66.7%。中国女篮突分配合投篮次数、掩护配合投篮次数最多,突分配合命中次数最多,命中3.2次,命中率为52.4%;策应配合次数虽然不多,但是在基础配合投篮中,命中率最高,达到69.5%。

表6 基础配合投篮方式对比分析

2.3.3 快攻投篮方式对比分析

“快”是篮球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28届奥运会中中国女篮场均发动快次数为8.8次,成功次数5次,快攻得分为8.5分[5]。29届奥运会中中国女篮场均快攻得分4.6分,美国女篮场均快攻得分为9.4分[6]。本届比赛中中国女篮场均快攻投篮有5.3次,命中2.5次,与往届比赛相比快攻得分基本上变化不大。美国女篮在本届奥运会比赛中,通过全场或者半场人盯人防守来造成对手失误,抢断对方传接球获得快攻机会,同时积极拼抢后场篮板球获得快攻机会。参与快攻的人数比较多,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中国女篮对阵克罗地亚女篮有8次快攻机会,而美国女篮对阵中国女篮和捷克女篮有21次快攻机会。表7可看出,美国女篮在断球快攻、篮板快攻方面,命中次数、投篮次数差异性极显著(P=0.004<0.01、P=0.001<0.01)。

表7 快攻投篮方式对比分析表

2.4 三分球投篮对比分析

表3可看出,中美女篮三分球命中次数4次、投篮次数分别为13次和13.4次,命中率分别是29.8%和30.4%。从表8可看出,针对三分球两队在细微方面差异不显著。

表8 三分球投篮对比分析

2.5 中美女篮场均二次进攻对比分析

美国女篮在比赛中不仅能保护好后场篮板球,而且凭借身高和身体素质优势不断冲抢前场篮板球,获得更好的进攻机会。中国女篮在29届奥运会比赛中,二次进攻场均得分5分[6],在本届比赛只有3分。表9可看出,中国女篮比美国女篮场均少抢6.4个前场篮板球,两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命中次数方面中国女篮场均1.5次,美国女篮场均5.4次,两队差异极其显著 (P=0.004<0.01),在命中率方面美国女篮高达49.6%,比中国女篮24.7%高出24.9%,两队差异性显著(P=0.016<0.05),这是因为美国女篮在抢到前场篮板球后凭借出众的身高和出色的身体素质优势,更多的选择在篮下直接补篮或者直接单打投篮。

表9 中美女篮场均二次进攻对比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中国女篮虽然平均身高、体重、年龄达到世界强队水平,但主力球员和替补球员实力差距比较大,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实力水平。2)中美女篮在场均得分、二分球得分方面差异性极显著(P=0.001、P=0.007);在场均命中次数和二分球命中次数方面差异性极显著(P=0.007、P=0.007),在场均投篮次数和二分球投篮次数方面差异性显著(P=0.014、P=0.011)。3)中美女篮在二分球上差异性极显著,主要表现在篮下单打命中次数和投篮次数(P=0.007、P=0.003),快攻中的断球命中次数、投篮次数(P=0.000、P=0.000)和篮板球命中次数、投篮次数(P=0.004、P=0.001)。4)中美女篮前场篮板球数量之间差异性显著(P=0.022),在投篮次数、命中率方面差异性显著(P=0.012、P=0.016),二次进攻命中次数差异性极显著(P=0.004)。

3.2 建议

1)加强中国球员和欧美强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比赛,通过大量比赛来获得和丰富比赛经验,在快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篮球风格;2)重视明星球员的培养,尤其是从青少年抓起、从中小学抓起,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中;3)要想获得更多的投篮机会,除了提高进攻效率外,还必须提高个人防守的攻击性和整体防守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1]王守恒,李金生,郑 刚,等.论世界女篮发展变化的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1).

[2]王金国.从第28届奥运会女篮比赛析中国女篮的可持续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2005(1).

[3]路长青.第29届奥运会女篮8强运动员年龄和身体形态特征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9).

[4]李元伟.篮坛风云路[M].北京:中国书店,2010.

[5]曾 捷.第28届奥运会女中外女子篮球快攻对比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

[6]李帅东.从第29届奥运会看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J].安徽体育科技,2009(3).

猜你喜欢

中国女篮快攻女篮
中国女篮专挑强队过招
赞女篮二十八年夺得世界杯亚军
第21届CUBA女篮四强攻防能力比较研究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女篮进攻能力分析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失利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为例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得分能力的对比分析
浅析快攻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①
美国女篮大胜西班牙实现奥运会六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