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2014-07-05杨世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丙组阿德福拉米夫定

杨世华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杨世华

目的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4月诊治的88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依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成甲、乙、丙、丁四组,每组22例,利用拉米夫定治疗甲组,利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组,利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丙组,利用恩替卡韦治疗丁组,对各组的治疗成本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ALT复常率上,甲、乙、丙、丁四组分别为50.0%、45.5%、72.7%和63.6%;在HBV-DNA转阴率上,甲、乙、丙、丁四组分别为45.5%、40.9%、77.3%和72.7%;在ALT复常率成本效果上,甲组为34463、乙组为41028、丙组为44972、丁组为42020;在HBV-DNA转阴率成本效果上,甲组为36667、乙组为43854、丙组为37540、丁组为38988。结论在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中,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方案可作为首选方案。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方案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硬化晚期的症状表现,其具有较为复杂的病情,需长期实施抗病毒治疗,治疗费用庞大,给患者带来了非常重的经济负担[1],有的患者因此而放弃治疗。为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本文以我院自2010年4月~2013年4月诊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4月诊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8例,男60例,女28例,年龄35~68岁,平均(42.4±9.8)岁。Child-Pugh评分平均为(11.2±4.5)分,其中56例为B级,32例为C级;48例为e抗原阳性,40例为e抗原阴性。依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成甲、乙、丙、丁四组,每组22例,HBEAG抗原阳性病例各为12例。对比四组的一般资料(年龄、Child-Pugh评分和性别)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 甲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d-1(LAM,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规格:100mg/片,国药准字H20030581),给予B组阿德福韦酯10mg·d-1(ADV,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规格为10mg/片,国药准字H20050651),给予丙组联用LAM+ADV治疗,给予丁组的恩替卡韦0.5mg·d-1(ETV,中美上海施贵宝制约有限公司,规格为 0.5mg/片,国药准字H20080798),所有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04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并通过Child-Pugh改良分级法进行评分。

1.4 成本确定 成本(C)是患者在接受某一特定方式或药物治疗所消耗的资源价值,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由于患者服用药物的方式均为口服,检查费、挂号费和诊疗费无差异,因此治疗成本计算主要以 104周处理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和基因型耐药等治疗成本为主。各药物零售价(每片)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分别为14元、20元和35元(以2011年药物价格为标准)。四组抗病毒药物成本分计算:C甲=14元×7d× 104周=10192元,C乙=20元×7d×104周=14560元,C丙=(14+20)元×7d×104周=24752元,C丁=35元×7d×104周=25480元。在基因型耐药治疗人均成本上,甲、乙、丙、丁分别为4745元、2531元、0元和213元,在处理不良反应治疗人均成本上,四组分别为 1233元、1723元、1667元和 0元。计算甲乙丙丁四组的治疗总成本:C甲=14元×7d×104周+4745元+1233元=16170元,C乙=20元×7d×104周+2531元+1723元=18814元,C丙=(14+20)元×7d×104周+1667元=26419元,C丁=35元×7d×104周+213元=25693元。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在临床症状、HBV-DNA转阴率、Child-Pugh评分以及ALT复常率上,四组均有所改善,且在HBV-DNA转阴率上,四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症状改善、ALT复常率和Child-Pugh评分上比较,四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果见表1。

表1 四组治疗效果对比[n(%),(±s)]

表1 四组治疗效果对比[n(%),(±s)]

组别 例数 症状改善 ALT复常率 Child-Pugh评分(分) HBV-DNA转阴率甲组 22 15(68.2) 11(50.0) 9.2±3.3 10(45.5)乙组 22 14(63.6) 10(45.5) 9.1±3.0 9(40.9)丙组 22 18(81.8) 14(72.7) 8.4±3.9 16(77.3)丁组 22 17(77.3) 16(63.6) 8.6±3.9 17(72.7) χ2 - 3.555 3.871 2.596 10.045 P - >0.05 >0.05 >0.05 <0.05

2.2 成本效果(C/E)和增量成本效果(ΔC/ΔE)对比 平衡成本与效果,在它们之间找到一个最佳方式是C/E分析的主要目的。本研究以甲组为参照物,分别比较乙组、丙组和丁组,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成本效果(C/E)和增量成本效果(ΔC/ΔE)对比(元,%)

3 讨论

目前,我国开始重视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治疗,APASL于2008年推荐使用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2]。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在治疗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上,拉米夫定尽管能够对 HBV的复制进行抑制,并对肝脏功能进行改善,使Child-Pugh评分得到降低,但也有少许患者在服用过程中出现重型肝炎。基于此,临床可以认为一旦患者出现 YMDD变异,拉米夫定治疗病情的情况可能会有所反弹,重者可以致命[2],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在本研究中,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治疗患者均可对 HBV复制进行抑制,使病情得到改善,并且治疗效果也优于单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相比单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用两种药物的HBV-DNA转阴率更为显著,使拉米夫定的基因耐药率得到降低。然而患者在服用阿德福韦酯后仍需进行密切监测,如果出现肝功能损害时应迅速对用药进行调整。因此在治疗此症状时,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3]。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ALT复常率以及HBV-BNA转阴率上,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最为安全有效,分别为 81.8%和77.3%;四组花费最低为甲组,最高为丁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丙组所使用的费用就少于乙组和丁组。由此可见,在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方案可作为首选方案。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肝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肝病杂志,2011,19(01):13-24.

[2] 林格.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6(27):53-54.

[3] 王春梅,穆秀芝.联合用药方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54-54.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Hepatitis B Cirrhosis Treatment in Compensatory Stage

Yang Shihua

ObjectiveThe cost effect of loss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compensatory stage of discussion and analysis.Methods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in 2010 April to 2013 April 88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according to a random draw mean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ABCD,22 cases in each group,with lamivu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group A,group B with adefovir dipivoxil treatment with lamivudine+ adefovir dipivoxil,combined therapy group C,with entecavir therapy group D,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each treatment costs.ResultsIn the recovery rate of ALT,Ding four group were 50%,45.5%,72.7% and 63.6%;in HBV DNA negative rate,Ding four group were 45.5%,40.9%,77.3% and 72.7%;transfer cost effect enzyme recovery rate in glutamic acid amino,A 34463,B group was 41028,group C 44972,D 42020.In HBV-DNA negative rate cost effect,A 36667,B 43854,C 37540,D 38988.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decompensated HBV cirrhosis,lamivudine+ adefovircombination therapy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scheme.

Hepatitis B cirrhosis;Decompensation;Treatment plan

R575;R956

A

1673-5846(2014)03-0009-02

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德宏 678400

杨世华(1972-),男,云南芒市人,汉族,本科学历,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品管理和调剂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丙组阿德福拉米夫定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单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初次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恩替卡韦治疗耐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