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服饰

2014-07-04千寻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旗袍服饰服装

千寻

悠远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是一部人类服饰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衣服以人体为基础进行造型,所以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张皮肤。作为一种精神与文明现象,衣饰蕴含和体现着历史和时代的特质。也就是说,社会政治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对同一时期人们的着装心理和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往往能够演变为一个时代的衣装特征。透过衣饰的发展历史,观察其自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特点,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中华服饰文明的起源

人穿衣服追溯历史太过久远,所以成就了人类今天的文明。与其说是穿衣文明,不如说服饰本身就是一种文明。但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着装的,这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衣服的产生,刚开始时主要是出于抵御严寒、应对猛兽或战争的需要,人类一方面用树皮、藤条、兽皮等抗拒寒冷,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伤害,学会了“孚甲自御”,即向有鳞甲的动物学习,使用骨针缝制胸甲,利用葛藤编成背心式的甲胄和藤帽,由此产生了最初的服装。《广雅·释器》说:“衣者,隐也。”东汉许慎《说文》称:“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风俗通义》称:“衣,所以蔽形也。”这些揭示了衣服的起源,但这个说法也为学术界有些人士所否认,有人认为衣服的产生更多的是出于人的装饰心理。

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是人们的衣食之源。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骨针长约82mm,通体磨光,针孔窄小,针尖尖锐,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的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小石珠、穿孔兽牙等装饰品上有长期佩带的磨蚀痕迹,其中5件出土时呈半圆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项饰。另有25件还用赤铁矿粉涂染着色,山顶洞下室埋葬的尸骨上也散布有赤铁矿粉粒,或关系一种饰终仪式,还可能是在衣服上着色所用,反映出了山顶洞人的某种审美感情。

为了捕猎野兽、对付战争,防避利爪、矢石的伤害,或出于伪装与威慑,原始的兽头帽、皮甲、射、胫衣之类的部件式衣着率先发明,并因此引导出一般衣服。但旧石器时代服饰的萌芽只是蛮荒时代服饰文化的序幕。到了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0000年~前3500年),先民通过劳动实践发明了纺织技术,从此进入织物装时代。从单纯依靠兽皮、树皮等自然资源制造衣服到可以利用植物、动物纤维织造服装用料,开辟了我国服饰的新纪元。

新石器时代先民最早利用的纺织纤维是麻、葛类纤维。古时所称的布主要指此类织物,麻在古代文献中一般指大麻。《诗经》所谓“丘中有麻”“不绩其麻,市也婆娑”就是指这种植物。葛是一种蔓生植物,其茎皮经过加工可织为布,在《韩非子·五蠹》篇中有尧“冬日麂裳,夏日葛布”的记载。麻葛织物的出现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纺织手工业进步的最好说明。在大江南北均有发现,黄河、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上有着大量纺织品印痕。西北地区仰韶时代前期约距今6500年至5500年的元君庙陶器上的麻布纹印痕经线清晰,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12根,粗细均匀,线径约0.84毫米。有的资料表明当时纱线细的径仅0.5毫米,纺织品的织法和纱线的粗细均和现代农业家庭的平纹布差不多。

纺织技术的发明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件盛事,为服饰文化的繁荣打下了物质基础。作为服饰用料的麻、葛、丝织品织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分工,加大了贫富悬殊,加快了私有制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服饰是中华文明产生发展的催化剂。

纺织品出现以后,人类又学会采用天然染料染色,染料取自植物、水果、花朵。中国目前出现最早的染色材料记载是《诗经》,其中有“采菉”“采蓝”的记载。

中华服饰文明的更替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在民族识别和民族研究中,服饰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服饰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是民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民族大融合,衣冠服饰的变化也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比如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时汉人穿上衣下裳,坐着木制的马车去打仗,和短衣窄袖、骑着战马的胡人相比,自然显得臃肿笨重,屡战屡败。赵武灵王因此决定废除下裳,穿裤子、靴子。史书上说:“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另外,根据中国古代哲学的规范,所谓乾上坤下,中国古代早期服饰因此也具有上衣下裳的基本特征。衣指上衣,裳指下裳,下裳是一种长裙。上衣下裳依然与古人对天地的崇拜有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服饰制度及礼乐制度的确立对华夏文明时代的到来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衣服具伦理政治的物化形态这种特征,就是古代所说的衣冠之治。衣冠之治鲜明地体现了传统中国身体政治的特点。在衣冠之治之下,衣饰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从衣饰上映衬出的是特权,等级和道德信念。各个时期森严的服制凝固了人的社会结构,泯灭了人的个性,人们很难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或心理喜好去随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人成为了制服的囚徒。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开启闭锁的国门,在中西文明不断發生接触、碰撞、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中西服饰文化也开始相互影响和汇聚。中国人迎来了一场从“头”到“脚”的革命,男子剪辫易服,女子放足,几千年的衣冠之治在国民对新兴民族国家的热切希冀中终于解体。

当我们从21世纪回眸祖先的服饰,会感到那是异常遥远的往事。数千年来,我们与祖先虽然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但文化背景的推移使人类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使是20世纪初,也像是与今天隔了一世,更不用说对比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了。然而历史是永恒的存在,历史又是连续的时空,前天、昨天和今天是在因袭和变革中相继相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绵延不绝已达万年之久,如此长的历史,不但使我们的物质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邃,变革也不可避免。

19世纪70年代,在“求富求强”的洋务热潮中,中国派首批幼童赴美留学,这批孩子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脑后都拖着长长的辫子,到美国后,美国孩子常常跟在他们后面喊“中国女孩子”,甚至把辫子侮辱为“猪尾巴”,小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很快,这些小留学生们剪掉辫子,换上洋装,由于幼童身上体现出越来越多明显的中西文化冲突,1881年,清政府竟撤回了即将学有所成的这批留学生。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从国家民族危亡的层面提出剪辫易服的必要性,就在光绪皇帝和康有为为是否去辫争论不已的时候,在海外的孙中山早在两年前即断发易服,表示和清政府彻底决裂。1903年,江南的青年学生中,剪辫者已不乏其人,到后来,“你是个辫子”,已经变成骂人的话了。

辫子剪掉后,穿什么成为当时困扰民初社会的一个问题。作为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也非常深刻地认识到改易服装的政治象征意义,在《复中华国货维持会函》中,他提出中国人应当制定自己的礼服,“礼服又实与国体攸关,未变轻率从事”。孙中山认为,旧式的服装拖沓而陈旧,穿西装价格昂贵而繁琐,因为好的西装必须配有好的衬衫、马甲、和领带,所以,他创设了中西合璧、符合民国时代气质的中山装。中山装的流行,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袍制服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代表着服装平等化观念的出现,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一场震撼性的革命。

许地山曾说:“社会生活与政治都与衣服的改变有密切的关系。男子的服装大体说来不如女子的变得那么快。中国的女装在近二十年来变得更快,这是指示近年来女子生活的变动。她们从幽闭的绣房跳出来演电影、做手艺、做买卖、当教员、乃至做官吏、当舞女,服装商自然不能不改变。”从许地山的这段话看来,民国女装的变化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紧密关连,而旗袍则无疑是民国女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根据张爱玲的描述:“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虽然女性穿旗袍始于追求男女平等,但是女性天性爱美,加上当时中西方文化的汇聚和融合,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时期的旗袍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时髦女子走起路来,凹凸分明,再配上高跟鞋,极富诱惑力和挑逗性,当时的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以“有伤风化”为由,下令禁止妇女穿旗袍和美术界画人体模特,但是他的姨太太却背着他穿着旗袍去寺庙进香,气得孙传芳跳脚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经历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后,旗袍渐渐地成为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旗袍简洁大方、美观实用,一改以前女子穿衣繁缛、层次厚重的感觉,反映了在西方平等、自由、人本思潮的影响下,人本主义观念在女性服饰上的体现。1929年南京临时政府在制定新服饰制度时,把正在流行的旗袍定位女子礼服。

20世纪60到70年代,旗袍遭遇冷落,到8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服装个性化时代到来,旗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旗袍未能再像民国时期那样流行和普及起来,而是较多的成为宾馆、饭店等服务场所礼仪小姐、服务员的工作服,面料及做工参差不齐,人们称之为“制服旗袍”。随着国力增强,国学热的兴起,近些年来,不少人呼吁中国应该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国服”,汉服、中山装、旗袍都在人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对于“国服”和汉服复兴运动,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到现在依然可谓众说纷纭,但应该肯定的是,传统服饰的复兴绝不是要重新恢复古代的服制,而是在特定的场合拥有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符号,传承中华文明中光辉灿烂的一面。

中华服饰的独特魅力

法国作家、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纳托尔·法郎士(Anatole France)有一段形容服饰记载历史功能的描述:“假如我死后百年还能在书堆里徜徉,你猜我将选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拿起一本时装杂志,看看我身后一个世纪的妇女的服饰,它显示给我未来人类的文明,会比一切哲学家、预言家和学者们所能告诉我的要丰富得多。”可见,服饰折射文明与历史的功能不可小觑。

服饰在中华文明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服装乃是古代中国人对文明的体会与思考之基点,穿衣和不穿衣,即是文明与野鄙之分。肉袒示人,象征羞辱他人(如弥衡击鼓骂曹时要肉袒)或屈辱自己(如廉颇负荆请罪时和勾践投降时也要肉袒);赤身露体,则是出乖露丑的不礼貌行为。

悠远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是一部人类服饰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20世纪的中国服饰,旗袍、长衫、中山装、学生装、儿童装、西服、礼帽、遮阳帽、丝袜、高跟鞋、工农服、列宁服、布拉吉、军便服、夹克衫、喇叭裤、迷你裙、比基尼、职业装、朋克装、T恤衫,等等,种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服饰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被视为中国典型服饰的旗袍,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风行起来的,这种脱胎于清代满族女服的服装样式,在吸收了汉族女服工艺特点和西方女子服饰时尚的基础上演变,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时装界不容忽视的时尚元素,被看作是中国服装民族交融和中西合璧的样板。

服装的进化史如同一部人类的解放史。解放的除了肢体的束缚之外,还有心灵和思想。这种从完全封建到与外界少了很多隔阂的过程使中国的服饰文化走上了国际的潮流,充分展现了个性自由的窗口,这也是生活方式趋向国际化的表现之一。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直到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中国的服饰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由封建到开放,一直走向成熟。

在今天,我们的服饰早已冲破了束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个性和自我的着装风格充斥着服装店,服装的浪潮已不再是由人为因素所能摆布和控制的了,我们的服装开始体现出人性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特点。

作家白先勇说:“20世纪的中国人,心灵上总难免有一种文化的飘零感。这不算我个人的,是整个民族心灵上的,20世纪我们被西方文化压倒,到现在还没喘过气来,我们一个多世纪在文化上的摇摆不定,实际上是因为民族心理的焦虑不安,恨不得三级跳到前面去。”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又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中国与国际的关系越密切,服饰便越国际化。但可喜的是,中国的服饰并非一味地向国际靠拢,而是将中国元素融入服饰的设计中,使中国服饰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地保留着中华民族服饰的独特魅力。

(编辑 凤池)

猜你喜欢

旗袍服饰服装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我来说说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