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西方对比下的“崇高”
2014-07-04吴悠
吴悠
摘 要 从广义上来说,美和崇高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审美范畴。对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中“美”或者“优美”这一个概念的辨析和解读的研究多如牛毛。而学界对“崇高”这一概念的关注和解读却甚少。本论文试图在导入中国和日本的文学作品和文艺批评理念的同时,试图寻求东西方对“崇高”概念理解的异同,从而揭示崇高这一审美范畴的世界性及应用性。
关键词 崇高 历史沿革 东西方 异同
中图分类号:B83-09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Noble" under East-West Comparison
WU Yo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Abstract Broadly speaking, the beauty and the sublime are two opposing aesthetic category. Western theori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beauty" or "beautiful" research in this concept of discri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dime a dozen. The academic seldom intentioned and interpreted the concept of "nob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mport Chinese and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idea while trying to find something on the side "sublime"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hich reveals the sublime aesthetic category and applied worldwide.
Key words noble; history; east and wes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西方艺术世界所理解的崇高是一種可敬畏的、神圣而伟大的概念。黑格尔把崇高视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追求,并坚持“人应该自信能配得上崇高的东西”。而东方艺术审美世界虽然也有类似的美学理念,但由于语言和文化原型的差异,一般表述为“大美”“壮美”或“阳刚之美”。从古今中外的审美实际看,广义的崇高或壮美主要包括狭义的崇高、狭义的壮美和悲剧性艺术三大类型。西方文化中的崇高更倾向于狭义的崇高和悲剧性艺术,而东方文化中的崇高则更偏向狭义的壮美。
1 中国文学文化中的“崇高美”
东方艺术世界中最早在文学作品中表达西方意义上的“崇高”这一理念的,恐怕是中国战国时代的庄子,他把博大的天地之美看成最伟大的美。在《知北游》中他写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道》中记载“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但是仔细考证,庄子对“大”和“美”还是有严格区分的,认为这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从庄子的观点来看,“大”是“美”的高级形态,“大”指的这种大美应该高于“美”所指的优美,因为大的美(或许比较接近崇高之美)就是一种无限之美,是一种狭义的壮美。在《秋水》中河伯观水之美碰见北海若的寓言,说明了“大美”远远高于有限事物的美。①然而庄子所说的大美,虽具有宏大的伟力,却并不具有让人惊骇或恐惧的力量。他所论及的壮美涉及许多形体巨大的形象,比如体现在生育万物,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的“道”等内容上,表达了一种时间、空间或数量上的多或壮。此外,以庄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把“大美”的内涵延伸到了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格上,老庄都提及“神人”“圣人”“至人”等形象,他们是具有最理想、最完美的人格,是凡人效仿和学习的典范。这些人要么获得绝对的自由,拥有超脱人世的雄伟气魄和广大无边的神力,是世间凡人崇敬和仰视的对象;要么如孔子提出的“圣人”形象,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把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修养视为崇高的人格。在《论语》中他提出“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这是称赞尧帝伟大的人格。孟子也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指的就是人的品格的伟大与崇高。
此外,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有大量崇高风格的诗词,比如王维《使至塞上》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苏轼《赤壁》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岳飞有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毛泽东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等诗句都是歌颂自然的大气磅礴的崇高气象,深得古今读者的喜爱。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的雄浑、豪迈、劲健、旷达等都属于狭义的壮美。而其中另一部分体现悲慨的应属于狭义的崇高。比如清代魏禧“洪波巨浪,山立而汹涌者,遭之重也……重者,人惊而快之,发豪士之气,有鞭笞四海之心”②清朝姚鼐也提出了类似的一个概念——阳刚之美“起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如杲日,如火,如金,如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虽然体现了气势上的恢弘壮阔,但似乎缺少悲剧和悲剧性。其实中国古代艺术中不乏悲剧和悲剧性艺术,但美学中并没有崇高或者悲剧的范畴,更没有建立这样的理论。
2 日本文学文化中的“壮”
在初步搜集资料时,笔者发现日本审美观念似乎与西方“崇高”的审美范式无缘。与追求雄伟、壮阔、恢弘、震撼的古希腊古罗马和欧洲文明相比,日本人似乎更偏好那些纤细、敏感、含蓄而平淡的美学因素。究其原因,可以由地理、历史和社会条件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从日本的地理风貌来看,这个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以外的太平洋岛国,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降水较多,冬暖夏凉。这使得整个日本岛的气候适宜植物和动物生长,同时也适宜人居。除了有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困扰外,日本可谓是一个物产丰富,历代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地方。显著的四季风物变化为日本人培养了一颗善于观察和体验的纤细敏感的心,他们随着四季时时不同之景色变化吟咏和歌俳句,着眼点都是风鸟花月等细微的形象,几乎没有关注宇宙自然之类的恢弘气象的作品。他们注重情感上的纤细冷静的体验,表现日常的平淡生活。其次,历史上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并没有发生过比较激烈的交锋和冲突,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都可说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并没有引起社会强烈的反抗和不满,因此听不到来此社会底层的强烈呼声。仅有的几次小型的农民起义也并没有产生什么巨大的社会动荡,更没有催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雄人物。所以从历史上看,也不具备产生崇高审美概念的文化土壤。
然而19世纪60年代日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进行了明治维新。这个阶段出现了很多有志之士,他们积极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其间当然也包括西方的文学思潮和文艺批评理论等。比如夏目漱石于1900年赴英国留学,潜心研究文学理论和英国文学,同时还受到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影响。1903年归国后在东京大学开设了文学论和文艺批评理论等一系列课程。1907年4月,辞去大学教授一职后,他在《朝日新闻》上发表了《文艺的哲学基础》一文,对文艺家的理想、使命和文艺的性质与特点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他提出,在人的“意识连续(生存欲望)的背后,包含着一种选择,由这种选择产生出理想。于是从迄今只要活着就行这种倾向发展到想要使生命更具有某种特别的意义。③也就是说人只要考虑如何生存得更有意义,就必然会在其认识中选择某种理想,而就文艺家而言,他们的理想便是追求“真、善、美、壮”。这个“壮”其实就与西方美学概念里的“崇高”有异曲同工之妙。夏目漱石提出,“文艺与世道人心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文艺家必须认识到其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理想“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整个社会精神的一部分”。文艺家只有具有恢弘、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人格才能感化他人,才能最广泛最深刻地触及人生,才能“有提升和拓宽我们生存目的之功绩”,文艺家决不是闲人,他们都在为人生的大目的做着贡献,所以夏目漱石把能将崭新、崇高、恢弘的理想与精湛的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人称作“文艺的圣人”,指出他们的天职就是通过文学作品并借助技巧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理想,并告诉人们如何生存以及生存的意义。在他看来,文艺乃是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改造国民精神、改良人生的最好途径。④而在倡导对国民思想改造和启蒙的过程中,从夏目漱石的表述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受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影响的痕迹,特别是“崇高的人格”这一概念的提出。
3 东西文化对“崇高美”认识的异同
季水河先生曾就外部形态、内在精神、审美效果和主体地位四个方面联系中外美学实际区分了崇高和壮美的异同,认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⑤他还从二者的联结渗透上认为崇高可向壮美转化,壮美蕴含着崇高的意味。从他看来,由外部特征上讲,崇高的审美对象大都呈现出一种险峻奇崛的气势,壮美的审美对象大都具有雄伟壮阔的外观;从内部精神上看,崇高主要是浑厚凝重的意蕴,壮美具有刚强坚毅的品格;从审美效果看,崇高产生的是悲壮惊惧的美感,壮美产生的是恢弘豪迈的美感;从主体地位看,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否定性的实现,而壮美是人的本质力量肯定性的实现。比如对自然界的反映来看,险峻的山峰、险关、山洪海啸等引起人类的惊惧和束手无措感更倾向于崇高;而一马平川的原野、浩瀚渺茫的星空、飞流直下的瀑布等,是能够引发人们豪情壮志的壮美。再说社会生活中的暴力独裁统治下的反抗,惨烈的战争画面,对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和追求,都可以成为崇高的主题;而东方文化领域里充满阳刚英武之气的男子形象,为祖国慷慨捐躯的革命烈士,一般具有壮美概念所推崇的审美因素。
虽然“崇高”和“壮美”在表现上有些许不同,但笔者认为它们的共通性还是比较显著的。比如康德就提出了“自然向人生成”的命题。劳承万先生认为“崇高不只是一个自然美的欣赏问题,而是在审美的情感体验中参悟自然向人生成,自然与人相统一的和谐境界”⑥这样的观点接近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可见西方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老庄思想也有相似的地方。此外,崇高美和“壮美”“大美”都是通过漫长的社会实践而取得的历史成果,与当时的社会和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结合,虽然在东西方或许因时空的差异有不同的表现,但在核心和本质上是一致的。壮美可视为崇高的一般表现形态,而崇高则可看作是壮美的极端表现。⑦因此我们可以说,西方美学的崇高概念是属于世界的,属于全人类的。
注释
① 贺天忠.庄子的大美和康德的崇高之美.文艺理论研究,2005.
② 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91.
③ 夏目漱石全集·第九卷.日本筑摩书房,1979:164.
④ 由同来.略论文艺的哲学基础对摩罗诗力说文学观之影响.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
⑤ 季水河.崇高与壮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齐鲁艺苑,1992:8.
⑥ 劳承万.康德美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22.
⑦ 韩文革.崇高范畴辨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36.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2011.
[2] 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3] 俞吾金,王凤才,汪行福.德国古典哲学[M].人民出版社,2009.
[4]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
[5] 陈庆娜.论“崇高”美学范畴的构建[J].群文天地,2012.
[6] 董志刚.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J].文艺理论研究,2009.
[7] 朱立元,黄文发.康德与黑格尔崇高理论的比较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