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两集纪录片《china·瓷》
2014-07-04梁辰
梁辰
摘 要 纪录片《china·瓷》是近期受到观众广泛关注的一部纪录片,本文从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式、声画关系与解说词写作等四个方面,对该片进行了简要评析。
关键词 china瓷 纪录片 评析 叙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Comment on Two Episodes of the Documentary "China o Porcelain"
LIANG Chen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Abstract Documentary "china o porcelain" is a documentary recently intentioned by the audience, this paper from narra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structure, narrative wa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nd and picture commentary writing, etc., conducted a brief assessment of the film.
Key words china. Porcelain; documentary; comment; narrative
1 叙事视角
关于瓷器的纪录片这已不是第一部,国内拍摄的有《中国陶瓷》《瓷都景德镇》,以及即将与观众见面的六集纪录片《瓷路》,在《故宫》和《话说长江》中也各有侧重地介绍了中国瓷器。除此,还有韩国拍摄的《世界陶瓷纪行》、日本NHK拍摄的《故宫的至宝》(共26集,其中有6集介绍中国瓷器)及英国BBC拍摄的《世界瓷器珍宝》。
与以往表现中国瓷器的纪录片不同,《china·瓷》不再仅仅专注于挖掘它们本身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而是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以国际化的视角,追溯中国瓷于明清之际傲视天下的过程,探讨它在世界文明演进中扮演的角色,它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鲜明的叙事视角首先就体现在了影片的名称上。
中国陶瓷与中华文明有着广泛深刻而极为独特的密切关系。泱泱中华古国,最初经瓷器“使者”为世界所知,文明昌盛的中国形象,起先以瓷器为媒向世人展示,以至于英文“china”(瓷器)成为中国的象征和代名词。瓷器本体,不过是一个器皿,却代表着中华文明,这也正是纪录片《china·瓷》取名的双关之意。作为人文纪录片,瓷器要拍,但更重要的是要拍瓷器的历史、热爱它的人们和它所构筑的时代。本片以“一英一汉”的形式组合片名,也变相地突出片中外销瓷为重点。
2 叙事结构
就纪录片的结构方式来说,该片采取了设定中心线法。所谓“设定中心线”法,就是在众多的被摄对象和拍摄素材中,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理出一条明晰的线路,使创作者和电视观众都能对此一目了然。①我们熟知的一些大型电视纪录片诸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等都是运用设定中心线的方法。显然,以《china·瓷》为例,也是通过“瓷”这条中心线,将相关的庞大内容串联起来,构成了最终的作品。
事实上,瓷器只是片中的一条中心线而已,由于这条中心线的作用,“沿线”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才能更容易被拍摄者所利用。同样采取了这种结构方式的同类型影片还有韩国所拍摄的《世界陶瓷纪行》,其第四集《青花的帝国》开头便以哥伦布的书籍内容入手,阐述了欧洲人对亚洲的向往,进而写到马可波罗首次来到中国,借他对这见所未见的瓷器的惊叹,展开了对那段青花历史的追溯。
但即使有了“瓷”这样一条明显的中心线支撑,本片在对各内容素材的布局上仍然缺乏明显的逻辑链条,且内容间跳动唐突,前后也有重复。以《china·瓷》下集为例,其内容顺序如下:
伦敦直至今日,瓷器盛行—18世纪,在中国定做瓷器为奢侈—采访陶艺家介绍景德镇—欧洲人开始摸索制瓷—回到陶艺家,介绍制瓷原料—介绍荷兰、德国在制瓷上的探索—再次回到陶艺家,介绍制瓷过程—介绍关于瓷器的品位—17世纪后中外文化交汇,出现彩瓷—介绍法国、英国在制瓷上的探索—简单介绍外销瓷的现状。
可以看到,影片中各内容层次的因果关系没有能够很好地环环相扣,造成的最直接结果在于,观众所体验到的情境与他们真正所处的情绪状态始终无法一致,难以达到共鸣。
另外,纪录片的编导们除了选定瓷器这一条中心线之外,是否能够人为制造另一条中心线,即启用主持人,亲自充当解说,直接进入画面,带领观众重走“瓷器之路”,边走边看,边追溯历史边观察现在。两条中心线互为关联,相互参照。且有“人”的加入,利用口语通俗易懂的特性,在叙述内容和交代转折上也会更显流畅。
3 敘事方式
从某种程度来说,《china·瓷》这类历史人文的纪录片几乎是不存在悬念的,因为所有题材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而瓷器作为一种观赏性的静物也难以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因此观众观看此类型纪录片的内在动力更多是来源于某种知识上的欠缺,而非纪录片本身所带来的乐趣或者快感。
但既然关乎于历史,就免不了要讲故事,纪录片《china·瓷》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叙事优势。在这部作品中,每一个小章节的结束都会有一小段用于承上启下的解说词,其中就经常出现以故事性的设问句结尾,以悬念引发受众的好奇心,以具有戏剧性情节冲突的小悬念,激发受众的求知欲望,将追问与揭秘结合,节奏紧凑,悬念持续,不断吸引受众,并在受众心潮起伏充满悬念的时候,逐层逐步地揭开悬念。②
例1(上集20′30″)
内容背景:瓷器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货品,而当时的欧洲也正尝试着一次次的冒险,祈求能打通来到富裕东方的路线。
画面:大远景拍摄广阔的海面。
解说:当欧洲的风帆真的踏浪而来,又会与青花瓷发生怎样的相遇?
例2(下集18′02″)
内容背景:欧洲人很早就意识到制瓷的秘密就在于材料的选择和配方,17世纪前欧洲仍无人能掌握此秘诀,仿制的瓷器质量很差。
画面:特写工匠们制瓷拉坯。
解说:那么,中国的制瓷秘方到底是什么?
4 声画关系与解说词写作
影片画面唯美,画质精细,色调柔和,在拍摄青花瓷时采用了白色、米灰或哑黑色等为背景,表现出瓷器光洁晶莹的质感。
这部影片还有一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在上集的3′30″处,片中介绍大英博物馆与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正在修复要参展的瓷器。这组镜头一气呵成,多以对修复人员及瓷器的特写或大特写,运用拉、摇、跟等拍摄手法,表现出了修复人员的专注及瓷器的精美。其间,解说词配合略带神秘感的背景音乐,加强了人们对于此次瓷器展的好奇和期待。更巧妙的是,接着对下一小节景德镇部分的过渡。在前段的最后一個景别中,镜头由忙碌的修复人员轻摇至某瓷器,接着通过变焦距拉摄,虚化背景,完成对该瓷器瓶身一角的特写。而在该画面尚未过渡到下一画面时,响起了单车的铃声,这种不见画面而先闻其声的手法往往能让观众产生特殊的情感,再配合着前段解说词“瓷器将踏上来时的旅程,重温回乡的激情”,仿佛置人于充满回忆之中。随后,画面转至景德镇瓷器市场,采用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画面中出现虚化了的瓷器特写,使得观众的视点与瓷器视点的合一。按常理说,被镜头隐掉的骑车者应是主角,但其实是镜头刻意表现出一种主观色彩,将瓷器“拟人”化,这也再次呼应之前“瓷器回乡”的解说词,给观众带来较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跟摄的速度配合急促的单车铃响,更让观众切身感受到“瓷器回乡”的迫切与激动,进而将故事内容带入到对景德镇的回顾之中。
但较为可惜的是,全片看来,镜头语言还是略显单调。在影片的铺陈中,制瓷工艺常被提及且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对于制瓷过程的拍摄,都为多个特写镜头的叠加,没有能让观众对制瓷产生深刻的理解。如果能够以一组完整的镜头来展现制瓷全序或其中某一工序的完整过程,也许就能让观众对制瓷有更为立体和真切的观感。
注释
① 谭天,陈强.纪录片制作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② 蔡之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悬念[J].现代视听,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