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2014-07-04王胜杰张楠
王胜杰 张楠
【摘要】目前,高职教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大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也是我国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入手,剖析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化竞争。在当前,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高职英语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高职英语依然沿袭过去中专或高中的模式,有的则是本科的英语教学模式,没有体现高职英语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要求,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和较强的交际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是高考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近年来,全国生源急剧下降,连续多年河北省的专科控档现低至200分,部分院校由于存在较大的生源压力,不惜将录取分数线降的更低。这个现实问题几乎可以决定了高职高专学生的整体素质。当然也有一大部分学生成绩是不错的,在中学阶段打下了较好的英语基础,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希望进一步学习好英语,为将来更好的工作做好准备。部分学生的英语知识几乎可是零,他们在高中甚至初中就已经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对英语已经产生了极度厌学的情緒,上英语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无奈,但是他们的负担是还要面对考试,否则就已经完全彻底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因此生源质量问题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一个突出问题。
2.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教学基础设施落后。许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而来的,教师学历普遍不高,水平有限,缺乏对高职英语教育的系统学习和研究,而且许多英语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错位和偏差, 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足, 难以适应高职英语教学,其业务水平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育的要求,满足于自己的老一套方法和思路,对教学改革持抵触心理。同时,升格后部分院校进行了改建或迁建新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绝大多数院校沿用原来的老校园,狭小分散,且英语教学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由于地方财政投入的资金有限,领导重视的程度不够, 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导致教学手段还是传统的“黑板、粉笔、课本”的模式,很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影响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教学模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合理。由于传统思维和师资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多数高职院校还是“一刀切、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同班级学生放在一起上课。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需求也不同, 甚至差别很大,再加上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单一,教师“满堂灌”,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师是讲课主体, 学生没有真正的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的机会,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未能有效达到提高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还是采取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不注重学生其他综合能力, 这与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
二、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探析
1.改革公共英语授课模式。实践证明,在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态度不尽一致的高职学生中,继续沿用高中或初中“齐步走”的模式是不可能有较大成效的。可以尝试打破班级甚至专业的壁垒,分化英语教学班级,选择不同的教材,分层次教学,对较好的班级配备水平较高的教师,突出听说读写译的全面掌握,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要求掌握一些与专业有关的简单的交际英语、应用文阅读、写作, 能够熟练的进行基本的简单交际用语,对于基础较差,而又没有学习兴趣的同学,尽可能培养其学习耐性和信心,帮助他们进行必需的英语技能,顺利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业考试,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动态管理,促进整体提高。
2.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致力于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英语师资亦是如此。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所谓请进来就是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以及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一线人才充实师资队伍,走出去就是要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选择国内外先进高职院校进行学习提高,同时教师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科学制定评估标准体系。转变原来的评估模式,彻底将评价标准转移到实际应用水平的测试上来,使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高职院校英语测试内容和题型设计都应突出职业性,注重实用性,倡导应用性,既考查语言基础知识, 又测试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不同专业可以根据专业需要,设计与之相关的测试题目,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公正、客观地评定学生的真实语言水平, 也使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一致。这样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才能真正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林晓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路径[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孙国风.关于高职英语教改的一点思考[J].教育之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