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保障体系研究
2014-07-03曹小其
曹小其
摘 要: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为导向,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是突出技工院校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厘清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内涵,针对当前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有效的保障体系,如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良好的课程开发机制以及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全方位的质量监控预警系统等,可更好地服务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内涵?保障体系
作为目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是理实一体的课程模式,即将理论课学习和实训实习在同一学习单元内衔接完成。这种课程模式打破了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桎梏”,而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在课程目标中的地位,遵循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符合当前社会和市场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愿景。
一、工學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概况
1.宏观背景
我国的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在课程设计上继承了传统的“学科中心”的原则,课程设置围绕学科和知识体系转,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系统和纵深。但是,这种学科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却不适宜,这取决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操性”,同样也反映在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当中。对于课程模式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引进西方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MES、CBE/DACUM、双元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德国的“学习领域”等。西方这些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的理论,给国内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与固有的课程设计方法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为后面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建设提供了有力参照。
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发展必须依托政策土壤。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概念也于1996年纳入到我国的《职业教育法》中。
2.存在的问题
“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因此目前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仍然有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计中偏重理论性内容,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中轴,没有完全跳出学科意义的课程体系;二是注重课程时数的总体需求,忽视教学对实践性和职业性的时代需求;三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必修课和选修课安排不当;四是实践和理论教学存在“脱节”,课程衔接比较“堵塞”,教学内容落后于行业发展。
种种问题,又造成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普教观依然影响着课程教法,即以学科式课程为主,造成学生理论学习压力大、出现厌学等问题。二是学科中心下的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要求不相符,理论与实践不贯通,削弱学生实操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不容乐观。三是课程标准与行业人才标准有差距,企业的岗位需求与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有效对接。要培养接轨时代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建设,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岗位核心能力为目标,以企业实际岗位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优势与资源,把过去课堂唱主角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课堂为主的理论教育和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实践工作有机结合。
1.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传统的课程模式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创造能力。相反,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紧跟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能有效满足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需求。因此,工学结合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与社会能力)。
2.课程的教与学怎样进行
区别于传统的教法,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下的教师教学中,要强调以行动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硬件设备中,应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综合教室”,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搬到同一空间。同时,模拟企业生产,创设“工学整合的学习岗位”,将理论应用于工作岗位的实操中。
3.课程的实现方式是什么
目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现有课程实现方式有三种:一是任务驱动(任务引领)课程模式;二是项目课程模式;三是德国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三种课程模式的课程安排和组合,都是建立在企业实际岗位对工作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的需求基础上的。同时,教学中把具体岗位的工作分析方法作为教具,将教学细化为典型任务、项目、行动成果,课程结构遵循工作系统运作原理和规则,依据职业能力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
以商务英语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为例。
(1)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确定教学内容。以工学结合理念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两个一级模块(英语与商务结合模块、场景模拟模块),两个二级模块(英语基础知识模块、商务知识模块)。在英语与商务结合模块中,引入和强化了英语与商务知识相结合方面,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商务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场景模拟模块,把英语与商务知识模块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具体应用到场景模块中,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今后工作所需要的具体实践知识紧密结合,学以致用。在此模块基础上要把教学内容进一步设计,分为更小的模块,英语基础知识模块分为
听、说、读、写四个模块,同时与商务知识模块交叉进行。
(2)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确定教学设计。在此教学设计过程中,把模块有机结合起来,设定不同的场景,在场景模拟和任务完成过程中来实施教学。经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实施→考核评价这个过程来进行检验。在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中教师为主体,教师具有设计工作任务、模拟工作情境准备和确立评价标准的最后决定权。在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过程中,主体为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完成教学过程。
(3)以典型场景为载体建立教学资源库。可以把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商务会议等不同具体的场景加入到教学资源库中。在此基础上形成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和模拟方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在此工作中,对教师要求较高,只有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明确工作任务,了解工作情境,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库制成下,完成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任务。
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
1.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
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也是深化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有力保障。因此,学校要抓住自身优势和企业需求,找准互利共赢的切入点,协商建立有效性、制度化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相关合作协议的签订,明确校企双方在课程实施以及教学指导、学生评价等方面的职责与任务;学校与企业应定期召开人才培养与课程实施的交流研討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根据课程中不同模块的具体任务,确定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合作机制。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应当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持,尤其是把企业技师带入学校,辅助一体化课程的开展,把企业先进设备带入学校,为工学结合创设良好的环境。
2.良好的课程开发机制
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化,对高技能人才岗位能力的要求提出新的要求,这就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立动态的课程开发机制的脚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建立良好的课程开发机制,对教学成效进行评价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组建各专业课程开发团队,该团体由各系部专业教师、企业内专家、教学管理与课程专家组成。联合专业教师发挥理论架构优势和企业专家的实践优势,依据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的步骤进行课程设计。二是对课程有动态的适应能力以及敏感性。根据当前行业人才标准,和紧缺型人才报告中涉及的人才种类,合理设计课程。三是应对课程适用性进行周期性检查,及时了解企业对高职人才能力要求的变化。在建立和企业合作实施课程的同时,积极对课程的时效性进行动态调研,听取各方建议,完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四是建立课程建设的激励制度。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保障课程开发人员对教材的热情和积极性至关重要,激励课程开发专家、教师等加强对课程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新教材。
3.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都离不开教师,因此组建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必要环节。第一,教师要树立一种观念——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以此作为“指标”,扭转过去“灌输式”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转变教学方法。第二,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企业背景”,尤其是拥有企业的工作经历,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熟悉掌握工艺流程,超前预估专业变革。第三,教师能够很好地发挥原创性,研究和探索课程开发,全面完善课程设计,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合理划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有效地构建学习情境,并能够有效地对课程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然而,目前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青年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难以满足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改革的要求。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提高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教学能力的投入。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让教师利用寒暑假,走进企业生产一线,一方面学习和增强动手能力,一方面熟悉掌握企业生产流程,及时把握行业资讯、企业动态和技术革新。此外,学校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全方位质量监控预警机制
课程体系系统化的质量监控预警机制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取得预期成效的衡量因素,即平等重视过程和结果。对此,学校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控制和检查课程的实施情况,确定阶段性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研究确定课程发展和改进工作的目标,对改进工作的效果进行观测、总结,并对预先设定的工作目标进行评价和反馈,从而保证课程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监控与评价的重点是对实施新课程后的学习效果与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学生知识、技能的变化,保证课程改革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带动广大教师参与到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改革试点中,也能利用每一个教职工的力量,使其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动者。因此,学校一是要建立课程开发奖励制度,对课程开发有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要自上而下组织一支课程研究团队,在保证人力支持的基础上,搭建开放的课程开发平台,为课程改革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三是要为精品课程开发和建立设立专门的激励资金和制度,以精品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并将其作为教师专业考核的重点内容,每学期开展相关的评比;四是定期组织说课比赛、教学设计大赛、优秀课评选等良性竞赛形式,以此拉动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兴趣和信心,在全校教师中形成“人人关注课改,人人参与课改”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4).
[5]郑晓峰,段丽华.两年制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2007(2).
[6]严中华,姜雪,林海.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三次浪潮解读及其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7]李晓燕.基于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
[8]逯长春.对两年制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0(09).
(作者单位: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