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做职教改革“排头兵”

2014-07-03纪克非杜丽敏

职业·下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排头兵技师北京市

纪克非+杜丽敏

中国的职业教育从没像今天这般举足轻重——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要让职业教育为社会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只是,即便如此,仍难掩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生源竞争白热化、人才要求日趋提高、师资短缺……

面对挑战,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锐意探索、积极创新,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建校六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围绕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培养各类各层次技能人才达十余万人,实现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8%以上,许多毕业生成为各类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涌现出获得“世界烹饪大师”“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的烹饪专业毕业生屈浩,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技术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等称号的数控专业毕业生宋涛,获得“全国十佳设计师”称号并创办了玫瑰坊服装定制有限公司的服装专业毕业生郭培等大师级的优秀毕业生。近年来,学校师生在省部级和全国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先后获得228个奖项,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也先后获得“技师摇篮”“全国职教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育人质量信得过单位”“北京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验学校、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服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如何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这些成绩的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成功秘诀?用党委书记方卫国的话来说,“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内涵发展之路是关键,即“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试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抓手,力求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办出特色。”他们不仅看到了技工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确实在这样实践着。

校企合作培养职业化人才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对职业院校,同样适用。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办出特色。方卫国说:“人才质量是职业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技工教育的发展必须与产业紧密合作。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动态,及时开发新专业,改造旧专业,确保学校专业布局、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需求,逐步形成了制造类、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商贸旅游类等专业门类布局;培养培训层次包括中/高级技工、预备技师、技师、高级技师五个层级;11个专业具备学制培养预备技师、技师的资质,培养预备技师和技师的专业数量居北京市之首;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两个专业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批准,具有学制培养技师的资质,开创了中职院校学制培养技师的先河。

而与产业的紧密合作要落到实处,必须通过培养模式来体现。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为“两段式”,也就是先在学校系统学习,毕业前再抽出一定时间在企业集中实习,学生真正接触企业的时间短,接触企业的关键技术岗位少,学校学习内容和企业岗位以及学生职业成长要求脱节,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自然缺乏连贯性。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不懈实践,与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对校企合作新型办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建立了“校企双元、工学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职业分析的工作过程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总体要求下各专业根据专业特质大胆探索和实施“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引企入校”等特色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市场人才需求多元化基础上不同专业如何整体培养的问题。

“工学交替”——学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开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学生的在校学习和在企业的顶岗实践交替进行,学生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和企业生产需要直接到企业提供的实际岗位上进行实训教学,工作任务即是教学任务,工作过程即是学习过程;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分别负责学生的岗位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一个阶段的实训结束后再回到学校学习,轮换交替各工作岗位,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即可了解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要求、工作过程等具体情况。

“订单培养”——学院与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创办的玫瑰坊时装定制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办“玫瑰坊文化传承订单班”,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学项目,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同时培训本校教师,将传统刺绣项目引入服装制作专业课堂,创新教学内容;与北京公建服务类企业开展“学校主导,多企联合”模式,安排学生在企业不同岗位中轮岗,在不同类型企业间轮换,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类型单一、岗位单一,就业后在非实习岗位上适应性弱、初次就业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引企入校,产教一体”——学院开创性地引入了“引企入校,产教一体”培养模式,把企业的生产工段搬到学校,真实的项目被引入教学,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一体,工作过程和教学过程一体,教学按照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实现了学生的“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学院更注重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来,完善了《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章程》,定期召开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会议,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订单培养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明确了合作企业在学院专业开发改造、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学生评价、实习实训、就业接收、教师培训方面的责权利,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

截至2013年底,与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企业近百家,比2012年新增近30家。方卫国说,正是因为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学院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成了职场里的“香饽饽”,“一方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就业,对学校而言也拓宽了发展空间。”

改革破题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果不进行变革,职业院校将难逃生存的危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体化课程最大的特色就是将行业企业中技能人才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使学生学习的任务就是工作的任务,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学习的标准就是工作的标准。一体化课程较好地解决了技工学校“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的问题。

2009年,国家人社部确立了30所技工院校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名列其中。以此为契机,学院开始了一场一体化教学的“大变革”。

根据人社部《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学院举全院之力投身于一体化教改,将该项工作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之一,狠抓课改工作质量,争当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改的排头兵。截至目前,学院有7个专业开展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2013年,国家人社部相继发布了《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试行)》,一体化课改进入深水区。与此同时,学院的一体化课改工作大力往前推进。2013年,学院制定了《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一体化课程实验实施管理办法》《一体化课程试点实施评价标准》《一体化课程课堂听课评价标准》《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评价标准》《一体化化课程说课评价标准》等各类制度和标准规范;学院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督导组坚持每学期对每门一体化课程进行常规听课和评课;组织各专业的一体化观摩课,查找一体化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亮点,提炼总结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实施能力。

在一体化课改试点实验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2013年,学院成功申报成为19个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之一,两年来对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服装制作与营销、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烹饪专业的全国一体化师资进行了3期累计280学时的培训,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40余所院校的20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随着改革的深入,学院对一体化课改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一体化课改不仅是课程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更会对学院的发展带来全新的面貌。近年来,学院结合示范校建设项目、一体化课改试点实验工作,推动了各项教科研工作的长足进步。

通过培养本校的各培训专题的培训师并组织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工作页开发、教学单元设计培训研讨比赛、说课培训比赛研讨等活动,既培训了教师,又形成了学院的教学单元设计和说课培训的案例。仅2013年,学院教师就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项120项,其中一、二等奖奖项66个。

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院的软实力不断增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院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不断提升。2013年,学院107人次参加了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北京市级以上5大赛事的28项比赛, 75人次获奖,其中第一名2人、一等奖16人次、二等奖20人次。这一年,学院还成功承办了由人社部国际合作司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主办的“中英世界技能大赛路演活动”,伦敦世界技能大赛英国领队及专家、世界技能大赛英国往届获奖选手在学院进行了现场技能展示,并对北京市技工院校的职教同行进行了世界技能大赛评判标准的解读。而随着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备赛工作的开展,学院也成功申报成为2015年世界技能大赛服装技术项目中国赛区集训基地。

锤炼师资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职业教育中,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如果没有教师牵线搭桥、穿针引线,那么,零散的知识点也无法在学生的大脑中汇聚。打造一支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一直是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为了解决教师短缺的问题,学院加强了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同时加强了对各级各类师资培训的支持力度,引导教师通过学习提升专业视野和专业技能,力争打造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视野前沿、技能突出的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为了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院积极实施年度教师培训计划,选派部分教师参加校外培训,积极开展各类校本培训。

从2013年学校师资校本培训工作的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学院师资培养的力度。2013年,学院对31名新入职的教师进行了教学基本功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坚持要求毕业于高等院校的新入职教师必须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组织227人次的骨干教师、一体化教师参加了各类教学研讨及课改培训,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专业教师顶岗实践达到100%。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外出培训:2013年,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人数达到82人;4名教师到国外职业院校参加培训交流;通过北京市烹饪专业教师培训基地(烹饪专业)建设,加强与同类职业院校的沟通交流,组织来自11所北京同类院校的233人次教师参加了基地专题活动。

近年来,学院完善了《教师岗位任职资格标准》《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遴选及管理办法》和《骨干教师遴选及管理办法》等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明确了各级各类教师的职责、工作内容和标准要求,从制度保障、打造畅通的培养渠道方面保证师资队伍建设有章可循。

学院积极推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工作,按照《学院教师职务岗位聘任工作方案》,对照《教师岗位任职资格标准》认真组织落实,目前学院具有高级职称和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教师比例均占40%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8%,一体化教师比例达到74%。2013年,学院又按照规定程序遴选出2014—2015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明确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工作任务及考核标准和要求,并签订考核责任书。学院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兼职教师队伍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有效补充。经市人社局批准,成立了以教师杨朝辉、江伟、杨春鹏命名的3个“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借助工作室发挥技能大师高超技能和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打造品牌专业和品牌团队。

学院引导教师通过完成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实施、实训基地建设、技能竞赛辅导等任务,提升综合能力,涌现出一批全国技术能手和省市教学能手、技能大赛辅导专家教练等精英教师。教师杨朝辉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教师刘加勇被评为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教师杨旭、李春光、孙岩被评为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在学院多年发展历程中,正是得益于对师资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学院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目标明确的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支撑,以一体化教师为主体,以外聘专家、兼职教师为补充”的教师队伍,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源头活水。

“好马配好鞍”,有了优秀的教师作为“软件”,当然还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的“硬件”。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在现代化实训室建设和实训设备的升级改造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现有数控、服装制作、烹饪和餐饮服务以及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等8个校内实训基地,专业教学实训设备按照企业实际运用的设备进行装配,主要专业实习实训设备可满足各专业所有开设教学项目的教学要求,同时重点专业的实训设备配置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能够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直接接轨,确保人才培养水平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目前,学院新校区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新校区选址在海淀区北部新区翠湖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约192亩,建筑面积17.56万平方米,在不久的将来,一座环境优美、富有现代风格的新校园将拔地而起。

谈起学院多年的发展,方卫国感慨不已:“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良好的管理机制体制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学校内部,发挥每一个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做好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工作的衔接;发挥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每一份教学设计,上好每一节课,管理和服务好每一位学生;这样的合力,凝聚起来,就可以发挥学校的整体主观能动性。”

当前,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教育内容、队伍建设、内部管理、教育信息现代化等8方面正大力推进纵深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改革依然在继续,这所一直在改革路上前行的学校,将在国家职业教育的春风中乘势而上,大展宏图。

猜你喜欢

排头兵技师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积极拥抱新能源 争当低碳排头兵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