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4-07-03杨凯
杨凯
摘 要: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率先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国际贸易实务》作为一门高职高专中运用性很强的课程,更加强调学生完成相应实际任务的能力。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项目驱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法运用
二十实际八十年代德国现代职业教育率先提出了项目驱动教学法这一概念。通俗来讲,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项目,并将该项目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解,交给相应的学生,从信息搜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直至考核评价完全以学生为主导,由学生来负责完成。
高职高专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以国际货物买卖为对象,主要讲述合同标的的品质数量、商品价格条件和贸易术语、货款的结算、商品装运及保险、报关报检以及贸易争端的解决等方面。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国际贸易中磋商流程、合同签订以及合同执行等各环节的详细工作。基于该课程实务性强的特点,按照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普通感觉内容多、细节繁、涉及面广,掌握起来困难较大。
基于以上原因,我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尝试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打破教学书本中原有的固定章节,按在国际贸易实际过程中的流程和环节,将教学内容中的各项知识点分解为各个项目。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主动学习各个知识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项目
在整个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学项目的设定是关键核心,项目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联系学生的特点制定难度适中的可行项目,这一点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应以真实的贸易流程为原型,按照国际贸易过程中进出口双方各自的业务环节将课程中各个知识点分解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涵盖相应章节的相关知识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最终完成教学目的。在设定教学项目时尤其应重视项目的可执行性,以为考虑学生实际能力设定相应的难度。
二、教学项目实施
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按个人特长及特点分成组群,将分割好的各个项目分配给各组学生。各小组成员在小组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及明确的分工,学生之间互相激励互相合作,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各个知识点,从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各小组在完成相应教学项目时将体现木桶效应,即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将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各位学生将在项目实施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尽量避免自己成为小组中的短板,这将激励学生积
极主动的去学习教学内容,以期完成教学项目。在此期间,学生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要更多地通过自身查阅资料,自己阅读分析后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分享资源,互相促进。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教学的中心也由教师转变为了学生,这正是素质教育学生本位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三、项目成果考核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引入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后,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过程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项目完成的程度。学生应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在项目完成后以各种媒介手段展示项目成果,务必体现各小组成员的明确分工及各自成果,以及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后在班级范围内展开讨论。教师也应在成果汇报中及时点评,给出合理建议及恰当评价。项目完成度固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方面,但是同时也应注意考核学生在项目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搜集、整理并内化、运用各项资源以及各位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也是教师在完成相关知识点教授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的学生素质。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实务性非常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足以完成该学科的教学目标。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各知识点。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教学项目,不光可以扎实的学到课程要求的知识,团队协作的精神还能得到锻炼,任务驱动法是推动该学科的一项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邓媛,王湘玲.项目驱动培养EFL学生自主能力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8).
[2] Beckett,G. H. Beyo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ject - Based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ast,Present,and Future[M].
[3] 彭辉辉,周凤霞,张朝阳,汤桂容.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环评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