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性别的调节效应

2014-07-03杨红梅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主观利用水平

杨红梅

(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人们应对压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1〕。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2-4〕。社会支持还能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情绪〔5〕,降低患病率,提高康复能力〔6〕。因此,研究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研究个体对社会支持的信念或知觉,即主观支持〔7-8〕;二是研究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客观利用程度〔9-10〕。本研究采用肖水源(1990)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11〕,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等三个维度,采用2×2的两因素实验设计和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的方法,以性别为调节变量,研究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机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大理学院58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74名,女生410名,3名不详;贫困生358名,非贫困生201名,28名不详。

(二)研究方法

采用肖水源(1990)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支持利用度(3条)等三个维度。本研究根据大学生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了个别项目的修订,第4题中把“同事”改为“同学”,第5题中把“夫妻”改为“恋人”同时把“儿女”删去,把第6和7题中的“配偶”改为“恋人”、“同事”改为“同学”。

研究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一)量表的信度

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729,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等三个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依次为:0.557、0.602、0.508。考虑到各分量表的条目较少,且量表是用于流行学调查,因此,量表的信度系数在可接受范围内。

(二)社会支持各维度的描述统计结果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整体水平(即社会支持总分)的描述统计结果详见表1。

表1 社会支持各维度的描述统计

(三)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经济贫困对社会支持整体水平无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5)=2.569,P=0.110>0.05;F(1,375)=0.304,P=0.582>0.05)。

表2 社会支持整体水平的方差分析

(四)客观支持

从表3和图1可知,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有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1)=4.363,P=0.037<0.05;F(1,541)=4.578,P=0.033<0.05),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后发现,对于贫困生,男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女生(F(1,541)=5.57,P=0.019<0.05)。对于非贫困生,男生和女生的客观支持水平都比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41)=0.01,P=0.911>0.05)。对于男生,经济贫困对客观支持有显著影响,即男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男非贫困大学生(F(1,541)=7.64,P=0.006<0.01)。对于女生,经济贫困对客观支持无显著影响,即女贫困大学生与女非贫大学生的客观支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41)=0.10,P=0.753>0.05)。

表3 客观支持的方差分析及简单效应检验

(五)主观支持

表4结果表明,经济贫困对大学生主观支持无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86)=1.582,P=0.209>0.05;F(1,386)=1.059,P=0.304>0.05)。

图1 经济贫困与客观支持:性别的调节效应

表4 主观支持的方差分析

(六)支持利用度

表5结果表明,经济贫困对大学生支持利用度有显著影响,但性别的调节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40)=6.106,P=0.014<0.05;F(1,540)=14.669,P=0.000<0.0001)。即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女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男生。

表5 支持利用度的方差分析

三、讨论

(一)经济贫困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

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无显著影响,即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整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第一,受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可能“生怕”给他人“添麻烦”,也可能觉得经济贫困涉及到个人隐私,不想拿“贫困”这样的“私事”而外在地主动去寻求他人帮助〔12-13〕;第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对贫困大学生的各种支持渠道拓宽,数量增多,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物质条件上的差距;第三,生源地贷款、奖助学金等国家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使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得以减轻的同时,也让贫困大学生主观上体验到心理方面的支持。

经济贫困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不受性别的调节,即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整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社会的进步,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相对淡薄;第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家长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第三,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女性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使男尊女卑的观念有所转变,女生比以往更积极、自信,自我认同感增强;第四,专职家庭主妇不断减少,家庭中担任母亲角色的妇女大多有自己的事业,这也会对孩子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

(二)经济贫困与大学生的客观支持

研究结果发现经济贫困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有显著影响,即男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水平比较高,比男非贫困大学生、女贫困大学生都要高。首先,男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水平相对高于男非贫困大学生,这可能说明“政策好”“好人多”,也就是说,这一方面说明国家现有的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各项政策确实能起到实效;另一方面也说明善良的、有经济余力的、愿意帮助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其次,男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水平相对于女贫困大学生要高,可能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人们可能普遍认为男生要“成大业”“成大器”,而女生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因此,虽然同为贫困大学生,但男生得到的客观支持相对高于女生。

(三)经济贫困与大学生的主观支持

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无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也不显著。一方面,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受教育水平较高,因此,男尊女卑的思想对女大学生的影响较少。此外,还可能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生男生女都一样”,甚至“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因此,女大学生主观上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并不比男大学生少。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制定了许多关于贫困大学生的政策,再加上社会各界的各种捐资助学活动也越来越多,因此,贫困大学生主观上也会觉得自己得到的社会支持并不亚于非贫困大学生。

(四)经济贫困与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

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有显著影响,但性别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即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可能是因为贫困大学生考上大学所获得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远远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使贫困大学生在寻求外界帮助时自信心更强;此外,贫困大学生的物质条件没有非贫困大学生那么优厚,也促使其更充分地去利用社会支持,从而具有较高的支持利用度。

〔1〕KIM HS,SHERMAN DK,TAYLOR SE.Culture and social support〔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8,63:518-526.

〔2〕COHEN S,WILLS TA.Stress,social support,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5,98:310-357.

〔3〕SEEMAN TE.Social ties and health:The benefits of social integration〔J〕.Annals of Epidemiology,1996,6:442-451.

〔4〕THOITS PA.Stress,coping and social support processes:Where are we?What next?〔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95,35:53-79.

〔5〕FLEMING R,BAUM A,GISRIEL MM,et al.Mediating influences of social support on stressat Three Mile Island〔J〕.Journal of Human Stress,1982,8:14-22.

〔6〕 HOUSEJS, LANDISKR, UMBERSOND.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J〕.Science,1988,241:540-545.

〔7〕TURNER RJ,FRANKEL BG,LEVIN DM.Social support:Conceptualization,measurement,and 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J〕.Research in community and mental health,1983,3:67-111.

〔8〕 WETHINGTON E,KESSLER RC.Perceived support,received support,and adjustment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86,27:78-89.

〔9〕COBB S.Social support as a mediator of life stress〔J〕.Psy⁃chosomatic Medicine,1976,38:300-314.

〔10〕COHEN S.Psychosocial models of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in the etiology of physical diseases〔J〕.Health Psy⁃chology,1988,7:269-297.

〔11〕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12〕MESQUITA B.Emotions in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 contex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80:68-74.

〔13〕MORLING B,KITAYAMAK S,MIYAMOTO Y.Ameri⁃can and Japanese women use different coping strategies during normal pregnancy〔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3,29:1533-1546.

猜你喜欢

主观利用水平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张水平作品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