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解暑
——请君进碗消暑汤
2014-07-03
中药解暑
——请君进碗消暑汤
中医消暑历史悠久,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懂得“食疗”解暑的方法,那么古人是怎样通过药理来解暑的呢?古籍记载,古人避暑的方式中消暑药汤是重要的一环,在饮食方面也可搭配具有消暑功效的食材,可谓消暑与养生同时进行。
在清朝,伏天里选择中草药解暑是通行之法,《京都风俗志》记载,在伏天,有人煎熬苏叶、藿叶、甘草等汤,称之为“暑汤”,并在街上出售。这里的“苏叶”,即紫苏叶,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能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中老年人和儿童夏日饮苏叶汤,可健脾补中。
夏季,普通百姓喜欢制作暑汤消暑,宫中的御医也会开出消暑的中药方子,如香薷汤、暑汤等汤剂,还有香薷丸、藿香正气丸、清暑益气丸等丸药,早早地让内务府制作出解暑汤送到后宫各苑,今年大热的后宫戏《甄嬛传》中就有类似的情节。这些药方主要的成分是藿香、香薷、扁豆、陈皮、茯苓、木瓜、滑石、甘草等。八月份是暑湿的月份,服用藿香、甘草、金银花等中药或汤剂有利于预防中暑和感冒。
明清以来,老百姓伏天最盛行吃莲子汤。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具有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用,轻身益气,身强体健。在清朝宫廷中,消暑冷饮的种类就有很多了,其中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莲藕、杏仁、豆腐、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制成,冰镇后吃起来不仅爽口,而且通身凉爽舒泰。
其实,饮食消暑从汉代就开始了。据《荆楚岁时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消恶。”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消恶”就是指消暑。“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能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体内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所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暑方法。现在人们也可以通过吃一些热气腾腾的食物出身汗来消暑,但也因人而异,此方法只适合不爱出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