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4-07-02邱天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邱天

摘要: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效果欠佳,尤其是独立学院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改革;经管类专业;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139-02

1 引言

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对数据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应用的方法论科学,其在社会、经济、自然和科技领域的作用愈加凸显。正因为此,统计教育受到高度重视。1987年原国家教委就将统计学列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11门核心课程之一;1998年,教育部将统计学定为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各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2011年)》,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这种变化对培养具有统计应用能力的经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对市场对善于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挖掘现象内在规律性并作出科学决策的应用型人才的迫切渴求,独立学院

已将统计学纳入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并将培养学生掌握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列入教学任务。但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效果欠佳,无法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经验,总结整理出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并期望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走出当前的困境。

2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选用不合适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好的教材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门学科。关于统计学的教材不胜枚举,各有千秋,在选择教材时往往容易产生误区,有些学校一昧地追求教材的系统性、全面性、理论性,而这类的教材通常是适用于统计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往往教材理解难度大,涵盖内容多,公式推导大量,侧重统计方法的数学推演,而应用性不够突出,不强调统计意识及统计能力的培养,不注重统计方法的应用和普及,不适合所有经管类学生学习。再者独立学院的学生相较于重点高校的学生基础课程薄弱,而经管类专业招收的大部分是文科生,他们的数学功底比较差,逻辑演绎能力较弱,选择不适合他们的教材常会让学生以为统计学就是数学,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2 教学方法不得当

目前,统计教学基本上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传统的“灌输式”授课为主,教师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没有与学生的互动,学生越听越感乏味,以致昏昏欲睡者大有人在。即使通过考勤点名、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督促学生认真上课,也难以保证学生主动学习,对统计学的兴趣始终提不起来,重视程度仅仅停留在考试及学分层面。虽然现在很多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替代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但也只是换汤不换药,信息量的确增大了,但统计软件的教学并不受重视,学生利用软件来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没有明显提高。

2.3 考核方式显单一

统计学课程考核一般都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加权平均所得综合成绩来评价,而期末考试基本上都是采用任课教师命题的闭卷考试方式,权重定为70%。如果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则会直接决定综合成绩也不理想,甚至是不及格。因此,很多学生在期末复习时依赖任课教师划重点圈范围,将一些例题和练习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待考试结束后,学过的知识和方法马上忘之脑后了。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不仅无法真实测试出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而且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长此以往,致使学生形成投机取巧的消极学习态度和不良氛围。

2.4 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统计学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类课程,知识能否被有效消化和吸收关键取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时间短,仅能保证每周三节课,因此教师往往受限于课时原因,把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只讲书本内容,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很少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项目;而学生课后能够自主地结合本专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操作的也少之又少,致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实际严重脱节,统计软件等基本技能掌握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枯燥、抽象的统计理论学习过程中逐渐消退。

3 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因材施教,选用合适的教材

教材建设是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而教材建设的关键是教材内容的科学化、有针对性。从国外的统计教材来看,统计学的内容不是太深奥,而十分强调统计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特别是大学本科的教材更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为日后工作提供数据处理准备。对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而言,学习统计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并非必须了解统计学科及其概念、公式的来龙去脉、推导过程、理论依据等,关键是要在深刻认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好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步骤、公式及其应用,以解决本学科领域中所涉及的实际问题就足够了。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自编适合本校专业需要的教材和配套练习。

3.2 加强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得学生兴趣盎然地热爱统计学,必须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到统计学在实现中的强大作用,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所在,从而萌发积极主动去探索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的求知欲。教师必须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尽可能灵活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循循善诱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利用学生分组讨论和讲解知识点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统计思想,掌握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技术。

3.3 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课程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而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无法综合评价学生的统计知识、能力与素质。统计学课程考核应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基本统计概念和基本运算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50%为宜;二是实践成绩,主要考核学生搜集数据,并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加以整理和分析的能力,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占总成绩的30%为宜;三是平时成绩,此项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完成作业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20%为宜。

3.4 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性

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在理论教学中有必要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如开展市场调查活动等。让学生亲自设计问卷、实施调查,并运用Excel、SAS、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后形成有观点、有想法、有对策的调查研究报告,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建立对统计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养成使用统计方法和计算机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应该尽可能提供统计学实验室以配合学生完成上机操作。利用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和多媒体技术,能使统计教学内容更加深入、生动、全面,能把师生从繁重而枯燥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使学生能在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下认知统计应用的实质,从而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五一,孙蕾.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统计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统计研究,2007,(8).

[2]陶立新.应用统计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7).

[3]姜彤彤.浅谈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统计与咨询,2006,(6).

猜你喜欢

经管类专业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基于VBSE创业版创新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