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外语学界对跨文化研究1的梳理及分析
——以2002-2012年外国语言学类核心期刊2为例

2014-07-02范明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外语跨文化交际

范明

(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

近十年外语学界对跨文化研究1的梳理及分析
——以2002-2012年外国语言学类核心期刊2为例

范明

(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

本文对近十年外国语言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有关跨文化的研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2002年到2012年发表在北大版的12种(俄语除外)外语类核心期刊中的论文为统计对象,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期刊分布、发表年份等方面作测量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梳理外语学界对跨文化研究的风向和偏好,从十年趋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考查,找出其中的不足和缺漏,为后续的研究做个铺垫。

跨文化;外语;现状

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举止人类学》(Hall 1959)一文中首次提出跨文化研究的范式。之后,他又在《无声的语言》(Hall 1965)一书中提出文化的显形、隐形和技术性三个层次,绘制了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文化教学示意图,并提出“文化即是交流”的说法。该书一经面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曾先后被翻译成包括日语、汉语在内的七国语言,后被普遍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美国的跨文化研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规范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并依然在世界范围内保持了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由外语学界引入中国,落脚点放在了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许国璋(1980)发表的“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李炯英2002)。但该文并没有明确指出跨文化的概念,也没有提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仅提到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随后,何道宽(1983)在《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一文中,率先将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向国内学者进行介绍,探讨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基本内容、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李炯英2002)。

进入90年代,这门新兴学科引发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对跨文化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外语学界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胡文仲教授。他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 1999)成为该领域的入门指导书。此外还发表一系列论文介绍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如何开展跨文化交际研究等内容,并主编、选编了数本相关著作和文集。他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研究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关系。第二个重要人物是北京大学的关世杰教授。他从国际关系的领域出发,出版的《跨文化交流学》(关世杰1995)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首部专著。他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的领域,众多著书、译著和论文都在介绍、研究并反思国内的跨文化研究历程。此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也开始介入跨文化的研究,并陆续发表一系列论文和著作。在后来的研究中,影响较大的学者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贾玉新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的王振亚教授。

从机构组织角度看,1995年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的首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讨会成为该领域的第一个学术会议,同年,第一个学术组织——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成立(胡正荣,姬德强 2011),此后,隔年定期召开。截止目前已举办了九期。从国外理论的引进角度看,一系列经典论著被翻译,如萨姆瓦(L.A.Samovar)等著的《跨文化传通》(陈南译1988)、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1991)、莫藤森(S.Mortenson)的《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关世杰译1999)、法斯特(J.Fast)的《体态与交际》(孟小平译1988)、布罗斯纳安(L.Brosnahan)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毕继万译 1991)、斯考伦夫妇(R.Scollon&S.W.Scollon)的《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施家炜译2001)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著的引入或选编成集。

进入新世纪后,跨文化研究在国内有了新的进展。更多的学科开始参与到跨文化的研究中,横跨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心理学、文化比较研究、语言学、教育学、经济管理学等领域,以跨文化为题的专著也多达300多本,如陈晓萍(2009)从管理学角度出发著有《跨文化管理》,孙英春(2008)从传播学角度出发著《跨文化传播导论》,彭凯平和王伊兰(2009)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著有《跨文化沟通心理学》。陈国明(2009)作为海外华人学者出版了中文版的《跨文化交际学》,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原则和理论。陈雪飞(2010)著的《跨文化交流论》也是对跨文化理论进行整理和分类,从研究现状到跨文化冲突再到能力提高,最后涉及了谈判中的跨文化应用活动。崔婷(2009)著的《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从社会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跨文化活动出发,分析这些文化碰撞的背景、意义以及如何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等问题。

外语学界对跨文化的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二十世纪90年代就已形成高峰。有很大一部分的文章被收入了胡文仲(1994)主编的《文化与交际》和王福祥、吴汉樱(1994)编的《文化与语言》二书中,共85篇。这类文章最集中论述的是文化与交际的关系、跨文化交际语外语教学、跨文化语用学、非语言交际等(李炯英2002)。这些早期的研究,把跨文化交际放在外国语言学习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此外在语义、语篇、语用、跨文化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方面都有不小的进展。在外语教学方面,如杜瑞清、胡文仲都注重词汇的文化差异(李炯英 2002)。关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王佐良相继于1984、1985年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翻译中的文化比较》和《翻译与文化繁荣》两文。魏春木(1993)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义位移研究》一文从功能学派的角度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义问题。胡壮麟(1994)在分析语篇中的语境时提出了“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概念。邓炎昌、刘润清(1991)谈的是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其中有许多涉及英汉语用对比。高一虹(2000)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与“器”两个概念来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耿二岭(1988)著的《体态语概说》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有关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著作。有了这些理论基础,跨文化研究的实际应用问题开始变得重要起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跨文化相关的课程,有一批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依据授课经验积累,出版了不少用以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这类教材以大学英语课程常见的编排模式,以单元为进程,按照不同的主题,配以相关思考练习促使学生关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特点,以及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如何避免、克服交流障碍,提高交际能力。如许力生(2004)主编的《跨文化交流入门》,该书用英文写成,介绍了跨文化领域里的一些重要议题,如语言传播与文化、文化与时间、传播中的代沟、文化冲突及适应等,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英语阅读文章和案例供读者思考。刘凤霞(2005)编著的《跨文化交际教程》,也是从英语教学这个应用的角度出发,选用英语文章,探讨中西方文化在家庭、教育、工作、体育、保健等领域的差异,试图通过对英语国家较为典型的主流文化现象进行描述、阐释、讨论并与我国本土文化进行对比,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类似的还有李学爱(2007)编著的《跨文化交流:中西方交往的习俗和语言》,从称呼、称赞、问候、请求、邀请等15各方面介绍了两种文化的异同,并分析了中国学生常犯的一些错误。顾曰国(1999)主编的《跨文化交际》是一本比较好的教材类书籍,全书设置八个单元,每单元有丰富的课堂活动设计和学生作业,探讨了跨文化交际实践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姓名特点、文化冲突、身份角色、肢体语言等。

随着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逐渐摆脱早期单纯的对国外跨文化学科理论的引进和介绍上,开始结合本土特色,涌现出大量的新作。虽然外语学界为最早的研究阵地,至今仍没有全面详细的梳理过这一过程。跨文化研究在中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根基,外语学界的研究数量总体占优势,但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缺憾。诸如学科建构的理论基础、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目标、任务和内容、该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学科的发展方向等基本问题,缺乏系统性和深刻性的研究(张向阳 2003)。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者主要是外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师、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其中以外语教师为最。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大多从各自领域的视角进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彼此缺乏应有的沟通与合作。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着重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语言与文化研究,较少涉及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思想观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研究(李炯英 2002)。有关跨文化研究在中国这些年的研究现状的论文已有数篇,如李炯英(2002)的《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姜飞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三十年探讨》,胡正荣(2011)的《跨学科视野中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进程与问题》。这些研究都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尤以传播学角度为重,其中对外语学界的研究略有描述,但不够充分完整。外语学界仅有为数不多的综述性文章也多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跨文化教育的状况,如张红玲的《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孔德亮和栾述文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建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这些研究都没有描绘出外语学界对跨文化研究的整体面貌,鉴于此,本文对近十年(2002-2012)外国语言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有关跨文化的研究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梳理外语学界对跨文化研究的风向和偏好,找出其中的不足和缺漏,为后续的研究做个铺垫。

本研究以2002年到2012年发表在北大版的12本(俄语除外)外语类核心期刊中的论文为统计对象,以篇名中的“跨文化”为关键字进行精确搜索,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期刊分布、发表年份等方面作测量变量。

一、十年研究总体情况概览

图表1 2002-2012年外语类期刊中有关跨文化研究的年度分布图

图表1显示了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外语类期刊中有关跨文化研究的年度分布图,其中北大核心期刊中关于跨文化的论文近十年变化不大,数量均在十几篇左右。而知网核心期刊中的跨文化话题从2002年的12篇到2012年的49篇文章,呈现出曲折反复但总体上升的态势。其中,2005年之前变化不大,2007年和2010年到达两个峰值,而2008年和2011年的回落态势明显。出现这种趋势,从社会背景角度出发可以推测跨文化研究受社会舆论背景影响较深,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等国内重大跨文化事件的发生,跨文化研究受到较大关注。一旦类似大事件消逝,跨文化研究就会受到冷落。这至少在部分程度上说明,跨文化研究并没有形成稳定、持续的研究动力和基础。但随着国内全球化脚步的加快,总体上还是促进了跨文化研究。但另一方面,从这个对比图中可以看出,北大核心期刊和其他类期刊相比,对跨文化研究关注不多,尽管2008年和2009年有微量增幅,但近十年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换句话说,跨文化研究并不是外语界的关注焦点。对于这一点的证据,图表2和3可以更充分地说明。

图表2跨文化论文在各刊的比例

图表3跨文化占各刊总体比例

这两个图表均显示跨文化研究在各期刊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例,图表3是更为直观的柱状图。各期刊十年间的跨文化研究比例都没有超过3%,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外国语文》,十年间共刊发文章数量827篇,其中21篇为有关跨文化的研究。而比例最低的是《现代外语》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仅占总数的0.3%。整体上看,跨文化研究只占到全部期刊1%的内容数量,真可谓屈指可数,寥若无几了。

这样的研究数量,凸显跨文化研究在外语学界非常不受重视,这与外语界最早关注该领域并成为该领域的领头羊地位严重不符。同时伴随全球化脚步,跨文化成为全球学术界教育界的一个热门领域,文化冲突逐渐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如何应对外来文化以及包括本土文化都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与我国其他各领域,尤其以经济管理学界、传播学界、心理学界为代表开展如火如荼的跨文化研究相比,外语学界对跨文化研究的冷漠实在让人为之惋惜。

二、研究内容相对狭隘

笔者根据北大核心期刊十年间发表的有关跨文化研究的共153篇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划分出十类研究方向(如图表4所示),即翻译及文学、语言学(修辞/语用/词汇/写作)、外语教学、跨文化理论及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能力/意识/敏感度等的培养、跨学科、学科现状/建设、会议综述、文化比较、生活应用。其中,前三项的研究议题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达到51%,前六项的研究议题占全部的近80%,由此可见外语界对跨文化研究议题的偏好明显,且并不宽泛,在跨学科视野和生活应用等方面所做的研究寥寥无几。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包括国家、民族、种族甚至性别)的主体相互交流的过程,既包括语言交流,也包括非语言交流。它不仅关注交流的发生,还关注控制交流的各种文化规约(陈雪飞2010)。那么跨文化交际研究就是在跨文化交际框架下所做的一切研究,探讨这个交流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从文化所指的内涵,即国家、民族、种族及性别,就可以看出这里文化含义范围很广,具有异质属性的群体交往时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现象。而外语学界对文化的界定则狭隘得多,基本上都是从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跨文化交际,缺少了对不同性别团体的文化交流冲突、少数民族群体同主流文化碰撞中的跨文化现象考察。明确跨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差异,才能有效的提供解决途径。因此,学界应首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做出统一、明晰的解释。其次,这里的交际包含两种行为方式,言语的和非言语的。外语界对言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颇多,尤其以翻译方向的研究为甚。语言和文化像一对孪生兄弟一般无法分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必然由语言(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表达)传递。从语言的结构出发,语言学家把人类语言分为形态学、语音学、句法学、语义学与语用学五大类,有的人专注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从文化的角度透视语言结构的不同。从语言的特征角度看,语言具有符号表征性、规则性、意义出自言说者与变化性。每种特征后面也少不了文化的影子。再从语言的变种看,语言有方言、混合语、洋泾浜语、克里奥语、术语和隐语的变化。每一种变体都跟区域文化密切相关。最后,从宏观角度看语言和文化,常有两个假说呈现: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当两种语言交汇时,翻译的作用至高无上。因此,即便从语言这个角度来探讨跨文化现象,可包括的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这种明确语言载体承载的不同文化差异值得研究,同样在面对面接触过程中发生的肢体语言、习惯动作、甚至语气词汇、思维习惯等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也产生重大影响,对这方面的研究明显有待加强。不过近些年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如陈宝文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语用功能及外语教学》、郑元会的《语气系统和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但数量有限,急待加强。

图表4具体研究方向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和交际都明确下来,那么应该在这些不同文化中如何研究言语和非言语特征呢?之所以产生跨文化交际学,是因为异质文化交流时会产生很多同质文化交流不会带来的问题,或者说文化冲突。那么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第一个方面该是会有什么样的冲突或问题。在这方面,美国学者已有了不小成果,如成熟的跨文化理论中就包括面子-磋商理论、会话规则理论、预期违反理论、焦虑感/不确定性处理理论、文化趋同理论等。当然这些理论是由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建构,仅凭外语一门学科很难捕捉到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问题,但在这些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是否可以从外语研究中检验其真实性,比如对学生在应用外语时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判断,这些心理活动是否影响了或阻碍了学生的二语习得能力?作为外语教师,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着学生接受新文化时遇到的各种困难,能否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给这些困难寻求答案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英国不少学者从语用学角度研究文化因素,例如托玛斯(J.Thomas)将语用失误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与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并对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托玛斯的观点对于跨文化外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对跨文化冲突中的问题如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关乎跨文化能力提高的问题。跨文化交际学这一学科带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它更多的是一门应用性的、“形而下”的学科。它有着操作性强、实证价值高、实用意义大的优点(高一虹2000)。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他们都只关注语言形式的研究,很少触及语言研究中的社会文化因素。而“跨文化交际学”(包括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交际教学法)的诞生,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外语教学出现了一次很大的转变。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和提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外语教师的共识。概括地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 (高一虹 2000)。一般来说,它至少应该包括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和跨文化能力(cross-cultural competence)。在美国,有关这方面也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如跨文化适应理论、关系网与圈外交际能力理论、关系网与濡化理论、同化、变易与异化状态理论等。这些理论能否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更好的帮助,这也是外语界很值得研究的议题。当然,新的理论建设,尤其是本土化的理论建设更为匮乏,这也是值得好好开发的一个领域。

三、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如图表5所示)上看,70%以上的论文都是采用定性的或描述性的方式进行研究,这跟跨文化研究的鼻祖美国的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迥然不同。实证研究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实验或者调查获取有关研究对象的客观数据后,藉由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从个别到一般,归纳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推崇研究结论的客观性、普遍性以及该结论在同一条件下的可重复性(陈雪飞2010)。国际上跨文化研究多采用的实证性研究如调查、个案、民族志、实验法等在外语界极少被使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失调,导致研究结论多是没有可靠数据依据的凭空而谈,少了很多真实性,增加了很多人为性。事实上,我们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还存在着不少这样那样的不足。“文化定势”(stereotype)、“以偏概全”(prejudice)、“过分概括”(overgeneralization)的做法时有出现,甚至为了行文需要人为地将文化差异定势化(张向阳2003)。我们不少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其实上是在进行中外文化或交际行为的平行对比。这种对比最多只能算作是交叉文化研究(彭世勇2010)。

图表5研究方法

当然,实证研究不是唯一研究途径,定性研究也有其很高的价值。但定性研究也不是随意的主观推断,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分析和解读。常见的定性研究方法有解释法和批判法。解释法主要包括观察和田野调查。这里还分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两种情况。主位法在文化人类学中应用较多,研究者通常不以自己的主观认识为凭据,而尽可能以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听取报告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进而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而客位法指研究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用在其它文化中得到的概念、理论来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外语学界的研究基本站在客位法的角度看问题,很少有主位法的应用。另外,欧洲的批判主义思潮很浓厚,批判学家对交际中产生的权力关系非常感兴趣,更关注宏观的背景,从政治、社会机构的角度来探讨文化是如何影响人们交流的。而外语界的研究方法更多关注微观层面的应用,鲜有宏观层面的批判。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学者在定性研究上比较成熟,研究成果带有显著的“内省”特征,而缺乏基于大量数据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我们的研究缺乏严格的科学方法,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基本上还是以“论……”、“略论……”、“跨文化交际与……”、“……与跨文化交际”等讨论方式为主。真正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出发,对文化与交际行为之间多层面的互动关系或跨文化环境下的交际行为差异进行的实证研究几乎看不到。而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组织内部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进行的研究就更少了(彭世勇2010)。

四、总结及展望

外语学界多年来一直持续不断的对跨文化领域进行关注和研究,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学术成果,但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还存在着巨大的缺憾和不足,与世界领先的研究水平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同时,跨文化交际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我国官方公布的大学学科分类表中至今还找不到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应位置。在国际上,跨文化交际学属于传播学中人际传播的范畴,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彭世勇2010)。在我国,外语学界对跨文化研究的贡献最多,但并没有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本土化的理论,没有高质量的原创性研究,对国外理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引进的层面,迄今为止有关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和思想还是停留在对霍尔、萨姆瓦、波特,最多延伸到古迪孔斯特、图梅、霍夫斯泰德等重要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的介绍上。国内学者参阅最多的书籍中,Samovar和Porter编辑的《跨文化交际学读本》名列榜首。这本书从1972年第1版一直延续到2009年第12版,可谓跨文化领域的常青树,保持着持久的影响力。最受关注的专著是Edward T. Hall的《无声的语言》(尹国梁 2011)。同时,国内尚无关于跨文化传播学的专门学术刊物,跨文化传播的学术论文主要散见于传播学和外语类的学术刊物(关世杰2006)。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跨文化研究中心的乐黛云和法国李比雄主编的《跨文化对话》一书,以书代刊的形式不定期出版,算得上这个领域里唯一一本定期出版刊物,从1998年创刊至今共出版29辑,主要刊登海内外有关跨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或评论。此外贾玉新主编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学刊(高等教育出版社)也试图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一个学术研究阵地,但出版次数有限,从2009年到2012年共出版三辑。外语学界对跨文化的研究散落在语言类的为数不多的专业期刊中,要与语言类的文学、翻译、词汇、教学等主流地位的研究理论争得一席之地,因此总体数量和质量上都非常令人堪忧。

本研究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尽管选用了在学术界有相当分量的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但未能包括这一时期的专著和其他刊物和类型的高质量论文,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注释

[1]关于跨文化研究,英语中的用词一般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但不同学者在不同的写作时代和角度下,还有使用intra-,cross-,trans-这样的前缀和cultural communication相组合,但他们均属于同一学科或研究领域。部分引用中可能会体现这种差别。另外,由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将该领域引入中国后,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指称,以胡文仲教授为代表的语言学界一般使用跨文化“交际”,以关世杰教授为代表的国际关系研究使用跨文化“交流”,以胡正荣等学者为代表的新闻传播学界,则一般使用跨文化“传播”。早期的翻译还有跨文化“传通”和“沟通”这样的说法。但他们的研究基础均来自国外相同的研究内容,因此本文以“跨文化研究”这样的表述来涵盖所有的研究方向,但具体指称时可能会引用不同学科习惯的说法。

[2]这里的外语语言类核心期刊分两类,其一是北大版外国语类核心期刊(简称北大核心),包括12本外国语类的期刊(不含俄语)。文中还涉及了以知网(CNKI)的哲学与人文科学期刊类中外国语言文字方向的全部核心期刊(简称期刊的整体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Hall,T.E.(1959).The anthropology ofmanners[J].The International Executive(3).

Hall,T.E.(1965).The Silent Language[M].Fawcett Premier Publisher.

布罗斯纳安著,毕继万译(1991).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陈国明(2009).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晓萍(2009).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陈雪飞(2010).跨文化交流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

崔 婷(2009).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邓炎昌,刘润清(2006).让我们谈谈文化差异之Ways of Address(称呼方式)(英文)[J].中学生百科(29)。

法斯特著,孟小平译(1988).体态与交际[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高一虹(2000).沃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J].外语教学与研究(3)。

耿二岭(1988).体态语概说[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顾曰国(1999).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关世杰(1995).跨文化交流学北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世杰(2006).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十年回顾与反思[J].对外大传播(12)。

何道宽(1983).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J].外国语文教学(2)。

胡文仲(1994).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正荣,姬德强(2011).跨学科视野中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进程与问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3)。

胡壮麟(1995).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霍尔著,刘建荣译(1991).无声的语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姜飞,黄廓(2009).对跨文化传播理论两类、四种理论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J].新闻与传播研究(6)。

李炯英(2002).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6)。

李学爱(2007).跨文化交流:中西方交往的习俗和语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刘凤霞(2005).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莫藤森著,关世杰译(1999).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彭凯平,王伊兰(2009).跨文化沟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彭世勇(2010).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困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萨姆瓦著,陈南译(1988).跨文化传通[M].上海:三联书店。

斯考伦夫妇著,施家炜译(2001).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英春(2008).跨文化传播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福祥,吴汉樱(1994).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魏春木(1993).跨文化交际中的语义位移研究[J].外语教学(1)。

许国璋(1980).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现代外语(4)。

许力生(2004).跨文化交流入门[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尹国梁(2011).管窥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跨学科性:跨文化读本引文分析[J].科技信息(36)。

张向阳(2003).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20年:回顾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

2013-12-27

范明,北京农学院外语部教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及跨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