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参照点和焦点-背景理论的异同比较

2014-07-02张焕焕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焦点语篇背景

张焕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认知参照点和焦点-背景理论的异同比较

张焕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Ronald W.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和Leonard Talmy的焦点-背景理论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概念,可以用来解释各种语言现象。国内外对两种理论的单独研究非常之多。然而,却鲜有研究涉及到二者的异同比较。众所周知,理论间的“桥接”有利于学科间以及学科内部的融合。因此,通过对两种理论在概念、特性以及应用三方面的比较,本文旨在发掘二者在何种程度上相似或不同。结果表明:尽管认知参照点和焦点-背景理论表面上看来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认知参照点;焦点-背景理论;异同;融合

一、引言

当我们认识某一事物时,往往会借助于另一事物作为其参照点。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参照点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作用。在与外部世界的多次互动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简称CRP)。这一概念首先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Wertheimer(1912)提出的。后来,Rosch(1973,1975)也提出了她对认知参照点的看法,极大地促进了认知心理学以及其他许多学科的发展。然而,Rosch并没有将其看作一个系统的理论,也未将其运用于语言研究。随后,Langacker(1991)将其进一步阐释和明确化,并提出了认知参照点模式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Model,简称CRPM),作为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中的一种。Langacker曾用“夜空现象”来阐释CRPM:

The world is conceived as being populated by countless objects of diverse character.These objects vary greatly in their salience to a given observer;like stars in the nighttime sky,some are immediately apparent to the viewer, whereas others become apparent only if special effort is devoted to seeking them out.Salient objects serve as reference points for this purpose:if the viewer knows that a non-salient object lies near a salient one,he can find it by directing his attention to the latter and searching in its vicinity.(Langacker 1991:170)

世界可被想象为是由具有不同特征的无数事物构成。对于特定的观察者来说,这些事物的凸显程度大不相同;就像夜空中的星星,有些星星对于观察者而言非常容易发现,而有些星星只有在专门寻找后方能看见。凸显物为观察者提供认知参照点:当观察者知道一个非凸显物在凸显物附近时,可先找到后者,再在其附近寻找前者。

自上世纪末诞生以来,已有大批国内外学者对认知参照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西方学者运用认知参照点来解释包括语言文化在内的各种日常现象。Van Hoek(1995,1996,1997a,1997b)用认知参照点分析了首语重复法。Levinson(2003)讨论了空间和方位中的认知参照点。Arkes(2010)从跨文化的角度研讨了参照点调整。此外,认知参照点也经常用于公司事务,比如谈判(Kristensen 1997),收益管理(Caneghem 2002),以及股息聚集(Aerts 2008)等。与此同时,认知参照点也激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极大热情。王寅(2005,2011)将认知参照点的解释力扩展到了语篇。王义娜(2005)探讨了认知参照点在语篇指称中的解释力。魏在江(2008)认为认知参照点对语用预设有很强的解释力。赵永峰(2013)指出,在认知参照点的基础上分析概念整合理论不仅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大有必要的。杨庆云(2013)将认知参照点应用于对反讽话语的理解。曾如刚和彭志斌(2013)讨论了认知参照点在仿拟修辞过程中的解释力。

归结起来,前人的研究多限于对认知参照点在各种语言现象中的解释力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而却鲜有研究涉及到认知参照点与其他认知理论的对比或比较。Ronald W.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和Leonard Talmy的焦点—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是两种非常相似的认知理论。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和比较来探讨二者的异同之处。

二、概念上的比较

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和Talmy的焦点-背景理论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认知参照点和焦点-背景理论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认知参照点

认知参照点最初是由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Max Wertheimer提出的。Wertheimer(1912)首先提出了“感知中的参照点(anchoring points in perception)”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些理想化范畴充当了我们感知中的参照点。后来,这一理论为认知心理学所接受和发展。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Rosch(1973)提出了原型范畴(Prototypical Categories)。该理论认为,原型在人们对世界的范畴化过程中充当着参照点的作用。在《认知参照点》一文中,Rosch(1975)正式提出了认知参照点这一概念,极大地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随后,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营销学、管理学以及其他众多领域的发展。但遗憾的是,该理论在很长时间没有引起语言学家的注意。Langacker(1991,1993,2000)是将认知参照点应用于语言研究的第一人。他认为,认知参照点是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通过激活某一实体概念来建立与另一实体的心理关联(to invoke the conception of one entity 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mental contact with another)”(Langacker 1993:5)。因此,认知参照点描述的是人们从参照点(reference point)到目标(target)的心理路径(mental access)。

2.焦点—背景理论

焦点(Figure)和背景(Ground)这一对概念首先是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1915)在描述“鲁宾杯(Rubin’s vase)”时提出。后来,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位创始人Koffka(1935)发展了该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对感知组织的研究。Talmy(1975,1978,2000a,2000b)第一次将焦点和背景引进了语言学研究,并对其作了系统的应用。在两卷本专著《走进认知语言学》中,Talmy将焦点和背景分别定义如下:

The Figure is amoving or conceptuallymovable entity whose path,site,or orientation is conceived as viable, the particular value ofwhich is the relevant issue.

The Ground is a reference entity,one thathas a stationary setting relative to a reference frame,with respect to which the Figure’s path,site,or orientation is characterized.

(Talmy 2000a:312)

焦点是一个移动的或概念上可移动的实体,它的路径、位置或方向被认为是一个变量,相关的问题就是这个变量的具体的值。

背景是一个参照实体,它有一个相对于参照框架静止的场景,焦点的位置、路径和方向可以通过这个参照框架来描述。

(李福印2008:308)

Talmy指出,焦点和背景是共存于语言中的两种基本认知概念。焦点需要被定位,而背景起着定位的作用(Talmy 2000a:311)。“这一对概念可以是简单句中两个在空间上相互联系的物体,也可以是复杂句中在时间上表现为主从关系的两个相互联系的事件”(Talmy 2000a:311)。因此,焦点—背景理论描述的是一种时空关系。

三、特征上的比较

1.理论本身特征的比较

Langacker(1993)认为,认知参照点有着凸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其中,认知参照点的凸显性表现如图1所示:

图1 (Langacker 1993:6)

The circle labelled C represents the conceptualizer,R is the reference point,and T the target,i.e.,the entity that the conceptualizer uses the reference point to establish mental contact with.The ellipse labelled D represents the dominion,the class of potential targets.The dashed arrows indicate themental path the conceptualizer follows in reaching the target.Observe that a heavy-line circle is used for the reference point.The intent is to indicate that the reference point has a certain cognitive salience.(Langacker 1993:5-6)

C代表认知主体,R代表参照点,T代表目标,即认知主体利用参照点来建立心理关联的那个物体。D代表认知领地,是所有潜在目标的集合。虚线箭头表明认知主体通达目标的认知路径。用来表示参照点的圆圈被加粗,目的在于表明参照点有着一定的凸显性。

因此,在认知参照点中,起定位作用的参照点是凸显物,而需要被定位的目标是非凸显物。

Langacker (2001:18)认为,“作为有序的心理路径,认知参照点在本质上是动态的 (Being amatter of sequencedmental access,the reference point phenomenon is inherently dynamic)”,即认知参照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如图2所示:

图2

In the first phase,R becomes prominent as the focus of C’s conception,thus creating the potential for the activation of any element in R’s dominion.However,when this potential is exploited—when R is actually used as a reference point—it is the the target thereby reached that now becomes prominent in the sense of being the focus of C’s conception.Even as it fulfills its reference-point function,R recedes into the background in favour of T,which may itself then be invoked as a reference point for reaching another target.(Langacker 1993:6)

在认知活动的第一阶段,R获得凸显成为认知主体C的认知焦点,从而具有激活R所辖领地即认知领地D中任一潜在目标的潜力。然而,当这一潜力被挖掘,即当R确实被当作认知参照点时,其所激活的目标即获得凸显成为认知主体C的认知焦点。当R实现其参照点功能后,便退居为目标T的背景,而目标T则上升为新的认知参照点来激活下一个目标。

Talmy(2000a:311)指出,在焦点—背景理论中,焦点需要被定位,背景起着定位作用。而在认知参照点模型中,目标需要被定位,参照点起着定位作用。为方便比较,在模仿认知参照点的图式的基础上,本文作者也为焦点—背景理论设计了两个图式来分别说明其凸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具体见图3和图4。

图3

C代表认知主体,G代表背景,F代表焦点,即认知主体利用背景与其建立时空关系的实体。R代表参照框架,虚线箭头表示焦点和背景之间的时空关系。朝下的角度表明认知主体的认知范围。加粗的圆圈表示具有凸显性。

不难发现,焦点—背景理论也具有凸显性的特点,且需要定位的焦点是凸显物,起定位作用的背景是非凸显物。

著名的“脸与花瓶幻觉图(face/vase illusion)”(Rubin 1958:201)表明了焦点—背景分离原则。尽管Talmy没有明确提出来,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理论中得出如下推论:焦点和背景不仅在两者差别极小的时候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还能形成一种递归式循环,即一个句子中的背景可以在另一个句子中转化为焦点。例如,

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和尚手里拿着木鱼。(此例系作者自创)

本例中,最初的焦点和背景分别是“庙”和“山”,在下一句中,“庙”退至背景的位置,而“和尚”则成为新的焦点,以此类推。焦点和背景的这种循环过程表明,焦点-背景理论也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如图4所示:

图4

在认知过程的第一阶段,F在参照框架中处于凸显地位,通过G可对其进行定位。然而,当F确实为G所锚定时,它又会退至G的位置,作为新的参照点来激活下一个F。

2.理论构成要素特征的比较

Talmy(2000a:315-16))列出了焦点—背景理论的定义性特征和联想性特征,如图5所示:

Talmy(2000a:316)补充道,“联想性特征只是同焦点和背景的功能有着一定的联系,而定义性特征则对二者的区分起着决定性作用 (the associated characteristics are only tendential correlates of the Figure and Ground functions,whereas the defin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determinative of them)。可见,焦点-背景理论的联想性特征和定义性特征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但是,当联想性特征与定义性特征相冲突的时候,联想性特征要服从于定义性特征。换句话说,“尽管一个句子违反了联想性特征,但是只要符合定义性特征,这个句子仍然成立(Even though one sentence contravenes the associated characteristics,it is a fine sentence in a context that permits the definitional Figure/Ground properties to hold)(Talmy 2000a:316)

图5

Langacker虽然没有提到认知参照点的定义性特征或联想性特征,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理论中推断出认知参照点的这两种特征,如图6所示:

图6

与焦点—背景理论相似的是,认知参照点的这两种特征也是互为补充的。并且,当两者出现冲突时,联想性特征要服从于定义性特征。转喻即是其中的一类典型例子。比如,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 2005:30)

在上述例子中,作者将“花白胡子”作为参照点来指代长着花白胡子的人。这很显然违反了联想性特征中的“人类>非人类”,但是却并不违背定义性特征中的“凸显>非凸显”,因此该句子仍然成立。此外,还应认识到,在特定语境下该句子不但成立,此种用法还使得句子可以取得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四、应用上的比较

Langacker(1993:7-18)指出,认知参照点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领属结构上。其他应用领域包括转喻、定冠词使用、代词先行关系,以及话题和话题结构等。与此相对应地,认知参照点的应用层面可以是短语、句子甚至语篇。领属结构一般表现为短语层面,而话题和话题结构往往表现为语篇层面。至于句子层面,认知参照点既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子中,也可以是跨句子的,比如定冠词the和代词it经常回指之前句子中提到的事物。

焦点—背景理论最先研究的领域是运动或方位事件中的空间关系。随后,Talmy将其应用领域扩展至对复杂句中时间关系的研究。因此,焦点—背景理论的应用层面仅限于句子,或简单句或复杂句,表达的是一种时空关系。

五、结语

综合三方面的比较结果,我们会得到如下发现,见图7:

图7

根据图7我们又可以进一步得到如下结论:

1.认知参照点和焦点—背景理论的确有许多异同之处。

2.尽管表面上看来两种理论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3.认知参照点和焦点—背景理论的相同点包括:1)都是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2)最初都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的,且都和感知有关;3)都具有凸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4)都有一个凸显物和一个非凸显物,且其中的一个充当另一个的参照点;5)都是联想性特征和定义性特征互为补充,且当二者冲突时,联想性特征要从属于定义性特征;6)都可用于句子层面。认知参照点和焦点—背景理论的不同点表现为:1)理论渊源、提出者和描述对象不同;2)凸显物不同。在认知参照点中,凸显物是起定位作用的参照点,而在焦点—背景理论中,凸显物是需要被定位的焦点;3)应用领域不同。认知参照点首先被用来解释领属结构,然后才应用于转喻、定冠词使用、代词先行关系,以及话题和话题结构等的研究。而焦点—背景理论最先被用于描述简单句中的空间关系,然后才用来表达复杂句中的时间关系;4)应用层面不同。焦点—背景理论只能用于句子层面,而认知参照点除句子层面还可用于短语和语篇层面;5)就句子层面而言,两种理论也是有区别的。认知参照点不仅可以表现为一个句子,还可以是跨句子的,如定冠词the和代词it的表达法即是如此。然而,焦点-背景理论只能表现为一个句子,或简单句或复杂句。

4.以上结果表明,通过比较理论间的异同来建立理论间的“桥接(bridging)”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学科间以及学科内部的融合。

总而言之,本文从概念、特征和应用三方面比较了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和Talmy的焦点—背景理论。二者的异同之处归结为表7。然而,本文只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对两种理论进行的大致比较,且其中的一些概念系本文作者自创,并不能在原文中找到确切出处。但是,这些概念也并非随意捏造,而是从提出者的理论中推断或归纳出来的。比如,焦点—背景理论的凸显性和动态性就是如此。无论如何,真诚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能在未来研究理论及学科间“桥接”的文章中尽到绵薄之力的话,本人将不胜荣幸。

Aerts,W.,Campenhout,G.V.&Caneghem,T.V.(2008).Clustering in dividends:Domanagers rely on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9).

Arkes,H.R.,Hirshleifer,D.,Jiang,D.&Lim,S.S.(2010).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reference point adaptation:Evidence from China,Korea,and the U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12).

Caneghem,T.V.(2002).Earningsmanagement induced by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34).

Koffka,K.(1935).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Kristensen,H.&Garlinga,T.(1997).Adoption of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 in negotiations[J].Acta Psychologica(97).

Langacker,R.W.(1991).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Descriptive Application[M].Vol II.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R.W.(1993).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4(1).

Langacker,R.W.(2000).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

Levinson,S.C.(2003).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Divers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ch,E.(1973).Natural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4).

Rosch,E.(1975).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J].Cognitive Psychology(7).

Rubin,E.(1915).Synsoplevede Figurer:Studier i psykologisk Analyse.FørsteDel(Visually experienced figures:Studies in psychological analysis.Part One)[M].Copenhagen and Christiania:Gyldendalske Boghandel,Nordisk Forlag.

Rubin,E.(1958).Figure and ground[A].In D.Beardslee&M.Wertheimer(eds.).Readings in Perception[C].Princeton. N,J:Van Nostrand.

Talmy,L.(1975).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In C.Cogan et al.(eds).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s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C].California: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Talmy,L.(1978).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In J.Greenberg(ed.).Universals in Human Language(4)[C].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almy,L.(2000a).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Vol I: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Cambridge,MA:MIT Press.

Talmy,L.(2000b).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Vol II:To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Cambridge, MA:MIT Press.

Van Hoek,K.(1995).Conceptual reference points:A cognitive grammar account of pronominal anaphora constrainst[J]. Language(71).

Van Hoek,K.(1996).A Cognitive grammar account of bound anaphora[A].In E.H.Casad(ed.).Cognitive Linguistics inthe Redwoods:The Expansion of a New Paradigm in Linguistics[C].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Van Hoek,K.(1997).Anaphora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an Hoek,K.(1997).Backward anaphora as a constructional category[J].Functions of Language(4).

Wertheimer,M.(1912).Experimentelle Studien uber das Sehen von Bewegung(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 Perception of Motion)[J].Zeitschrift fur Psychologie(61).

李福印(2008).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鲁迅(2005).鲁迅小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义娜(2005).概念参照视点:语篇指称解释的认知思路[J].外语学刊(126)。

王寅(2005).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连贯[J].中国外语(7)。

王寅(2011).修补的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建构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57)。

魏在江(2008).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J].外语学刊(142)。

杨庆云(2013).认知参照点与反讽的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68)。

曾如刚,彭志斌(2013).认知参照点视角下的仿拟修辞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1)。

赵永峰 (2013).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认知参照点与概念整合理论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68)。

2014-03-15

收稿日期:张焕焕,硕士,研究方向为认知语法英汉对比。

猜你喜欢

焦点语篇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焦点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焦点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