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2014-07-01朱胜炳张新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资源库服务体系教学资源

朱胜炳,张新军

(湖北医药学院 英语语言学习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院校发展】

高校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朱胜炳,张新军

(湖北医药学院 英语语言学习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库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设理念。采取建设平台、使用平台和管理平台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分别对应资源库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这三层面协调一致,可确保所建数字教学资源库高效稳定的运转。

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使用平台;管理平台

目前,国内高校的大多数数字资源库都是从教师的教学科研角度去建设的,通常的做法就是把教学课件、专家讲座等一切与学习有关的资源上传到资源平台,认为这样就解决了资源库建设中量的问题。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要保证资源的科学性、教育性,更要注重其实用性、可读性等。因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应调整导向,由学校专门技术人员提供交互性的技术平台,老师的工作重心转向教学资料的编写和教学资源的收集,不断地筛选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让学生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理念

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的学生。教育思想的改变,要求学生也要不断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其学习需要而随之应变,能够为学生提供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资料,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性与创新性共同发展[1]。因此,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重视优质资源的共建与分享,不仅要听取专家领导的意见,也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以提高数字教学资源库对学生的效用。在资源库系统设计中不仅要设计一个供用户交流的平台,更要及时地关注和了解资源使用者在该交流平台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和筛选,然后汇总和总结,在未来的资源库建设中及时改进,从而提高资源库的效用。人才的培养需要个性化,因此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围绕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来实施。各高校应结合自己当地区域特点和学科特点,开发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数字资源。在数字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方式,建设成以服务为中心的资源库模式,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和服务,不断修改、完善和更新资源库,构建有强大自我管理和控制功能的资源库。将学术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让信息技术在学术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自觉思考式学习,让资源库的实质从“教学资源库”转变为“学习资源库”。

二、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模式

1.体系构建。本文提出由建设平台、使用平台和管理平台组成的建设模式,这是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运行的核心部分,分别对应资源库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这三个层面协调一致,确保所建的数字教学资源库高效稳定运转。建设平台主要由资源制作与开发系统、运行系统、用户评价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四个组成部分构成。资源库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要与外界不断地进行信息交互,要保证其能适应现实环境,跟得上社会发展和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在设计时一定要有完善的性能评估和完善改进计划,然后有一个整体规划,确保为了适应不断的发展变化需要更新或扩大规模时使各子系统能相互联系,统一完善的整体。使用平台是数字教学资源库的主体,主要包括:课件库、媒体资源库、专题网站库、试题库、工具信息库等五个组成部分。课件库包括教师日常制作和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上采集到的优秀课程资源。媒体资源库包括通过网络收集的国内外优质的校外学习资源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一系列媒体资源。专题网站库也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都有各自相关的信息网站,每天会有大量的该学科方向的信息资讯,方便该领域的用户。精品试题库除了购买相关学科的专业试题库外,也要集中校内各学科的优秀测试题库,教师自行设计的教学案例等。工具信息库是为了方便学习者方便快捷和顺利完成学习所需资源的工具,也是方便参与建设资源库的相关工具。管理平台涉及到数字教学资源库从开发到生产再到使用和反馈全过程,包括:设计管理、用户管理、运行管理和服务管理四个部分。同时建立评价和反馈体系,随时根据用户反馈信息做资源库的相关调整,实现资源管理的动态性。总之,构建一个特色突出、资源分布协同,能满足区域内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需求的数字教学资源服务体系,要求该服务体系能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2],这样才能使数字教学资源库发挥最大的效用。

2.资源构建。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倡区域性的共建,这样可以集中该区域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避免优质资源的浪费和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是区域性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体。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差异也是非常大的,有优势的学科资源也有弱势的学科资源。如果区域内各高校之间能共建共享,优劣互补,这样才能达到优质教学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从而整体提升该区域内的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层次的质量。建议利用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整合方式整合该区域内的优势资源,促进该区域内各高校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如图1。

图1:高校教学资源构建模型

在高校教学资源构建中,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调研论证,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区域内各高校自身的优势学科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相应的有区域特色的数字资源,然后通过网络技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在云端服务器通过云计算技术将区域内各高校上传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再根据学科类型进行设计,形成各学科独有教学资源。区域内各位学习者通过网络利用云客户端终端设备访问和使用云服务器的各种数字教学资源。

3.服务平台构建。云计算服务平台是从技术层、从基础设施方面促进数字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云计算服务体系的物理层位于整个建构的最底层,主要是服务体系中所有需要的物理设备,有时也可叫资源层,即物理资源,主要由区域内参与该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各高校集体提供。虚拟层也可叫虚拟机,它位于资源层之上,其主要作用是按照资源使用者的需求从底层选择相应的资源。平台层位于虚拟层与应用层之间,是连接这两层的纽带,主要是为方便使用者对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云服务开发和运行的环境,也为了便于资源库管理者对服务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应用层是使用者与云平台之间的桥梁,主要为使用者提供基本的网络、计算、存储和软件服务。管理中心负责整个云计算服务体系的运行,通过其三层服务体系系统管理该数字教学资源服务体系[3]。利用云技术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库能让学习者快速方便地获取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

4.评价机制。评价是为了改善、提高服务质量,最终是为了提高用户满意度。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教学资源服务体系也是一种社会服务,一种比较新型的社会服务模式,因此可以按照社会服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对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教学资源服务体系进行评价。一般对于服务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服务过程质量和服务结构质量。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教学资源服务体系的服务结果主要体现在其能否对区域内各高校使用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能否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很好的帮助;能否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考性学习有足够的帮助。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教学资源服务体系的服务过程主要体现在服务平台的使用上,如服务体系的浏览速度、使用的方便程度、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全面性等,还会关注内容的更新速度和程度。[4]要及时关注使用者的评价,根据用户的评价了解使用者需求来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高等教育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2012年以来,MOOC风暴席卷全球。这场教育革命以强大的数字资源作为支撑。中国高校要缩小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实现教育教学转型,就必须真正改变教学资源建设的观念与思路。

[1]王峰,等.共建、共享与共赢:北美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8):92-94.

[2]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3):48-53.

[3]俞建华.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资源建设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130-135.

[4]章苏静.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G647

A

1674-9324(2014)22-0020-03

湖北医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的课程资源建设”(2012024)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资源库服务体系教学资源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