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的跨界培养及驱动机制分析

2014-07-01佟金萍马剑锋刘建刚朱陈松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跨界主体人才

佟金萍,马剑锋,刘建刚,李 萌,朱陈松

(常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活动日益系统化和专业化,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构性差异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市场对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的高需求,工商管理专业类或专业群建设成为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接受的一种新的专业建设理念。积极开展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类建设,将有助于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2012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名单的通知》文件中确立了17 所院校的工商管理类重点专业建设。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就成为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类建设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专业类人才培养与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较大不同,专业类是几个相近或相关专业的集成,人才培养要既要考虑专业互补性和资源共享性,又要兼顾行业、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类人才需求,不是个体局部行为,而是系统全局行为。这就需要从工商管理专业类建设整体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的本质因素,才能突破现有专业类人才培养方式,寻求新的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思路。

1 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界”概念的提出

长久以来,高校也一直在反思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在寻求解决之道。更注意到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一个专业、一个学科、一个学校的问题,它需要打破专业界限、学科界限和学校界限,从系统角度去考虑人才培养问题。可见,“界”是影响人才培养的根本因素。拟从系统科学角度进一步阐明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的“界}概念

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是一类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如图1(a)所示。在这个系统中,主要有四类培养主体:专业主体、学科主体、学校主体和社会主体;这四类主体分属于不同子系统,具体为专业子系统(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主要对象)、学科子系统(文科、理科、工科等)、学校子系统(主要指工商管理专业类所在的高校)及社会子系统(即与研究高校相关联的政、企、研等),由小到大依次嵌套。作为系统,必有系统边界,在图1 中各种虚实线即为“界”。关于“界”的释义有很多:一含边界、边境之义,多指政治地理界线,如《说文》界,境也;《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二有界限、范围之意,如《荀子·礼论》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后汉书·马融传》奢俭之中,以礼为界。三为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如知识界、新闻界、教育界等。此外,界还指自然界物质的三大基本分界之一,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界还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在这里,更多地取其界限、范围之意,也带有界分、界别之意。当然,由于不同培养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也存有利益边界之意。

图1 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思路:从立界到破界

由图1(a)可知,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主要面临四个“界”,即专业界、学科界、学校界(学与政企研界)及社会界(即政、企、研等间界限),这四个“界”与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紧密相关,最后的社会界将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社会资源融合问题。其中,专业界主要指工商管理专业类中的细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界限,各个专业在竞争中更多地考虑自身专业建设及发展;学科界是指以工商管理类重点专业为主的文科与工科、理科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区别;学校界主要指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缺乏与高校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各科研单位(或研究所)之间的沟通联系,人才供需不对称。专业界和学科界实际上是依据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的,而学校界和社会界则是由于单位性质和管理运行组织属性不一而造成的,但不论是哪种“界”都带有人为“立界”嫌疑,且主观程度更大一些。[1]

2 现状考察下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的新思路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的“界”因素存在,加之各专业、各学科以及高校与周边高校激烈竞争,使得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1 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缺乏统筹规划

很多高校在未深刻理解工商管理专业类的内涵基础上,盲目地跟风建设,没有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提炼出切实可行的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都是将专业类简单理解为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集合[2-3],没有考虑专业间、学科间、学校间或学校与政企研间的“界”的互补性,没有对整个专业类建设中各类“界”进行全面分析和统筹规划,导致专业类建设和人才培养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2.2 人才培养目标“内异外同”现象严重

所谓“外同”是指我国不同层次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表现在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区分度不高。[4]由于学校界和社会界的存在,虽然高校已经意识到高校联盟发展和政产学研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5-6],但大部分高校由于传统管理的限制仍处于象牙塔中,高校之间以竞争姿态居多。在没有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专业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雷同、人才培养规格趋于同质,教育趋向同质化,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无法区分。[7]而“内异”则是随着高校招生就业压力加剧,很多高校在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上都在不断革新,专业界限放大化,呈现追新逐旧的专业竞争局面。各专业为了能够保有,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过分强调专业特点,但又无法突破专业界限进行人才培养的专业互补和学科互补,结果带来工商管理专业类整体培养界限分明,进一步加剧了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性。可见,专业培养的“內异”和学校培养的“外同”源自于较少从系统角度看待工商管理专业类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素质要求等方面培养而形成的结果。

2.3 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特色性和包容性

工商管理专业类一般是以某个专业为核心而展开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但大部分专业类人才培养却仍以各自专业培养为主,专业培养的“界”性质决定了专业类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部分高校仅仅将专业类中各专业“自成体系”课程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并且由于受到专业类课程体系三个层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学分严格限制,专业类中各专业学生选课明显呈现本专业课程选修学分占比较大,而专业类课程仅修了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选择课程缺乏灵活性,知识体系严重偏颇。同时,学校界的存在也使得很多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阶段很少考虑将其他高校特色、行业特色或地方经济特色的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结果是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特色性和包容性,难以满足人才需求。

2.4 师资队伍匮乏,内外教学资源整合度不高,无法确保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

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师资是专业类建设的关键要素,专业类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知识结构未能满足专业类建设多学科结构的要求,教师创新性教学能力薄弱。其次,专业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需优质教材、教学资金等教学资源缺乏,与外部的行业资源、政府资源等社会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并且内外资源利用率较低,无法保证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

2.5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各界之间缺乏相互沟通,抑制了专业类人才培养

目前,很多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实践教学仍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实践教学管理和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实践实验教学仅是陪衬。同时,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各界内主体(如政府、企业、科研校所等)的参与水平与参与方式仍然局限于人才培养的个别环节,缺乏充分沟通、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抑制了专业类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

“界”在很多情况下仅是一个概念存在,本身具有相对性,并非一成不变,也具有一定模糊性[1]。因此,面对“界”因素所带来的人才培养问题,应突破以往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模式,从立界到破界,寻求新的人才培养思路——跨界培养,将工商管理专业类建设置于整个大系统中,跨专业、学科、学校和社会“四界”,从而达到“三合”目标,即专业整合、学科整合和社会资源融合(如图1(b)所示),实现人才培养多主体合作与多赢目标。

3 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的驱动机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的提出并非是偶然的,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从三个层面来阐释驱动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的必然性(如图2 所示)。

微观主体行为的利益诉求驱动。前述已经分析,在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系统中有四类主体,实际上如果把社会主体进一步细分会发现,企业单位、科研校所(研究所、研究院、其他高校)、政府部门等也是这个复杂系统的活动主体。针对不同主体,他们的利益诉求是不同的,高校(包括专业和学科)追求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体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等方面;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体现在经济效益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政府则以追求社会利益为主要目标,体现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等;科研院所作为独立单位与企业目标一致,但更注重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及应用等。[8]尽管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但一个共性之处在于这些目标都需要“人”来实现,因此人才培养将这些不同界内的主体连接起来。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可知,主体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面对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间结构性矛盾加剧情况,工商管理专业类中各细分专业积极去“学习”如何提高就业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会“主动”地与本校理、工学科专业、其他高校进行跨学科专业界培养特色人才,也会“主动”地去与企业单位、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了解需求,展开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等特色人才的跨界合作培养。同时,企业单位、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主体基于帕累托最优目标,为寻求合适的、能尽可能带来满意结果的人才,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也会主动与高校进行跨界合作培养。随着人才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跨界合作培养的意识和行为也就越来越广泛,逐渐会形成了以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复杂的合作共生网络,并且这些主体行为贯穿于人才培养从“供”到“需”的全过程。各主体利益也将通过这一合作共生网络来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

图2 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的驱动分析

中观组织管理的政策诉求驱动。在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会涉及物质、信息、资金和人力等资源,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关键的目标之一。因此,面对人才培养微观供需利益主体的人才诉求和合作行为驱动,有着不同需求、不同类型的主体将会“黏着”成一类群体,组成中观层次的政府部门群、企业单位群、科研校所群等。并且,这些主体将会围绕人才培养核心目标进行合作与协同创新。一方面,打破刻板的培养边界,克服高校、科研校所式的“松散联合系统”[9]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对封闭式运营系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提高主体竞争力;另一方面,突破原有局部合作培养理念,从大系统角度出发,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行业(或地域)发展规划、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用人单位联动考虑[10],统一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统一制定人才培养战略、统一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统一运作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对人才培养的统一规划与调整,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才跨界融合培养组织管理机制,更好地促进资源在各主体间、各类群体空间的有效流动及合理分配,达到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融合培养的目的。

宏观政策环境管理的响应驱动。面对有效组织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中观管理政策诉求,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得到政策保障。表面上来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的短缺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然而真正原因则在于缺乏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和有效的政府引导。本文的政府主体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参与人才跨界培养的政府职能部门,二是提供、制定相关政策的政府,称之为政策政府。[11]而在宏观层面对人才培养起到驱动作用的是政策政府。因此,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高校人才培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特别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政策政府大力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推行各类示范建设项目,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法规环境,制定在税收等方面减免等鼓励性政策,给予高校相关优惠政策倾斜,提供产学研实践机会,设立产学研基金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融合培养形成。当然,政策政府也必须要明确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既要做好裁判员监督、规范的角色,又要起到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还要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10]

通过宏-中-微三层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安排和自下而上的主体诉求反馈,多主体利益诉求得以表达,各主体随着资源环境的不断协调、动态发展,使得跨界培养系统朝着有序化方向调整,逐渐完善和建设具有“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合作体系,不断驱动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融合培养,从而真正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跨界融合模式。[12]

4 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本文指出“界”是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根本因素,只有破界,跨界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因此进一步阐释了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的必然性。本文仅就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进行初步探讨,要想真正通过跨界培养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4.1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问题

跨界培养是一种新的培养理念。它既不同于以往培养方式,也与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协同创新模式不同,一种大系统概念下的跨界模式。它不是局部式简单合作,而是整体式有机融合,因此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那么如何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模式值得深入思考,既要考虑培养系统内每个主体利益诉求,又要兼顾整个培养系统的良性运作。

4.2 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问题

这是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培养实现的关键。跨界培养模式只是提供一种框架,实际操作在于培养方案上。如何体现或表达“界”是跨界培养方案设置的主要内容。理论课程内容固然主要,但是要与学科、科研校所、政府部门、企业单位联动考虑,实践、实习环节内容设置更重要。培养方案的设置是统一设置,还是按特色设置,或是按需要设置,是个难题。并且,培养方案的设置要具有灵活性和长效性。[13]所谓灵活是要适应社会需求;所谓长效是指设置要具有长期性,但不是刻板的,固定不变的。因此,设置培养方案的前提是要进行大量调查,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主体诉求的培养方案。

4.3 人才培养保障体系设计问题

跨界培养涉及主体较多,如何有效维护各主体利益诉求,良好运作实施跨界培养计划与方案,需要得到组织、法律、资金、制度等方面的保障。需要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各主体利益与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监督、约束和惩罚不合作行为或搭便车行为,也会激励和保障跨界培养;需要资金来满足跨界培养中的经费需要、实践基地建设及相关补偿等;更需要政府制度支持多主体参与的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跨界融合培养。特别是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缺乏,将会带来短期化和形式化的跨界培养。因此,长效的保障机制对于跨界培养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5 结语

综上,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的上述问题,将在以后研究中进一步探索,试图通过这些问题研究来推进工商管理专业类人才培养,甚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的变革。

[1]李卉.从“立界”到“破界”——探索跨界设计思维的内在理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6):165-166.

[2]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14):33-35.

[3]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52-54.

[4]胡艳婷.高校战略联盟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8):76-78.

[5]李锦奇.区域高校战略联盟浅论[J].教育科学,2009,25(5):42-47.

[6]高兵.政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9(12):16-17.

[7]朱平利,魏想明.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27):217-218.

[8]万健、赵烨烨.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50-51.

[9]陈颖.我国高等学校校、院(系)权力配置影响因子研究——基于高等学校组织特性的思考[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0]李博.高校人才培养的联动合作机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9):90-94.

[11]蒋建湘.论现阶段我国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及其关系调整[J].现代大学教育,2002(5):82-84

[12]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3):60-62.

[13]朱伟,裴峻峰,胡爱萍.国立台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104-107.

猜你喜欢

跨界主体人才
跨界
跨界
人才云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