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佛教正能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06-30胡述宝
胡述宝
摘要: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必须立足于佛教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正能量。佛教道德思想及其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佛教在弘化和践行其道德思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譬如,其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完备的操作性以及健全的激励机制和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等,对我们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颇有启示。
关键词:佛教;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道德思想及其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佛教又是我国信众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教,因此,当前如何进一步挖掘并充分发挥佛教道德思想及其价值观中的正能量,使其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助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挥佛教正能量的必要性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正能量。
1. 佛教优秀文化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支撑和力量源泉。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佛教注意入乡随俗,高度自觉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逐渐融入到这个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儒道对立互补为基本结构的文化生态,成功实现自身形态中国化,并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独有的终极关怀及其价值取向是联结中华文明最为坚固的情感纽带,系统性的典籍奠定了文化心理认同的重要基础,佛教文化成为华夏族集体认同感和优越意识的一个重要来源,在面临任何挑战或是逆境的情况下都顽强地保护着中华文明的核心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在“慈悲、和合”的不懈追求下,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已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其中主要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本源,滋养了生生不息的中国人,并使其成为当代凝聚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支撑和力量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广大佛教信众在内的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理想与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宗旨具有高度一致性。佛教将认真修行而促成外在环境的充实、美化和提升称为“庄严国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华国土最好的庄严。佛教认为,富强是修行布施与忍辱的果报,民主是保护自身利益、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是对民主的最根本的理性支撑。同时佛教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具有圆融不同理论和观念的深奥义理,而且有与各种异质文化和谐相处的宝贵经验,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2. 佛教优秀文化是找回自尊自信的宝贵思想资源。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将自立在世界民族之中的信心,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在帝国主义面前,“可怜的民族,奴隶的民族,上上下下都是奴隶。”在某种意义上,整个旧中国就是一个奴隶王国,在这个铁一般黑暗的国度里,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一部分人当中,甚至丧失殆尽。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扬眉吐气,勇敢地站了起来。但近几十年里,在中国迅速发展这个艰难的涅槃重生的过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再次发生重大的改变。在追求自由、平等、公正,建立更符合现代文明社会模式的过程中,有些人不知所措,迷失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时而英明。然而要树立这三大自信,离不开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因为一个不把自己的光荣传统引以为豪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缺乏足够自信的民族,是一个孱弱的民族。在这样羸弱的基础上,很难找到上述三个自信。幸在我们中华民族拥有珍宝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礼敬历史、礼敬文化的光荣中,会为实现新梦想找到充分自信的理由,找到不可撼动的基石。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民众的力量不可低估。绝大多数民众的信仰,也多少影响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佛教是中国信众最多的宗教,佛教教义深深影响并塑造着众多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历史上,中华帝国如日中天的时代,如唐、宋、元、明的1000多年间,正是中国佛教文明最鼎盛的时代。或者说,在中国佛教最兴旺的时期,正是中华帝国最强盛的时期。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以其历久弥坚的理论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样可以也应当成为我们国家与民族前行和复兴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寄托”。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用科学的方法,穿过思辨的丛林,定能找回自尊自信,找回民族文化本体,能让更多的人明理致用,进而富民强国,为我们民族重塑自信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佛教道德思想及其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12个词、24个字概括、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丰富,本文以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为例,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佛教道德思想及其价值观相融相通。
1.民主
“民主”,这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体现人民至上和人民主体的价值追求。而在佛教教道德思想中处处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光辉。第一,佛教的价值观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提倡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与其他宗教不同,佛家反对神化,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而且人人本具。没有天生的释迦,也没有不变的众生,佛陀把众生提升到与他平等,这岂不是最大的民主?第二,佛陀所证悟的真理“缘起性空”,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说明宇宙世间一切都是依因缘法则而运行。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一切既不是神明创造,也不受权威左右,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无一不是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循环。可以说,人的祸福穷通,都是自己的行为所造作,没有人可以左右,也没有人可以代受,这就是以民为主的真理。第三,佛教的“众缘所成”、“同体共生”,甚至“公有共管”、“集体创作”等都是民主的原则,佛教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就是朴素的民主法制思想。第四,佛陀认为一个国家政治结构的建立原则,首要条件是“数相集会,讲议正事。”就是说凡事要由多人会议决定,不能独断独行,这就是民主的精神。因此,佛教初创,僧团内部实行民主制,半月布萨,每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力。出坡作务,不分资历深浅,人人一律平等,充分发挥了民主的精神。丛林制度里,清众可以选为住持,例如樵夫出身的六祖大师,他也能成为一代祖师,这就表示一种民主。佛教的僧团,凡事要召开会议,经大众“三番羯磨”通过,始能公诸实施,这就是民主政治的先驱。endprint
2.平等
平等,顾名思义是公平等同,即要求与他人一样有公平的待遇,享受等同的权利,这人类永恒追求的权利。习近平最近讲话中提出三个“机会”的共享,即“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这三个“机会”的强调,交叠描述了关乎“分配正义”、“政治参与的机会平等”、“创造制度文明的机会平等”三个维度的社会正义诉求。在佛教的经典中,“平等”是基于互为缘起的学说,即均平齐等,无高下、浅深之差别。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称为平等。《新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一切法平等、一切刹平等、一切深心平等、一切善根平等、一切菩萨平等、一切愿平等、一切波罗蜜平等、一切行平等、一切佛平等,菩萨若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平等之法。”《大智度论》说:“凡夫与佛平等,无二无别。”《大般若经》说:“上从诸佛,下至傍生,平等无所分别。”《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在佛教话语中,平等的含义有三方面:第一,平等意味着“众生生权”, 所谓“生权”,就是对一切众生生存权利的维护。佛家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生存的权利,不容许轻易受到伤害。如《金刚经》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也是佛教对生权的基本主张。佛教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对待一切万物应同体般平等体验和悉心体贴,同时,宽容、体谅和关切别的人和事都应是无条件的、彻底的。慈悲的思想是平等观的继续和深化,是佛教尊重众生,重视生权的最佳诠释。第二,平等意味着互相尊重,摒弃憎恨,只有平等才能有和平,主张和平与平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第三,平等排斥人类中心主义,倡导自然主义,强调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佛教的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3.自由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自由,是人的意志自由、行动自由的综合体,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是个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基点。自由的本意是“不受束缚”,但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自他关系的和谐。佛教的自由观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层次上讲分果地自由和因地位自由。第一,果地自由。佛教的果地自由,是佛教信众在修道正果后获得的自由,这是佛教终极的目标,既是追求身心的解脱自在,自在就是自由,解脱就是自由,无烦恼束缚就是自由。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无限自由和绝对自由。佛教认为,自然条件的束缚和生理心理现象的束缚,最终是可以摆脱的。人们在证悟解脱时,生理、心理会有根本性的转变,不再对人们形成束缚,消除了种种烦恼而获得绝对清净。物质世界显现的一切外境,在空性的透视力下,凸显出空的本性,从而也不再对人们形成束缚。第二,因地自由。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因的自由,也就是修行过程中的自由。因为正处在追求解脱过程中,仍然受着种种束缚,见思惑未断,智慧未开,因此此时的自由是有限自由、相对自由。其特点是必须尊重人们本身的意愿,必须顺应各特定时代的特定条件和相应的社会规范。最典型的就是受持“五戒”。在佛教看来,“持戒”不是束缚。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戒的根本精神,就是防非止恶、对人不侵犯,就是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这是真正的自由。
4.和谐
和谐,是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领域及其内部最理想的关系状态。这是千百年来深深融入中国人民血脉的观念和准则。在佛教话语中,和谐更多地被称为“和合”。我们知道佛家出家众,梵语叫“僧伽”,意思就是“和合众”,即和谐共聚同住之大众。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清楚地反映出佛教中深厚的和合思想。第一,佛教的根本思想就是“因缘和合”,这是佛教哲学解释世界存在的基本方法。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无不仗托“因缘和合”,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森罗万象,都不是孤立独存的抽象存在物,而是无穷无尽的因果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因而在本性上都是空的,没有永恒不变、确定不移的自性。所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合”, 因此,佛教哲学就在其本体论上形成了平等、和合的知识系统及文化基因。和合敬爱,成为佛教的基本价值追求,突出了因缘和合即和谐的思想观念。第二,理和是和谐的坚实基础。即所有出家僧人最终的追求目标,都是要证得诸法寂灭,脱离生死流转的烦恼苦海,这是终极关怀上的高度一致性,同时也奠定了佛教僧众和谐相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三,“六种敬”是和谐的制度保障。出家众尚在因地修行,都未彻底获得五欲六尘的免疫力,为避免相互的争斗,佛陀特制定了“六合敬”制度,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就是要求大众同住在一起,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睦相处,不发生争斗的举动;要做到语业清净,说话的语气谦和礼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争执;做到意业清净,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率的胸怀,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佛教七众各有戒律,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大家所获得的利益,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大家都要平均分配,平等享受;在见解思想上,必须要相同统一。可见,这是一帖止诤的良药,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也是小到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和合.和谐.和睦的根本之道。
综上所述,佛教的道德思想及其价值观,最根本一条是“以人为中心”,我们要培育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中心”,可见,彰显的都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两者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三、佛教道德育实践对培育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行为,而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实践工程,其关键是践行。群众价值观的养成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因此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地践履。在这个方面,佛教的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endprint
佛教不仅有完善的道德思想和价值体系,它还有一整套关于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就凸显于“三学”当中。佛教的道德理论虽然是建立在对三世因果规律的自觉上面,但是在教化大众的时候,并不仅止于纯粹地抽象宣讲因果道理,而是根据众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把因果的道理直接转化为在现实生活中可具体操作的道德戒条。这些道德戒条决不是凭空虚拟的,它包含了对三世因果规律的透彻把握,同时又是完全针对大众的烦恼习气而来的,并且以引导大众最终离苦得乐为终极目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1.强化操作性
佛家基本思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何让信众心甘情愿地自觉遵守呢?佛家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操作规范,这就是“五戒”、“十善”、“十恶”,“五戒”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十恶”即“杀、盗、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悭贪、嗔、邪见”。每一条都结合到每个人一言一行,以说话为例,“十善”中有四条具体规范,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是说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就应当行实语之善。不两舌,是说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就应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不恶口,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不说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既不恶口,就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不绮语,即不说花言巧语,不说不正经的话,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就当行质直正言之善。这些规范的启示意义不仅在于细致极微,更在于其约束力的彻底全方位,即时空的无限性,只要你人生存在,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均要遵守,不存在八小时外的制度空白。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24字的核心价值观,在践行上也应该细化出具体可行的规范,让老性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一学就能做,做了就有效。让这24字从书本上、从墙体上走下来,真正融入每个人的血液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使其从高高的神坛上降落到普通群众的生活细节中。
2.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也指出,人们奋斗所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引导普及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奖惩做激励。佛教的“五戒”等规范后,同样清晰无误地指出了违背这些戒律,不遵守这些规范,无一例外会受到严厉的惩处,而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则受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譬如佛教的不邪淫戒,即男女双方不得非支、非时、非处、非量、非理而行淫。如果违背,据《分别善恶报应经》云:果报有十种。一是欲心炽盛,二是妻不贞良,三是善不增长,四是善法消灭,五是男女纵逸,六是资财密散,七是人多疑虑,八是远离善友,九是亲族不信,十是命终三途(三途即地狱、饿鬼、畜生)。恶报不仅体现在现世,而且殃及后世。如此严厉的惩罚令人不寒而栗,威慑力和约束力自然也惊人。反过来,如果老老实实受戒,则有莫大的受益。如《十善业道经》讲,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一是诸根调顺,二是永离喧掉,三是世所称赞,四是妻莫能侵。夫妇相敬如宾,无有其它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这样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自然让信众们主动积极地去履行。反观我们当下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培育和践行,大多涉及的道德领域,上升不到法治层面,因此没有有力的激励措施来保障。道德的谴责力、约束力逐渐地变得软弱无力。人们不再担心道德方面的评价会给自己带来重大的威胁。过去被人们视为严重不道德的行为,今天的人可以“习以为常”,漠然置之,甚至一笑了之,原因就在于道德评价缺乏新的社会维系力量。这是当前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急迫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需要大胆解放思想,探索建立一种德法统治的有效机制。第一,健全良性扬善机制。建立和健全良性扬善机制,是我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公正观念的一种体现。我们的社会需要使奉献者得其所得,即使做出奉献的人自己并不期望得到相应的酬报,但作为承受奉献并倡导道德精神的社会,有义务对奉献者予以回报,使履行道德义务的人,做出奉献的人,在这种社会回报中客观上获得他所应有的道德权利。第二,尝试用法律设置一些推行道德所需要的外在设施,譬如在立法方面,可以制定道德谴责法或道德评估法等等,依托法治护航德志。
该文系作者主持的河南省党校系统科研课题《佛教道德思想与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立项号,2013—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