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前半期的吴稚晖(1912—1927)

2014-06-30陈清茹

山东青年 2014年4期
关键词:吴稚晖影响

陈清茹

摘要:

吴稚晖在1927年前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极盛。他之所以在当时获得如此盛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形象,二是作为鼓吹科学、反对国故的代表形象,三是作为鼓吹海外留学的留学开辟者形象,四是作为普及平民教育、提高民智的教育家形象,五是作为反对北洋军阀,为国民革命呐喊的政治家形象,六是作为不做官、淡泊名利的文人形象。

关键词:吴稚晖;民国前半期;影响

吴稚晖(1865~1953)是近代中国政治界、思想界、文化界极其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一生经历丰富。他曾饱读诗书,考中举人,后为甲午战败所刺激,又崇尚维新,弃旧学如敝履,与人约定不读线装书。他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后,即积极鼓吹反清革命,以致被迫流亡欧洲;于欧洲时逐渐服膺无政府主义,创建《新世纪》。民国肇建,他辞官不就,并终其一生。为反对北洋政府,吴稚晖不仅拒受袁世凯的拉拢与赐予的勋位,并先后遭到曹锟和段祺瑞政府的通缉。他是新文化运动中强烈反传统派的代表,“科学”的吹鼓手。他关心教育,致力于国音统一以便利平民,发起和组织勤工俭学以学习西方。他因坚信中国不可行阶级斗争,而与共产主义思潮相对抗,终成反共分子。

在1927年前,他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极盛,声望隆著,时称“学术界领袖”、“地球上人类的导师”、“白头少年的革命家”,甚至连他狷介耿直的个性、论战中对对手极尽讽刺挖苦的文笔也深受好评。在1925年《京报副刊》发起的评选“青年爱读书十部”和“海内外名流学者推荐青年必读的十部书”的活动中,他的《上下古今谈》以及他的杂文,特别是他论战的文章都被多人推荐,并深受喜爱。在《京报副刊》1926年评选 “新中国柱石十人”的活动中,他又榜上有名,列为第四,仅次于蔡元培、汪精卫、蒋介石。

吴稚晖之所以在当时获得如此盛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形象。民国建立前,他即在海外主持《新世纪》,抨击清政府的窳败无能,为民族革命张力。他将无政府主义的宣传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结合,论证三民主义是实现无政府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肯定教育、科学是实现无政府主义的手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他的无政府主义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更是得到深入而广泛的传播,激进形象一时无匹。

二,作为鼓吹科学、反对国故的代表形象。吴稚晖反对整理国故,提倡西化。张申府曾言:“我相信在中国今日最替科学吹的,要数他第一。”在科玄论战中,他所作的《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企图用科学主义和自然主义为信仰危机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逆境中重建信念与勇气。胡适即看到了他的苦心,称其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思想家之一。在科学崇拜的年代,这种形象代表的就是进步。

三,作为鼓吹海外留学的留学开辟者形象。1、参与发起、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在这场留法大潮中走出了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邓小平等一大批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他们后来都与他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并成为对手。2、先后和他人在上海发起留东俭学会、留英俭学会,倡导自费留学,以补公费之不足。1917年他主笔《中华新报》时连载《腓庵客杂谈》,以自己的旅欧经验为根据,高唱“移家留学”。3、创办海外中国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这是吴稚晖继发起留法俭学运动后的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惊人设想。将中国大学暂设于海外,为中国学生提供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西学之利能惠及中国。本身具有西学背景,又是留学大潮的组织者,在西学权威的年代,影响之巨可想而知,也有助于他知识权威地位的树立。

四、作为普及平民教育、提高民智的教育家形象。他通过各种手段致力于国语运动。在吴稚晖看来,普及初等教育是救国的根本法子,注音字母是普及教育的利器。他是中国国语统一运动的开先河者,也是提倡拼音文字最早的人。1913年,吴稚晖参与发起、组织了读音统一会,制定读音统一会章程,决心做到使中国文字不但要“书同文”,而且要“语同音”,最终通过了一套和现在的汉语拼音相似的注音字母。他还花费五年的时间,编撰了一部国语字典。1918年教育部再行设立“国语统一筹备会”,由吴稚晖主其事。19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后,他又应各学校、各社团邀请指导,日不暇给。1924年商务印书馆创办上海国语师范学院,培植国语师资,吴稚晖任校长,兼授《国语概论》,发行《语声》报。每星期四举行公开演讲一次,暑期举行夏季国语运动,扩充民众夜班,使推行国语运动一时为盛。他还审定过如《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等各种国语推广的重要书籍,注意教材的平民教育性,力图通俗化、简易化。

五、作为反对北洋军阀,为国民革命呐喊的政治家形象。在“二次革命”爆发之前,吴稚晖拒绝袁世凯的拉拢,拒受袁氏授予的勋位。“二次革命”爆发后,他发表演说,撰写文章,创办报刊,揭露袁世凯恣行暗杀、蹂躏人权、祸国殃民的罪行,鼓动群起讨袁。他因著文反对曹锟“贿选”,发表讥诮的论文,于1923年遭到通缉。他因反对段祺瑞、章士钊等人的的读经活动,在《国语周刊》上把章士钊一番嬉笑怒骂,并拟一讣文宣布其死亡,后又在女师大的风潮中,因同情女师大的学生,又拟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缉。1926年初,在北伐战争即将爆发之际,针对高一涵等人对冯玉祥和国民党的批判,他积极反驳,努力为国民党的方针、政策辩

护,其“党人革命”观点为南方“反军阀”的宣传赢得了民心。

六、作为不做官、淡泊名利的文人形象。信奉无政府主义的吴稚晖,抱定了决不做官的主意,坚拒一切职务。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准备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力辞不就。但是不做官并不是不做事,对于社会、文化活动,他是积极参加,不辞劳苦。民国元年,他希望通过进德会的提倡,砥砺私行,培养个人高尚道德,挽救颓风,表现道德救国的愿望。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后,请他担任读音统一会会长,他十分高兴地接受,以后致力于国语运动长达几十年。

以上六点是吴稚晖享有盛誉的主要原因,也反映了他前期致力于民主革命的成就和在历史中的积极作用。然而,如同那个年代其他的激进思想者一样,吴稚晖对中国传统的全盘否定,走向了极端。他主张“不读中国书”,把线装书扔进茅厕三十年,对孔子等先秦诸贤极尽奚落、挖苦之能事,以“周秦间几个死鬼”称之,断言“国学大盛,政治无不腐败”等等,缺乏对庞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全盘肯定与否定都不可取,要促进其做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创造性转化。一棍子打死的方式,是消极的也是有害的。

作为勤工俭学的倡导者,最后却不得不面对勤工俭学学生的愤怒声讨和文字围剿,并以“新鲜活死人”的名义发出“自讣”,吴稚晖发起的勤工俭学活动很难称得上是成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他惯于鼓吹而不善做实际工作,准备不足,组织不力,也是勤工俭学受挫的重要原因。当学生的生存出现严重困难后,他也没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或许从中也可透视出无政府主义者不善实务、懒散放任的习性。

这一时期是吴稚晖由无政府主义者向拥护蒋介石独裁政府转变的时期。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在晚清民族革命中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他以无政府主义的具体主张去附会三民主义,过于注重现实斗争的需要,实际上早已将无政府主义束之高阁了。北伐战争开始后,他之宣传无政府主义,主要是为了对抗共产主义者,反对阶级斗争,并最终走上了反共的道路,以落后、反动的形象存世。

综观他的一生,“四一二”政变之前的四十年是他革命事业最为辉煌的时期,无论政治恩怨如何,此一时期内,他对中国革命居功厥伟,其贡献是可以肯定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吴稚晖影响
吴稚晖的『三不』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爱“恶搞”
国民党元老爱“恶搞”
国民党元老爱“恶搞”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吃肉喝汤,风雨无阻
官二代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