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河南省土地流转严重“非粮化”

2014-06-30刘庆楷

关键词:非粮化土地流转趋势

刘庆楷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严重“非粮化”的现象,本文对河南省土地流转“非粮化”进行研究,发现土地流转“非粮化”已成为主导方向,并分析其原因,为研究防治之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土地流转 非粮化 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土地流转日益成为各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伴随而来的土地流转严重“非粮化”问题,成为各部门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土地流转严重“非粮化”问题必须警惕。

1 “非粮化”已成为土地流转使用的主导方向

2011年河南省土地流转面积1982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0.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8%,比2010年增长了50.9%,其中用于种植粮食作物面积为1243.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2.7%,河南18地市中,种植粮食面积占流转面积70%以上的有4个,比例在35%以下的6个,有的省辖市甚至不足20%,“非粮化”现象日趋严重。随着土地流转主体的日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参与到农户的土地流转中,并成为了促成土地流转的主力军。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农地流转集中到農户手中的,仍进行粮食作物种植的占多数;农地流转集中到企业手中的,几乎没有进行粮食作物种植的;农地流转到协会、养殖和种植大户手中的大多是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和养殖动物等。工商资本下乡,为农业带来可观的资金投入。但在种植粮食比较收益相对低的情况下,种植其他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林木花卉乃至搞养殖业便成为追求,这是农业生产市场化的理性选择,而且这样的选择往往被地方政府当作特色农业而得到支持。“非粮化”已成为农村土地流转使用的主导方向。

2 加速土地流转严重“非粮化”的原因

2.1 家庭原因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工作于非农业部门。从2007年至2012年从事农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例由60%下降至53%。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人数减少,不仅影响家庭种粮,还将影响种粮大户雇佣工人的数量和价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途径更加多样化,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户人均农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减少。对2011年农户家庭收入状况分析发现,农户务农日均收入为54.83元,而从事非农日均收入达到112.41元,相差一倍。河南省2007年人均农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为58%,而2012年这一比例下降至47%。农业经营在农户家庭贡献度降低,种粮不再是其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基于理性经济理论,农户更倾向于高收入,因此更加愿意通过“非农”生产,获取更多收入。

2.2 区位原因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趋势不仅取决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同时也影响城镇化水平,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从2007年34.3%上升到2012年的42.4%。城镇化水平提高,社会财富累计速度加快。城市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土地的非农化和非粮化,实践证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土地的非粮化程度越高,农户种植粮食的意愿越低。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也是一个人口输出大省,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占很大比例,2012年,农村转移人口达到2570万人。劳动力外出转移人口快速增加,一方面使家庭粮作经营劳动力明显不足,影响其家庭种粮意愿;另一方面威胁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等的劳动力资源。最终通过影响粮食种植的劳动力供给,使粮食种植意愿受到影响。河南省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的人口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50.6%下降至2012年的41.8%。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取得相当可观的劳动收入,这也影响到其他农业从业人员的种粮积极性,使摆脱农业,进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一种潮流。

2.3 市场原因 农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加速上涨,直接导致粮食种植成本的提高,种粮比较收益比较低。2007-2012年与1997-2002年相比,粮食平均每亩的纯收益剔除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后,下降了33%左右。农产品价格对农户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农户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河南省农产品价格总体偏低,并且内部价格比价不合理,市场价格的波动大。经营流转土地门槛太高,承租方种粮不划算,土地资源要素的流动呈现出向具有高效行业转移集中的趋势,土地流转过分市场化,必然会带来“非粮化”倾向。从农村与城镇的收入差距来看,农产品价格总体偏低,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户收入低。由于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出现后,内有不断扩张发展的压力,外有资本逐利的冲动,在种粮效益偏低的情况下,“非粮化”种植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2.4 政策原因 只要“手中有田”就可以得到补助,扭曲了粮食补助的真正目的。使得一部分不种粮的专业大户钻空子,也获得国家的土地补贴。国家目前对种粮食的补贴力度太小,难以弥补流转土地的成本。地方经济发展的冲动,地方政府对发展粮食生产和高效农业的不同政策取向。土地流转风险防控机制有待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发现机制尚未形成、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缺乏法律政策依据。

3 结束语

对河南省土地流转严重“非粮化”现象要警惕;要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督核查,制止基本农田“非粮化”;完善种粮补贴,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调动土地经营者的种粮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参考文献:

[1]孔德艳,张伟.浅谈农村土地流转非粮化成因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3(17).

[2]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张曙光.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J].管理世界,2010(07).

[3]杨丽君.关于河南省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01).

猜你喜欢

非粮化土地流转趋势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产粮大县耕地“非粮化”现象及其防控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