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问题初探

2014-06-30林喜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大班幼小衔接小学教师

林喜梅

【摘 要】所谓“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的衔接。“幼小衔接”是每一个幼儿顺利完成幼儿园学习任务而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关键,做好这一衔接工作,能够帮助幼儿顺利完成过渡期教育,这是幼儿大班后期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摆在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工作。近几年来,我园注重了幼儿大班幼儿向小学的过渡期教育,即注重大班幼儿跟小学一年级的衔接,幼儿升入小学后,素质普遍较好,深受小学一年级教师的喜爱,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抓住“幼小衔接”这一关键。下面就笔者的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于小学衔接问题

一、加强幼儿入学前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幼儿时期是一个品行、个性与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应注重对幼儿的人生观启蒙教育,逐步开发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幼儿大班的幼儿即将离园入学,从园入学是人生重要的一步。为此加强对大班幼儿后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对这一时期的幼儿进行教育呢?

1.从入学的思想准备入手,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在幼儿大班的后期,老师可以有意识的给小朋友讲讲小学的情况,告诉他们很快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进入小学可以学到更多新的知识,可以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可以带着劳动工具到校外参加义务劳动……以此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欲望。还可以引导他们课后回家与小学生接触,让他们看看小学生是怎样学习的,为适应小学生活奠定思想基础。

2.加强行为、学习习惯的训练

重视大班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养成自觉的行为定式。例如要求他们更加自觉的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个人卫生、室内外卫生等);学习上要求更加集中注意力、倾听老师的讲解,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尽可能不受外界干扰,专心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不那么容易,老师应善于引导。

二、为了幼儿的终身发展,应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为了贯彻《纲要》精神,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做好幼儿向小学的“衔接”,要求我们在中、小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要求。

(1)教学对象上,从注重浏览观察到加强辨识记忆。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幼儿小班、中班主要跟着老師朗读儿歌、古诗,而大班则要求幼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表情的朗读和背诵。再如老师讲述一个故事,要求幼儿注意听讲,看谁注意力集中,这时会看到教室内幼儿静听老师讲课的场面,当老师让小朋友上台讲述时,又会出现争先恐后的热闹情景,有些小朋友上台发言,能做到有表情的把整个故事讲出来,得到同伴们的好评。

(2)结合园内实际,布置大班幼儿适合的练习。比如写字、数数、学拼音,在期末进行简单展示,发给“发展情况报告单”,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必要的,因为这个时期加强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实际上就是为升入小学打下较好的基础。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如握笔姿势,如果大班幼儿握笔姿势不对、升入小学后就要花较多的时间来矫正。

(3)现在使用的教材,更要求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老师的教学方法应随之改变,要重在引导幼儿进行想象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三、增强幼儿独立意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独立性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能力上的发展,也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等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为幼儿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近年来,我园开展的“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看看谁最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孩子”“评选小红花”和“好儿童”等活动,就是要达到以下目的:

(1)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如洗脸、刷牙、穿衣、系鞋带等)。

(2)培养幼儿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打扫教室等)。

(3)培养幼儿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

我们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感到自己真有点“本事”,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上小学了……

四、加强和小学教师的沟通,共同研讨“衔接”问题

以往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衔接上存在着非平稳的过渡问题,往往出现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互不了解对方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部分幼儿教师在教学上不自觉地“小学化”;小学教师又没有注意到幼儿园打下的启蒙知识基础,教育时往往从头开始,或者高估幼儿的知识起点,由此导致两个阶段知识结构的机械重复,这样不但浪费了幼儿的时间和精力,还会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幼儿园、小学这两个阶段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差异认识不足,为了抓好大班幼儿向小学一年级的过渡,笔者认为:

(1)要加强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沟通,对两个阶段差异与共性取得共识。

(2)幼儿教师可以经常到小学一年级听课,研究低年级教育规律。

(3)小学一年级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大班听课,看看幼儿大班老师及小朋友是怎样协调配合的,以此摸索小学与幼儿教育衔接的方法。

总之,在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期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去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过程,把握教育契机,促进幼儿活泼健康地发展,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的平稳衔接。

猜你喜欢

大班幼小衔接小学教师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