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在“慢阻肺”防治中的应用
2014-06-30邵友华
邵友华
关键词:慢阻肺;中医防治;益肺健脾补肾活血法;慢阻通气汤
【中图分类号】
Q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300-01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病,是由于慢支发展致肺心病的中间环节。从慢支——慢阻肺——肺心病的病理三步曲来看,存在着潜在的病理因素,那就是:肺脾肾气亏损,久病血瘀。因此,从临床角度,如何使慢支\慢阻肺患者病情不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中西医值得研究的课题。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多采用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治疗,虽然可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抗毒素,使病情的依赖性增加,可造成患者免疫力低下,形成病情反复加重,西医临床处于无法根治的格局。笔者拟从“治未病”思想出发,采用“未病先防”:在慢阻肺临床缓解期实施益肺健脾佐活血化痰法为主,进行干预治疗,以增强患者体质(免疫功能),改善肺通气功能及心肺血循环,防治咳喘复发,有着重要意义。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1 未病先防
1.1 益肺健脾补肾为主,扶正防邪,预防慢支,肺气肿的发生和发展。
1.1.1 肺脾肾气亏虚是慢阻肺的基本病机。 慢支,慢阻肺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范畴,祝氏[1]认为:“本病基本病理特征是本虚标实,正气虚衰(肺脾肾气亏虚”是发病的基础病因,痰瘀互结为标实,外感寒热风邪为急性反复的诱因,其病位在肺,但与脾肾关系密切,肺虚日久,子盗母气,致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而痰浊内生,痰浊深伏与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病势深入,由肺及脾,由脾及肾,肺脾肾气亏损,通调水道,“运化水湿”,“蒸腾气化”等功能失职,水饮内停不化,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肆虐,从而产生咳,痰,喘反复发作,难愈诸候。故肺脾肾气亏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所在。
1.1.2 健脾益肺,增强患者免疫力功能为防治关健。 依据慢阻肺患者肺脾肾气亏虚的基础病机,有不少学者采用益肺健脾法进行防治,如王胜[2]等研究发现益肺健脾中药(党参,黄芪具有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发作率,改善呼吸功能,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又如张腊林[3]医师用加减阳和汤治疗慢阻肺,选用生地,鹿角胶,肉桂之类配伍;而祝氏[1]拟补肾益金汤,选加人参,蛤蚧,紫河车等配伍,均从补肾纳气角度,来培扶人体正气,均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1.2 早期应用活血化瘀法,干预和阻断慢阻肺向肺心病转变。
1.2.1 气虚血瘀夹痰为患,是慢阻肺的病理基础。 老年慢阻肺患者,常久咳,久喘,经年反复,肺气虚损在先,宗气不能作用于心脉,气虚血运无力而产生血瘀,加之年老肾气渐衰,肾不纳气,肺肾吐纳无权,临床表现为气短乏力,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张口抬肩,唇指发绀,舌下脉络瘀阻等。气虚血瘀,水津输布失常,又可产生痰浊,阻碍气血运行,形成病阻恶性循环,使病情迁延难愈,甚至進行性加重。
1.2.2 益气活血法应贯穿慢阻肺防治的始终: 现代医学认为,慢阻肺患者存在着肺循环瘀血,血粘稠度增高的病理改变。这与中医上述气虚血瘀的病机是相吻合的。因此在临床防治中,有不少医家采用益气活血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曹红丸[5]应用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静滴,配合中医辩证论治;丁琪等[5]拟益气活血法加减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总之,益气活血法可改善肺血循环,与现代医学运用扩血管药改善肺血循环,减轻右心负荷,在防治中均取到重要作用。
1.2.3 自拟“慢阻通气汤”临床实践,对慢阻肺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综合各大医家学说,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笔者自拟“慢阻通气汤”加减治疗慢阻肺缓期解期患者20余例,均取得了减轻发作,既发病轻的满意疗效。现述如后,供同道参考。
慢阻通气汤基础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郁金10克,冬花10克,党参15克,地龙10克,灵芝15克,丹参15克,甘草5克,吐丝子10克,蛤蚧1对,紫河车10克。
功能:益气健脾补肾,活血化痰平喘。
主治:慢阻肺临床缓解期,属肺脾肾气亏虚,痰瘀阻肺者。证见:咳痰喘反复发作,伴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胸脘痞闷,纳呆,咳痰稀白,或粘腻,或粘稠,动则气喘加剧,唇指发绀,舌质淡紫,苔薄白或黄,,脉细涩等。
用法:以此为基础方,依据病情,辩证加减,每日一剂,水煎服用一段时间后,再按原方比例增加剂量,研末,水蜜丸,以缓缓图治。
方解:慢阻肺以肺脾肾气亏虚,兼痰浊血瘀为主要病机,气虚归于肺脾肾三脏,故方用黄芪白术茯苓党参甘草(即四君汤加黄芪)健脾益肺,脾健行则无生痰之源;气足可御外邪之侵,可减少复发率,;气旺血行,心肺通调,可阻断病情向肺心病发展。方中灵芝[6]可镇咳平喘,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有加强免疫功能作用,取扶正祛邪之功;陈皮,法下,冬花理气化痰,止咳平喘以治标;当归,川芎,郁金,丹参活血化瘀;地龙通络平喘,合之可改善肺络血循环,以恢复肺通气(肃降宣发)功能。动则喘甚,肾不纳气者,用菟丝子,蛤蚧胎盘等纳气平喘。全方合力,使气旺血行,痰消,从而使咳,痰喘诸证逐渐向愈。经多年临床实践验证,确能取到减少复发,从根本上消除咳喘症状,恢复劳动,生活能力的作用。
2已病防变
2.1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应注重辩证论治,以汤剂灵活加减防治为主:临床常依据患者咳痰之颜色,分辨寒热不同属性;依有无恶寒发热,以区分是外感还是内伤;以恶寒发热的轻重,以区分表证的寒热属性等;或辩其饮食所伤,还是情志诱发之因。
2.1.1.兼表证:风寒者:恶寒重,发热重,咳痰稀白,加用麻黄,荆芥,苏叶之类;风热者,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痛,咳痰黄稠,加二花,连翘,桑叶之类。
2.1.2 辩痰之寒热:痰热者,痰黄稠粘难咯,必兼口干渴,加川贝,黄芩,瓜蒌;寒痰者(或痰湿者),咳痰稀白,或白粘,口不渴,或渴不思饮,加用麻可二三汤,或加细辛,干姜化饮之类。
2.1.3 辩喘促:寒喘用灸麻黄,苏子;热喘用地龙,前胡;喘脱者配合低流量吸氧等措施。
2.1.4 辩心悸,水忡(心衰)之有无: 慢阻肺发展致肺习病阶段,可出现心悸水肿,在西医强心利尿的同时,中药应加入茯苓,桂枝,防已,葶苈子,车前,水蛭之属。
2.2 慢阻肺临床缓解期,依体质偏胜,灵活加减,以膏丸剂缓缓图功。
2.2.1 肺气虚:自汗恶风,易感冒,加补肺汤或玉屏风散。
2.2.2 肺肾两虚:咳喘动甚,腰膝酸软,合肾气丸或麦味地黄汤。
或在主方中加入紫河车,菟丝子,蛤蚧。气阴双亏加洋参;肾不纳气,加生地,山药,枣皮,核桃等。
3 瘥后防复
慢阻肺患者临床康复期,除坚持长期应用益肺健脾补肾调治外,还应从饮食,起居,劳作等方面进行病后调摄,医者应加强医嘱,作好宣教工作,嘱患者戒烟限酒,加强饮食营养,指导病人户外活动,如慢跑,打太极,做八段锦等保健操,堅持长期锻炼,以增强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力,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慢阻肺属中医“喘症”,“肺胀”,属内科呼吸系统难以根治之疾。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分析把握患者“未病”、“已病”、“瘥后”不同阶段以及传变机理,在辩证论治和整体观指导下,综合运用中医药”益肺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法“等手段和措施,参与干预防治,每可获得良好效果,有肯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同道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 祝建林等,补肾益金汤治疗慢阻肺稳定期临床研究,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0):8-9
[2] 王胜等,益肺健脾中药治疗慢阻肺作用研究,中国中医结合杂志,2002.6:462
[3] 张腊林,加减阳和汤治疗慢阻肺44例,湖北中医杂志,1997.5—8
[4] 曹九红,益气活血法治疗慢阻肺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01.1.27
[5] 丁琪,益气活血法治疗慢阻肺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1996.3.89
[6] 林志彪,中医药传统理论指导灵芝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2).88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