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教学,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4-06-30程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和谐高效课堂

程媛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理应充满生机和活力,呈现新的景象,“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是高效课堂的整体理念。审视我们的课堂,不少教师仍然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穿新鞋走老路,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充斥课堂,直接导致了课堂低效或无效,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践行新课标,使课堂教学迈向高效,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我们多实践、多反思,相信理想中的高效课堂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关键词】和谐;课堂氛围;高效课堂;预学导航

追求课堂高效是我们每个老师的梦想,可是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梦想一直难以实现,许多致力于教育研究的同行们都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终于使得高效课堂的打造不再是梦,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一、多种渠道,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课堂氛围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和活动效率。我们知道,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制造者,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

(一)言传身教,赏识学生

用自身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尊重爱护每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是课堂的主人,在课上不胆怯,敢想敢做敢说。每个学生都有要好心,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赏识,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都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使得他们毫无顾忌,信心满满地参与学习。

(二)引导探究,激发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决定了其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就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之中,数学问题置于情境之中,数学学习寓于活动之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枯燥的数学知识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引领学生探究数学蕴含的奥秘,领略数学无穷的魅力,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数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变浓了,参与热情自然就高涨了。

(三)交流展示,突出主体

将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使数学课堂由传统的“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课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成果,交流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经验。若是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应该使它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来负担”。那么还有谁不喜爱数学这门学科,不喜欢数学课堂呢?

二、运用模式,开展高效实践

在大力推进高效课堂之际,我校推出了“预学导航”模式,此模式的推广旨在冲破传统教学藩篱,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我特别重视“课前预习、独立尝试”。纵观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理论实践的探究中,不乏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大多有着共同的成功因素值得我们借鉴:极其重视学生学习新知识前的准备工作,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他们有的是课堂上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启发、诱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的通过教师准备具体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尝试任务,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有的是在课堂上新课伊始完成导学任务;有的干脆把导学放到课前去完成,将预习环节纳入教学流程。总之,改变传统的学生只带着耳朵来听课,而是需要带着问题、带着思想、带着对新学知识的或深或浅的理解来听课。

三、注重实效,灵活选择教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多媒体课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丰富的视听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形、图象、三维动画使得教学内容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教学观摩,课件使用泛滥,使得传统教学媒体中课本、板书、实物、模型、挂图等冷落一边,该让学生自学的不让学生自学,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不让学生操作,该板书的重点内容无板书等等。我们知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教学媒体的使用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选择,不同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运用传统教学媒体的优势进行直观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向学生呈现新知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

案例1:用一张长12.56分米,宽6.28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圆柱形容器的侧面,再配上一个底面,做成一个圆柱形容器,怎样围容积最大?最大容积是多少?

题目出示以后,学生很快说出了有两种围法,有的说用12.56分米做底面周长容积最大,有的说用6.28分米做底面周长容积最大,正当两方学生争执不下时,我试着问学生:我们可不可以做个实验看看呢?学生也都赞同,暂且停止了争论。这时,我将准备好的长方形卡纸(长12.56厘米,宽6.28厘米)和一袋黑豆呈现在大家面前,他们异常兴奋,两方各选出一个代表参与实验。学生先用长方形卡纸的长边做底面周长,借用桌面做底面,围成了一个无盖的圆柱形容器,再将黑豆慢慢倒入这个容器中,直到容器口,让全班同学观察一会;接着把这些豆先放在另一个空袋中,用长方形卡纸的短边做底面周长,借用桌面围成了一个无盖的圆柱形容器,再把原来放在袋中的黑豆又慢慢地倒入这个容器,这时全班学生都屏住呼吸,期待实验结果,豆还没有到容器口呢,参加实验的学生的脸上的表情开始有了戏剧性的变化,一个由刚才的把握不大,变成了自信十足,胜券在握;另一个则垂头丧气,他自言自语道:“估计黑豆放不下了,我们要输了”。果然,黑豆放到容器口时,袋中还剩不少黑豆呢!这时全班同学没有了争论,大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嘛。接着由学生列式计算完成了解答。

至此,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该结束了呢?其实不然,在学生完成解答后,我带着学生对这题的解答做了反思。仔细观察比较两种围法的两道列式中各个数,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3.14×(12.56÷3.14÷2)2×6.28=3.14×22×6.28

3.14×(6.28÷3.14÷2)2×12.56=3.14×12×12.56

原来用长边做底面周长,配的底面大,而用短边做底面周长配的底面小,而圆柱的容积是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的,所以用长边做底面周长做成的容器容积最大。

此外,在学习圆柱体积公式时,我还引导学生变换圆柱切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观察角度来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得到了用侧面积的一半乘底面半径求圆柱体积的公式,用它来解释前面的结论就更清楚了。

12.56×6.28÷2×(12.56÷3.14÷2)=12.56×6.28÷2×2

12.56×6.28÷2×(6.28÷3.14÷2)=12.56×6.28÷2×1

同一块长方形铁皮,两种围法,侧面积是不变的,半径的大小就决定了容积的大小。当我引导学生做出这样的理论解释时,这时学生们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神奇,个个惊叹不已!

这样的一个既有实际的操作,又有理论的推算,由表及里,揭示数学的本质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又引发了师生智慧的碰撞与交融,让师生的生命在课堂里涌动。

总之,高效课堂实践我也是刚刚起步。只要我们能摈弃传统教学中的糟粕,取其精华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我们心目中理想的高效课堂,就会使数学课堂距“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黄安楣.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01期

[2]褚剑敏.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之我见[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应卫同.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4期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和谐高效课堂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