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014-06-30王林林
作者简介:王林林(1981年-),女,主治中医师,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儿童康复科 小儿脑瘫 发育迟缓。摘要: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推拿在治疗小儿脑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110例小儿脑瘫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治疗,以10天为一个疗程,对比分析6疗程后两组患儿的身体机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5.5%;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61.8%。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 推拿; 小儿脑瘫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81-01小儿脑瘫 (CP) 是指婴儿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或在出生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肢体瘫痪和不随意运动[1]。小儿脑瘫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常常导致终身的残疾。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自2009年2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脑瘫患儿110例,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该病临床疗效确切,现总结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110例患儿均是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自2009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病人。观察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在3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3.6±1.4)岁,其中痉挛型33例,不随意运动型9例,共济失调型6例,肌张力低下型4例,混合型3例;瘫痪部位:单瘫7例,双瘫9例,三肢瘫11例,偏瘫5例,四肢瘫23例。对照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在4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3.5±1.2)岁,其中痉挛型32例,不随意运动型10例,共济失调型8例,肌张力低下型3例,混合型2例;瘫痪部位:单瘫4例,双瘫10例,三肢瘫12例,偏瘫6例,四肢瘫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瘫痪部位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存在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参考2004 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还提出脑瘫的分型[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儿科学》中制定的关于“五软”、“五迟”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的相关标准者;经颅脑MR检查支持者;父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符合中医相关诊断者;年龄在3月-7岁之间者。
1.4 排除标准:严重智力障碍者;癫痫经常发作者;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者;严重皮肤病患儿;凝血功能异常者;中途治疗终止者;严重器质性颅脑疾病患儿,如脑水肿;传染性疾病患者;遗传性基因异常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针灸刺益气活血、补益肝肾、逐瘀通络为治疗大法。头针选择百会、风池、四神聪及头维四穴为主穴,以15-25o角刺入帽状腱膜的下层,留针90分钟,并间歇性的给予适量的刺激,每天一次,10天位一个疗程;注意力不集中者加刺额顶,发育迟缓者刺额旁,运动感觉皆障碍者加刺顶颞带。体针则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选择针刺曲池、手三里、内关、环跳、肾俞、足三里、解溪、太冲、委中、承山、阳陵泉、大肠俞、昆仑等穴位,常规应用平补平泄法,每次留针40min,10天一疗程。痉挛型者加中渚、外关、后溪、秩边、腰阳关、承扶、照海、申脉等穴;软瘫者加脾关、梁丘、肾俞、肝俞、扶突、完骨、天窗及气舍等穴;流涎者取迎香、地仓二穴,语言障碍者加廉泉穴,颈软者加刺大椎,腰软者加刺肾俞、阳关。推拿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推、拿、揉、点、扣、捏等手法治疗,点按的穴位常常选择百会、风池、攒竹、曲池、合谷、肝俞、肾俞、脾俞、命门、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昆侖等;一般每天一次,每次30min,亦为10天一个疗程。针灸及推拿均连续6各疗程。运动疗法是以Bobath疗法为主的康复性训练,主要包括坐位、卧位、四肢功能性训练、平衡性训练等,每天两次,每次持续1h,亦10天为一个疗程。
2.2 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发育顺序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身体异常姿势消失,肌张力恢复,语言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反应能力强;显效:发育顺序趋于正常,身体异常姿势显著减少,肌张力改善较大,肢体功能欠佳,智力与语言功能有显著提高;有效:发育顺序有一定改变,肌张力与其他身体功能稍有改善,语言能力欠佳;无效:发育顺序、肌张力以及身体功能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语言功能未改变。
2.3 数据处理: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施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结束后,治疗效果出现明显差异,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观察组201898 85.5▲对照组811152161.8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小儿脑瘫属于中医“五软、“五迟”的范畴,资料显示,国际上统计脑瘫的发病率为1-5‰,我国脑瘫患病率为1.8-4.0‰,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4]。小儿脑瘫病因复杂,但可总结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以致机体精血亏虚,上不能濡养髓窍,下不能濡养四肢所致,故而其病机为肾精亏耗、髓海空虚,治疗上应当以填精益髓,补益气血为主。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交汇之处,内藏脑髓以统领全身。针刺头部穴位的治疗方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本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实现填精益髓、醒脑开窍的治疗目的。头针治疗选择百会、风池、四神聪及头维为主穴,百会穴位居颠顶,乃诸阳交汇之穴,是督脉要穴,刺之可鼓舞诸阳,达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之效;风池穴为足少阳、阳维交汇之处,阳气丰盛,以针刺之可鼓动阳气上行,濡养脑窍;四神聪乃奇穴,刺之具有宁心益智,安神醒脑之功;头维穴为足阳明经腧穴,具有向头部输送阳气及精微物质的功效,以针刺之可强化其功。针刺躯体诸穴,具有补益肝肾、填精益髓、强筋健骨、疏通经络、沟通内外之功,能够明显促进躯体气血运行。现代医学认为,针灸能够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促进脑细胞的代偿;增加颅脑的血流量,改善脑代谢;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状态,促进肌力恢复;修复受损脑组织,恢复脑功能。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方法,通过对不同的手法能够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现代研究认为,推拿能够产生体表-内脏反射舒张毛细血管, 改善微循环, 调节局部免疫状态,抑制生物性物质的释放,从而改善脑部的血液灌流,减少脑神经细胞损害,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5]。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可达补精益髓、益气养血、调补肝肾、疏通经络、濡养筋骨肌肉之效,继而实现治疗目的。本研究也证实,针灸推拿结合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
总之,我们认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 黄 茂,范焕芳,安志英.针灸推拿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56 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2,23(12):101-102.
[2] 林庆. 2004 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 4) : 262.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186.
[4] 朱 静,张立勇,邵湘宁.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Meta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3,19(11):62-63.
[5] 于聪慧,李广涛.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25 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8,3(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