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小学布局研究及启示
2014-06-30李艳莉申国昌
李艳莉,申国昌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西学东渐的推进,现代教育制度开始由西方传入中国。在此影响下,国人于清末开始尝试设置小学。历史的车轮驶入民国时期后,我国开始普遍设置小学。然而,小学在民国时期是如何布局的,至今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这不利于我们直观地透视和还原历史原貌,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下小学布局调整。笔者试图就民国时期小学布局作初步探究,旨在总结和反思民国时期小学布局的经验和不足,进而为我国当前小学的合理布局提供借鉴。
一、民国时期小学的基本格局
学校如何布局,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在的区域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校学生数量以及教育政策[1]等密切相关,民国时期小学的布局也不例外。自1878年张焕纶率先在上海创办正蒙书院发我国小学教育滥觞后,小学在民国时期呈蔚然发展之势。公私立小学至1945年总数高达269937所,其中公、私小学分别为254658所、15279所。[2](P126)据目力所及和相关资料整理,民国时期的小学布局主要呈现地域、校别以及时间上的差异。
(一)小学的地域布局 根据民国时期《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两份较为全面的教育统计资料,我们绘制了1930年全国小学各个省份的地域分布柱状图,即图1。
分析图1,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小学在全国布局较为全面。若以1931年以前中华民国行政区划分为27个省、6个院辖市、3个特别行政区和2个地方,共有38个行政区为标准,1930年全国有32个省市设有小学,占行政区域总数的比例高达84.2%。第二,小学分布不均衡。小学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广西省、浙江省等沿海省份,上海、北平、青岛、南京等市小学设置也颇多。必须注意的是,小学并非在内陆部省份就布局偏少,在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内陆省份同样呈现小学布局数量多的态势,其中1929年,“以校数言山西占第一,计22397校”。[3]但是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教育素不发达的边远省份,小学布局数量仍偏少,仅达百余所。
图1 民国时期小学地域布局柱状图——以1930年为例
(二)小学的校别布局 按小学的性质,民国时期小学分为公立小学和私立小学,故小学相应地布局在这两类学校中。根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对小学在这两类学校中的布局进行了统计。
表1 民国时期公、私立小学布局表
图2 民国时期公、私立小学校别布局图
分析表1、图2,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小学主要分布在公立小学中。公立小学数在1930年、1945年分别占当时小学总数的84.3%、94.4%,而且越来越呈现增长之势,1930年发展至1945年,公立小学数增加52352所,涨幅为25.9%。第二,小学在私立小学中布局较少。私立小学数在1930年、1945年分别占当时小学总数的15.7%、0.6%,而且呈现急剧减少之势,1930年发展至1945年,私立小学数减少22406所,减幅为59.5%。
民国时期,小学按照所在地,还分为省立、市立、县立、镇立等,就所查阅资料,小学按照省立、县立进行统计,故小学同样布局在这两类学校中。根据第一次年鉴对民国十九年度的统计,截取了陕西省、四川省、福建省三省的数据绘制了表2、图3,已达管中窥豹之意。
表2 民国时期小学省、县立分布表
图3 民国时期小学省、县立分布图
分析表2、图3,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各省省立小学数量较少,县立小学数量较大。其中陕西省、四川省、福建省县立小学所占比例高达99.9%。这与当时各省所设县较多且均需要布局小学,省立小学仅在省会等设置有关。
(三)小学的历史变迁 小学的布局要受到时代背景、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等影响而呈现时间上的差异。根据表1,我们可以发现抗战前后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从小学布局的数量来看,1930年、1945年小学布局总数分别为239991所、269937所。抗战前后小学布局同抗战前相比,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9946所,增幅为12.4%。第二,从小学布局的学校类型来看,公立小学在抗战前后呈现不断增加之势,而私立小学则在抗战前后逐渐较少,由15.7%减少至0.6%。综上,民国时期小学布局虽然从省份布局上较为全面,且无论是抗战前还是抗战后,小学布局还是较为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沿海地区较多,内陆地区较少;发达和较发达地区较多,贫困边远地区较少;公立学校较多,私立学校较少。
二、民国时期小学布局及特征评析
民国时期小学布局及其具备的特征之所以形成,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国家政策的要求 民国时期小学的布局与政府颁行的一系列教育法令密切相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即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要求从前的学堂均应改称学校。此后,民国政府又陆续公布了《国民学校令》、《小学法》、《小学规程》、《国民教育实施纲领》等法令,要求各区各县等开设小学,以容纳本区适龄儿童接受教育为基本要求。
1915年教育部颁行的《国民学校令》要求“自治区设立国民学校,其校数以足容本区学龄儿童为准”。[4](P207)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小学法》则更进一步,规定“小学由市县或区坊乡镇设立之。其有特殊情形者,得由省设立之。私人或团体,亦得设立小学”。这一法规既从地域上扩充了小学,也使得私立小学合法化。[5](P257)1940年,教育部又公布的《国民教育实施纲领》,规定国民学校以每保设立一所为原则进行设立,小学布局进一步细微化。
正是这些法令的实施,直接影响了民国时期小学的布局。当然,除中央对小学布局的统一调控的影响外,由于各地政府重视程度不同也使得各地小学布局呈现一定差异,如山西省在阎锡山政府的控制下,由于对义务教育极其重视而使得该省小学布局数量较多。
(二)相应经费的影响 民国时期小学布局之所以呈现出地域上、校别上的不平衡,除各地政府在中央政策执行之余后的各自的重视程度和推行力度不同外,还深受各省份、不同学校间经费的差异等影响。
民国时期省立、县立小学经费分别由本省、本县各自支付,因此经济差异使得小学布局呈现地域差异。沿海城市、交通便利的城市或政治中心相应经济发达之地,可以筹措较多稳定的经费来兴办小学。以浙江省为例,小学经费来源有书院产款、游民债券余利、县税四成教育费、抵补金特捐教育费等十多项来源。[6](P431-432)同时,由于公立小学是国家、地方政府予以经济保障而必须办理的,私立小学则是私人出资办理,因此在经费来源和地位上均不可与公立小学同日而语。因此,私立小学在民国时期布局远不如公立小学普遍。
(三)社会需求的促使 社会需求同样是影响小学布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民国时期小学教育推行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通都大邑,尤多失学儿童,穷乡僻壤,更不待言”。[7](P60)推广小学教育是在满足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需求下进行的。抗日战争前,正是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各地区普遍设置小学保证6岁儿童接受初级小学四年的义务教育,对于“实在读不起初级小学的,允许设简易小学及短期小学”,[8]来满足大多数贫穷而没有能力接受义务教育的民众子女。抗日战争之后,由于小学教育受到战火影响,在政府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双向推动下,小学数量进一步增多。此外,抗日战争之后,随着国家对小学教育的进一步掌控,公立小学较战前进一步增多,而私立小学则由于战争、国家政策、经费等因素而数量急剧减少。
三、民国小学布局给当今布局调整的启示
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发挥至关的重要作用。小学布局合理与否,近者关乎适龄儿童能否顺利接受教育,远者则影响我国教育普及的目的。小学究竟应该如何布局,这是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需要在探究民国时期小学布局及其特征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其对当前学校布局的启示。
(一)小学布局要合理继承和创新 民国时期小学布局比较全面,小学布局重视政府的调控,强调小学布局要根据该地区的儿童数等进行安排和布局。这些传统都需要我们予以合理继承。但也需要注意民国时期推行小学教育时,深受日、美等小学教育的影响,没有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出现了只是上行下效的推行,将私塾、寺庙等迅速改为小学这种直接嫁接外国教育制度的急功近利做法。这就出现了大多公立小学急剧出现,但在质量上和民众间的需求等并没有完全吻合。这些“过山车式”急于推倒旧有小学,而一味模仿外国小学布局的问题很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第一,要合理学习和借鉴国外小学布局的模式。我国小学首先是在借鉴和学习外国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民国时期成立之初,教育部认为“普通教育,以整理中小学校为最先。日本中小学校,办理向称完善,近年增进尤速,亟应详加调查,以资考镜”。[4](P257)但是,小学布局和发展不能一味模仿外国模式,必须综合考虑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地区差异等方面的综合因素以及小学布局自身的规律。这样,我国小学才可以真正做到合理布局并真正惠及适龄学生就学和该地区教育的普及等,最终实现小学布局的内涵性发展。
第二,要把小学的布局放到整个义务教育整体框架下思考。如何把小学布局和该地区的教育普及、初等中学教育的发展等沟通起来,进行统筹规划,这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进行思考和予以合理解决。
第三,要适当依靠其他形式的小学。民国时期,小学同时布局在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式的学校中,二者在普及教育中共同发挥了作用。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私立小学逐渐销声匿迹。随着改革开放,其他形式小学才逐渐增多。当前,小学布局中不能一味完全仰赖公立小学,在特殊条件下仍需要私立小学等其他办学形式来实现教育的普及。
(二)政府应重视对小学布局的合理指导 民国时期小学的布局深受政府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在地域和校别布局中,如杭州市针对“原有市立及私立各小学及私塾,分布地点或疏或密,学童上学,甚感不便,特自下学年起,添设市立小学八所,又通令私小及私塾,以后迁移校址,须得市府批准”。[9]在政府调控下,我国小学有省立、市立、县立、乡立等层次不同小学。此外,在地区适龄学生不足的地区,就近推动联合办学和巡回教学等。我们应该深入系统地研究小学布局和发展的相关政策,发挥好政府在小学布局中的调控作用。如针对小学的地域布局,政府可以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偏斜,扶持中西部小学的发展;针对发展不均衡地区,则适当向落后区域倾斜;针对小学的校别布局,政策应适当支持公私立小学同时发挥作用,并适当鼓励私立小学的发展。
(三)小学布局调整要以学生为本位 小学布局及调整不能盲目,应考虑多方因素进行灵活规划。小学布局及调整既要考虑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又要方便学生入学。首先,小学布局不可一味贪多。小学布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好受教育和受好教育之间的良好比例,既要保证受教育的人数,又要使学生接受好教育;其次,小学布局还“应根据社区适龄学生人口,教育需求,合理布点,不给家长和学生带来过多过大的困难”,[10]来进行统筹规划。当前,我国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大多推行“撤点并校”,很多年幼的学生只能是进入寄宿制中心小学。这一做法考虑到了小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家长和学生,尤其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当前,学校布局及调整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就学学生,在此基础上辅以各地区的不同差异,实现学校布局调整最终的归宿仍是方便学生就学这一底线。
(四)小学布局调整要制定恰当的标准 小学布局及调整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民国时期小学的布局由国家和各省分别制定了统一的和具有本地特色的标准,对各学校间的距离,该学校辐射的人口范围等均进行了相应规定。当前,我国小学布局及调整中存在标准不明的问题。学校布局调整标准中则问题更为复杂,主要存在现实的国家政策标准模糊不清,学术研究的布局标准过于理性和静态,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自行开发的布局调整标准又过于重视客观效果这三方面的问题。[11]当前,我国学校布局调整中要由国家层面制定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在辅以各地区的弹性标准,如经济、人口、文化、交通等诸多因素,共同制定小学布局及其调整的合理的可供参照的标准。只有在相应标准的指导下才可以保证学校布局及调整有所指导。
(五)小学布局需要合理统筹和正确评估 小学布局既要重视数量上的均衡,还要重视布局的质量。就所掌握资料,并没有发现民国时期小学布局方面的评估资料,但发现民国时期有专门的教育视导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调查和评定,其中涉及了对小学的地域、校别等的调查。当前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我国小学呈现布局分散、规模小、质量低的矛盾。这些突出的矛盾以及还没有显现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予以合理统筹和评估。我国当今小学布局不仅要重视结合就学人数、地区差异等考虑数量,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再加以相关专家的多方位评估小组,积极推动小学布局的合理评估,推动小学的合理布局。因此,我国需要在多方考察和借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小学布局的评估指标体系,积极开展对既有学校的布局的质量评估,以促进我国小学的合理布局,真正地实现小学满足适龄儿童入学,以及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
[1]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158.
[2]田培林等.第二次教育年鉴(第二编.教育行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3]佚 名.十八年度全国初等教育统计概况[J].中华教育界,1932(11):65.
[4]宋恩荣,章 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5]民国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一辑[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周邦道等.第一次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M].上海:开明书店,1934.
[7]民国立法院编.中华民国法规汇编(第六册.第九编.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34.
[8]马宗荣.全国初等教育概况[J].公教学校,1936(13):13.
[9]佚 名.杭州教育近事——限制设学地点[N].民国日报,1928-06-26.
[10]万明钢,白 亮.“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J].教育研究,2010(04):39.
[11]邬志辉.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标准问题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