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14-06-30乔永兴
乔永兴
摘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快速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信息技术课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信息技术课程不应只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对策
农村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重视不够。部分学校的领导对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把大量时间耗在教学以外的杂事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精力相对较少。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平有限。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重视程度、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专业教师力量不足,任课教师大多没有经过正规信息技术专业的培训,还不具备教学信息技术的能力,难以胜任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
(三)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学校不能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广大学生不知信息技术为何物,只在街头巷尾的网吧产生了第一认识:“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就是上网,就是用来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娱乐的”。于是部分学生沉溺于网吧,美其名曰“学习计算机”。部分学生则不愿学习信息技术,怕影响了其它课程的学习,对其失去了学习兴趣。
(四)重工具性轻文化性。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学生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与要领,而忽视学生使用这种工具进行学习、体会应用信息工具对学习与生活改善的策略与方法,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实用”;教材像“软件使用说明书”;课堂像“短期电脑培训班”。我们的课程安排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的一门课。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给学生继续教授几个常见的办公软件,配上一段编程语言,哪怕再搭上若干网络工具,也很难维持本课程的水平。这样发展下去,信息技术课必将走向衰亡。
(五)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少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以“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完全照搬其他学科的模式,甚至一支粉笔就可以打发一节课;有些老师也能带学生去机房上课,也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仍然是以讲授为主。这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开放性很不相称。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学校领导对该课程的认识,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力度,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之中。同时要把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各学校要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现代教育的研究者和开拓者。使他们自觉地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三)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要大力宣传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使大家提高认识。一堂好课与其说是把好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要着眼于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确定我们在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和应该发挥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看成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助推剂,而不是课堂的主宰。
(四)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正确处理好教学与信息技术二者的关系。面对迅速变化的新知识,面对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学生,要想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转变观念。改变教师的观念与思维模式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只有真正意识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现实性与紧迫性,才能调动教师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落到实处。
(五)做好资源之间的协调、整合与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要求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协调进行。要在重视硬件投资的前提下,加快相适应的高质量、有特色的教学软件建设、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教学软件开发采用购买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所开发使用的软件资源来讲,首先要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其次软件的开发与设计要求要高,适用性强,便于推广与共享。再次软件要体现出人机之间的交互性,体现出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其中进行学习的特点。最后,软件必须具有完整性,使所学的内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掌握与巩固。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盐井中学,甘肃 定西 74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