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警种部队任务转型需求 培养应急救援专业技术人才

2014-06-28陈秀荣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应急救援课程建设课程教学

陈秀荣

摘 要:当前,武警警种部队建设面临全面调整转型。武警黄金、森林、水电、交通四支警种部队,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发挥着独特专业队伍的作用。以提高士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为目标,从应急救援学科教学特点、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对教学的几点思考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士官教学中应急救援课程建设的问题,有助于警种部队人才培养的提高。

关键词:应急救援;课程教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38-03

当前,武警警种部队建设面临全面调整转型。武警黄金、森林、水电、交通四支警种部队,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发挥着独特专业队伍的作用。1999年6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修改〈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颁发后,部队的士官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士官数量较原来增加了一倍多,士官成为部队组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士官岗位任职培训任务中,应做到超前培养、合理规划、增设应急救援课程,加强应急救援技能培训,打好应急救援理论与实践基础,提高士官岗位任职的能力,提高部队的应急救援意识与能力是当前首要研究的问题。

一、应急救援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学科特点:新型学科、知识体系庞大

根据2009年11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安全科学技术”是一级学科,代码620;二级学科“公共安全”,代码62080;下设三级学科中有“应急救援”,代码6208040。在我国军队院校重点建设工程中,应急救援学科属于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的新兴、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组织指挥、政治工作、后勤保障、装备建设等相关内容,与军事理论、勤务战术、政治理论与工作、军事心理、管理与后勤、信息技术等多个基础学科,以及地质勘探、森林防灭火、机电工程、道路桥隧工程、医疗卫生等专业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叉。

(二)学员特点:经历阅历单一、综合素质偏低

武警警种部队的士官分别分布在通信、机要、文化、军交、财务、军需、卫生、营房、保管、防火、地勘、交通、水电等十几个专业中。他们对各警种部队职能任务、基层任职岗位、繁重的执勤、战备和紧张的生活节奏、严格的纪律约束认识有一定的认识,但经历阅历单一,由于没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丰知识,综合素质偏低,还不能完全适应部队建设需要。新的兵役制度赋予了士官更大的责任和权利,要求士官成为各个方面的骨干,在部队建设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从部队的实际情况看,士官队伍的素质与部队建设的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改选技术专业的士官尽管有些经过一定的培训,但其技术水平与实际工作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三)教学特点: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

应急救援任务是党和国家赋予警种部队新的职责使命,瞄准警种部队任务转型需求,培养多警种联合应急救援专业技术人才,是应急救援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应急救援学科又是一个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使得应急救援的教学既要优化基础理论进行专题课程设计,力求实现专题搭配合理、内容衔接有效、理论与实践教学搭配得当,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又要精选教学内容,区分基础内容、核心内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重点突出、贴近实际、满足需求。同时,应急救援具有实践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特点,应急救援任务突发,属于非常态下的行动任务,故教学主要应采取现场模拟、桌面推演、模拟演练、综合演习等实践性方式进行。

二、应急救援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架构不完善、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以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都开设了应急相关课程。但是,国内相关课程设计偏重于宏观性培训,重管理轻实践的现象较为严重,针对应急处置的内容呈现出零散、系统性差的特点,大多以传统授课、讲座、报告等形式为主,缺乏实战检验反馈及专业化评价。军队院校虽然也开设了许多与应急救援相关的专业化课程,但对于武警警种部队的职能任务来说,不能直接搬来照用。而警种部队按照总部关于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把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作为有效履行新的职责使命的大事来抓,各级均成立了由军政主官挂帅的组织领导机构,经常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先后编写了《应急救援行动实施办法》、《应急救援作业指导战法》等规范性文件。从应急救援研究方面看,部队的建设走在了院校教育的前面,实战工作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从应急救援装备方面看,基层部队配备的应急救援装备内容远多于院校,装备的使用与维护还是靠“以老代新”的传统方式进行。

(二)应急救援意识不强、观望意识严重

武警部队随着职能任务的拓展,黄金、森林、水电、交通等警种部队成为国家应急救援力量的国家队。各指挥部都结合任务转型,着眼打造国家应急救援精锐之师,注重开展经常性的战备教育,不断增强官兵应急救援意识;制订了各类战备方案和行动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对以工代训、脱产专训、分类组训、警地联训等进行了规范指导,各总队、支队也分别抓了试点推广经验。而来院培训的士官生们在部队呆的时间较长,对警种部队的职能任务有一定了解,但对形势任务认识不清,导致应急救援的意识不强、在学以致用方面研究较少,对当前的任务转型有些模糊甚至是偏差的认识,觉得任务转型后发挥专业特长的机会少了,普遍还存在观望的态度。

(三)基础理论知识较多、实践环节较少

随着军队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工作的落实,警种学院任职教育承担着黄金、森林、水电、交通等专业士官的应急救援培训任务。而现有课程设置及内容设计,不能完全满足应急救援人才培养需求。为了提高教学的时效性,该学院从应急救援概述、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与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四个方向进行了专题式的教学。但因目前应急救援装备配备不到位、场地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和校队联合办学都在设计计划中,故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只占到6课时,占全部课程的五分之一的比例,士官们要求最多的是增大实践课的比重,多讲授装备的操作与使用,与他们的一线工作相适应。endprint

(四)信息化基础建设较弱、智能化水平不高

目前,警种部队都建立起信息综合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完成了三级网络的建设,三级网络的扩容也基本完成。按照总部明确的基本标准,各单位把人员装备的投入、整合作为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重点来抓,力求配实配强。从调研的26个重点中队情况看,除少数今年新建的重点中队还缺少一些通信和保障类装备外,其他中队都达到了齐装满员。同时,不少单位还把便携式卫星站、卫星电话、短波电台等通信手段贯穿全程,实现了现场视频实时传输。并普遍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灾害预警机制,保证了第一时间掌握灾情信息。而警种院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失了“十一五”建设的机遇,现在正加紧筹划建设,争取把握好“十二五”建设机遇,加快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方面赶上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也需加快基于信息系统下的应急救援指挥模拟系统研究与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改善现有信息水平低、智能化教学差的不足。

三、应急救援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应急救援学科、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夯实教学基础

武警黄金、森林、水电、交通四支警种部队具有特有的专业、技术和装备优势,已经成为国家应急力量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作为武警警种部队院校唯一的警种应急救援学科,其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其建设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关系着警种部队应急救援指挥和技术人才的培养,而且对于推动我国国家应急体系建设进程和提高新时期我军履行职能使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警种部队应急救援作为综合性学科,学科建设组织结构以警种学院应急救援教研室为核心,以现有的军事理论、勤务战术、政治理论与工作、军事心理、信息技术等基础教研室,以及黄金勘探、森林防灭火、水电工程、道路桥隧工程、机械机电等专业教研室为支撑。以体现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和着重研究应急救援实际问题的教学和科研为方针的应急救援课程体系应包括:应急救援基本理论、应急救援建设理论、应急救援专业理论、应急救援指挥、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等五个方面。应急救援课程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警种部队所担负的任务来设置课程。笔者认为,应急救援课程建设,应围绕岗位任职所需来重点设计。士官制度的改革,是加强部队建设、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科学创举。士官要很好地发挥在管理教育、技术工作、执勤训练三个方面的骨干作用。所以,在士官课程设置上应突出重实践少理论、重技能少研究的内容,如黄金部队重点加强物化探、化验加工、野外快速分析和航测遥感等现代化装备操作技能的训练;森林部队应重点加强以水灭火、化学灭火、航空灭火等新型装备技能的训练;水电、交通部队应重点加强抢险救援中推、挖、装、运和钻、爆、破、拆,以及水面船艇等应急救援专用装备识别、操作技能的训练。并将各项基本的能力,整合成相应的专题分立课程,穿插渗透到以任务模块为主线的一个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内容上要侧重实务性,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实操性,在师资队伍上要强化专业性,在士官对象上要有一定业务集中性。

(二)营造以提高应急救援理念与意识为主体的院校校园文化环境,提高救援意识

多年来,黄金、森林、水电、交通部队在发展壮大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光荣历史传统,如黄金部队的“三光荣”、“三特别”、“三热爱”和“阳山精神”、“西口子精神”;森林部队的“火场精神”;水电部队的“三峡精神”、“羊湖精神”;交通部队的“天山精神”、“老西藏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激励着历代警种部队的官兵们,同时,它也是构成我们警种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底蕴。随着警种部队职能任务的不断拓展,应急救援任务的范围不断加大,对此,作为武警部队唯一一所警种院校,学院的黄金、森林、水电、交通警种专业建设是学院的突出特点,积极研究探索多警种办学的特点规律,紧紧围绕警种部队职能使命和遂行多样化任务现实需要,培育具有“警种元素”的专业文化、特别是宣传危机意识、树立应急救援理念成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方向。通过宣传、报道近年来警种部队参与应急救援的急难险重任务及感人事迹,组织士官参与地方应急救援等活动,强化士官的应急救援理念,提高应急救援意识,树立“警种战场”敢打必胜的信念,培养士官“警种战场”牺牲奉献的精神、英勇顽强的作风和不辱使命的能力。

(三)构建院校与部队的交流机制,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

为适应我国应急救援的新形势和我院任职教育的特点,应广泛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新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手段,在巩固与完善以往实践性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增加参观警种部队建设、参与部队演练等教学手段,强化和扩大教学领域。一是要从部队精选知识结构合理、有组训教学能力的专、兼职教官。将一线的实践经验与案例充分让士官接触与领会。二是要构建院校与部队的共享资源、训练基地的机制,让士官通过在实地训练过程中锻炼自己,增强自己的认识与能力。三是要建立各警种部队应急救援队伍间的综合演练制度,不断强化各部门间协调演练,形成“总部主导、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力、运行高效”的应急救援联运机制。使士官能够经常参与到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的实战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应急救援能力。结合自然灾害多发区以及事故灾难高发季节等,制定相应的应急培训规划,组织开展各类联动应急演练活动,并实现经常化、制度化。

(四)加强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科实力

把应急救援学科的教研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程来抓,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团队。通过参加院或国防大学轮训班、参加全军学术交流等形式,不断更新现有教授、副教授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始终站在学科前沿,成为应急学科名符其实的学术带头人。有计划地安排中、青教员在职或脱产学习、出国留学或进修深造,大力培养中、青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选拔青年专业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形成老、中、青比例协调的师资队伍。

(五)增大应急救援信息化内容、实现现代化教学

针对现行应急救援训练内容滞后于职能任务的拓展,落后于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实际要求。所以,应坚持以信息化为主导,培养武警官兵基于信息系统的应急救援能力,充实完善与信息化条件下履行职能使命相适应的应急救援培训内容体系。一是充实完善信息化训练内容。树立信息主导的观念,在基础训练中增加信息化应急救援理论、信息系统基本原理、网络、通信基础知识等内容;在专业训练中增加卫星通讯设备综合指挥车、地理信息系统、新型侦察手段、导航定位系统、军用授时系统、应急指挥平台等信息化装备系统的训练,促进官兵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结构更新。注重装备与网络通信指挥系统的对接、合成、集成、融合训练,完善应急救援专业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内容。二是充实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各系统与数据库的整合与扩充,完善应急救援的功能,开发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系统,锻炼士官操作与使用信息化装备的能力,真正实现部队建设与教学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 杜 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急救援课程建设课程教学
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