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内蒙古基层大讲堂典型经验与创新发展研究
2014-06-28张国艳
张国艳
摘 要:内蒙古基层大讲堂作为新时期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新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宣讲党的先进思想理论政策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日渐突出,人民群众的思想舆论开始走向多元化。新形势下,内蒙古基层大讲堂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典型经验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给理论武装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的新形势下,只有通过构建学习型社会、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等改革措施,才能不断推进内蒙古基础大讲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层大讲堂;典型经验;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227-0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就要求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应该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与时俱进,将这些先进的创新理论及时有效地加以宣传和普及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任务。先进的思想理论一旦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并掌握,那么人民群众的各项社会实践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必将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最终造福于人民群众。因此,探索开展理论武装工作的有效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内蒙古基层大讲堂应运而生,成为新时期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新的有效途径和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特别是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之后,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和提出的新任务,理论武装工作必须及时跟进开展,此时,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与创新发展内蒙古基层大讲堂就变得十分迫切、意义重大。
一、内蒙古基层大讲堂的典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一)典型经验
在新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新要求和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部署下,通过在基层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内蒙古基层大讲堂在基层党组织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开设。从此,内蒙古基层大讲堂成为大力推进党的先进创新理论大众化与坚持服务基层人民群众为目标的一个平稳且亮丽的新舞台。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探索,内蒙古基层大讲堂发展比较迅速,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经验。
1.在基层大讲堂体系构架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统一协调、层级分明、规范有序的讲堂体系构架。基层大讲堂作为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和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种新载体,必须要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新体系,才能在基层实践中收到理想的效果与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体系建设方面离不开自治区党委与党委宣传部的统一组织协调。由于之前各个基层党组织探索构建的基层讲堂较为分散凌乱,未能形成一个协调稳定的体系,发挥的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因此,在总结了各地基层党组织创办讲堂经验的基础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充分发挥了统一组织协调功能,决定构建一个统一协调、层级分明、规范有序的讲堂体系。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基层大讲堂划为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5个层级。其次,将每个层级范围内的各种宣讲活动与学习活动都归入到对应的讲堂范畴。例如,各级党委中心组的集体学习活动、各级讲师团的宣讲活动、相关部门的集中宣讲活动以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学校、部队、乡村、城市社区的基层党员群众学习活动与基层文化活动等等都整合到相对应的基层大讲堂内进行。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一个既可以节省资源又能高效运转的基层大讲堂体系构架。
2.在基层大讲堂软实力建设方面,初步摸索出宣讲人才队伍专兼职相结合、宣讲内容多元化、宣讲形式多样化的模式。
首先,解决了宣讲人才与队伍建设稳定问题。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迅速地培养出足够多的专职宣讲人员的情况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转变统筹思路,在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和各级讲师团等专职宣讲队伍的经验优势的同时,有效地整合现有区内外资源,初步组建了一支拥有丰富讲授经验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兼职宣讲队伍,并且突出强调拥有基层大讲堂工作经验优势的各级讲师团等专职宣讲队伍的综合服务作用。例如:包头市就组建了以党校与讲师团教师为主体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宣讲队伍。由从各部门、各单位抽调的理论骨干和从全市涌现出来的创业就业成功人、种养加工致富人、民营经济开拓人、实用技术指导人、生态建设先进人、产业协会负责人、外出务工模范人、社会交往诚信人、结构调整引路人、政策法规明白人、市场中介经纪人、移风易俗领头人、小康建设带头人、中华美德传承人中选择的先进人物、典型人物,还有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和普通市民组成了1500多人的宣讲队伍[1]。这种宣讲队伍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短时间内难以建成专职宣讲队伍的难题,更重要的是专兼职相结合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人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拓宽宣讲领域。
其次,在宣讲内容方面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基层大讲堂刚开始主要是以宣讲党的理论政策为主,内容比较单一,人民群众能够获取的知识有限。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对多种知识技能的学习需求,解决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与困惑,宣讲内容开始向多元化转变。例如:鄂尔多斯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公开征集讲座选题,不断充实讲座内容,先后推出形势政策教育系列、城市人文精神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系列、政企文化与管理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名家名著系列、鄂尔多斯文化系列、婚姻家庭系列、励志教育系列、养生保健文化系列十大系列讲座,听众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按需点题[2]。从党的理论政策到法律法规,从科学技能再到养生保健等多领域、多方面的宣讲内容及时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
再次,在宣讲形式方面实现了多样化。由于各地各族人民群众的理解能力、风俗习惯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差异,于是,宣讲形式多样化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具体做法主要是将单向的课堂讲授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温暖人心的便民利民活动结合起来,比如有些地方采用戏曲、说唱、快板、小品等形式来宣讲不同方面的内容,让宣讲活动摆脱了单调枯燥的束缚,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例如:兴安盟巴彦扎拉嘎乡在推进大讲堂建设中,在实践探索中创造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宣讲形式,其中,三家子村养猪大户景万臣把养猪技术变成“三字经”,以群众喜爱的形式,用群众语言宣讲解惑,使群众“坐得住,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用得上”[3]。
3.在基层大讲堂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初步探索出整合资源、合力共建、稳定长效的运行机制。如何让基层大讲堂从过去的“时段性”运行转变为“常态性”运行?这就需要设计一个稳定长效的运行机制。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基层大讲堂的资源稀缺问题。从硬件设施的建设到软件资源的整合等等这些问题仅仅靠一个部门或者少数几个部门是难以解决的。为此,在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协调下,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将现有的各种人才资源、文化资源、网络资源、党建资源、科普资源等等都统一整合起来,充分调动起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合力共建基层大讲堂的良好态势。其次,需要解决的是基层大讲堂规范化的问题。为此,自治区专门提出设立基层大讲堂典型示范工程,明确要求全区所有的基层大讲堂都应该符合“九有”标准(即有规范名称、有固定场所、有组织机构、有师资队伍、有管理制度、有授课计划、有档案资料、有活动信息、有总结验收)[4]。并且设立了具体化的细分运行机制,例如解决各个部门组织协调问题的协调工作机制、激励宣讲员和其他宣讲服务人员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等。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在全旗8个苏木镇统一规范了“五有标准”,即“有阵地、有牌子、有制度、有专栏、有档案。”要求各讲堂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讲课制度,并在室内设置讲堂展板和宣传专栏,对每次学习活动留有档案,促进了大讲堂的规范化建设。这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具体机制的建立合成了稳定长效的基层大讲堂运行机制,使大讲堂“常态性”运行有了较可靠的机制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1.发展基层大讲堂面临的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尽管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得到提高,但与此同时各种腐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也开始滋生并蔓延到整个社会。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多人开始变得浮躁起来,对学习的态度开始变得冷淡了,有的人甚至公开宣扬“读书学习无用论”。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群众宁愿利用空闲时间打麻将,也不愿读书学习,更有少数群众天天沉迷于麻将活动,甚至参与赌博。整个社会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再加上平时很多人为了生活一直拼命忙碌着,空闲的时间本来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想把大家聚集组织起来到基层大讲堂进行学习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2.发展基层大讲堂面临的软实力建设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宣讲员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随着基层大讲堂的继续深入发展、普及范围不断地扩大、数量不断地增多,必定需要与之规模数量相适应的高素质宣讲员队伍。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宣讲员队伍的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基层大讲堂的继续发展,宣讲员队伍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这势必影响到基层大讲堂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宣讲内容建设方面的问题。基层大讲堂设立之初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宣讲党的先进理论政策,让人民群众能够及时有效地理解并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政策,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虽然我们实施了宣讲内容多元化发展战略,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偏废了理论政策宣讲。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理论政策宣讲起来比较枯燥无趣,于是有的基层大讲堂不突出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安排此项宣讲的时间较少,而是着重宣讲其他方面的内容取而代之。这样就很容易偏离基层大讲堂设立的主要目的和方向。最后是宣讲形式建设方面的问题。尽管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宣讲形式,但在实际实践中,每一种宣讲形式运用起来的效果有时候并不太理想,对宣讲形式的理解和创新还显不够,不能完全发挥某种宣讲形式的优势,导致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不足,这样也会影响基层大讲堂的继续发展。
3.发展基层大讲堂面临的运行保障建设方面的问题。首先,基层大讲堂建设本身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全自治区来看,有些地区和部门的基层大讲堂建设比较规范,取得了比较好的宣讲效果,而另外有些地区和部门的基层大讲堂建设却差强人意。不可否认客观上各地区确实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财力各异的事实,但是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基层大讲堂建设之所以比较落后的主要原因却是由于这些地区和部门对建设基层大讲堂的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够,换言之,就是对基层大讲堂的主观认识了解不深,甚至非常轻视这项工作。否则,就难以解释在同一个地区,农村大讲堂建设较好、发展很快,而机关、企事业单位大讲堂建设却非常滞后的怪现象。其次,对基层大讲堂财政投入不足、保障不够充分的问题。尽管各地区和部门存在客观上的困难,但主要还是由于主观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基层大讲堂建设设立专项基金。最后,全社会合力共建基层大讲堂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并成熟运转。虽然近几年经过不断地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经验,但因各地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要想在各地都形成一种成熟的合力共建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二、完善与发展内蒙古基层大讲堂的建议
(一)着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培育良好的学习氛围
基层大讲堂建设总是在具体实际的社会环境当中进行的,那么,社会风气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基层大讲堂建设的兴衰。一个具有良好学习氛围,人人崇尚学习的社会环境肯定有利于基层大讲堂的建设和发展,相反,一个到处充斥着“学习无用论”、人人沉溺于奢侈享乐的社会环境就会使基层大讲堂成为十足的摆设。显而易见,要想基层大讲堂继续发展壮大,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就必须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众所周知,党在十八大报告中也进一步强调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那么,我们如何构建学习型社会呢?首先,要从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抓起。在实际社会环境中,领导干部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往往能引领社会风气的方向。因此,如果党员领导干部能从自身开始重视教育、尊重科学、崇尚学习,那么就能不断地向人民群众传递正面的信息,形成人人爱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其次,构建学习型社会应该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突破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首先会促使党内形成一种党员们人人崇尚科学知识、个个热爱学习的良好风气。这种勤于学习的优良党风往往会凝聚党心民心向往学习,带动政风民风崇尚学习。最后,构建学习型社会还应该在各种相关制度上作出引导崇尚学习的设计。例如,通过各种人事招聘制度、干部任免条件等一系列社会制度的设计来引导与激励人民群众参与学习。类似于这种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的设计导向往往会掀起一场持久的学习风暴,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热爱学习、个个参与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坚定宣讲活动和大讲堂发展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认为: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不论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将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原理和方法论应用到基层大讲堂建设上来,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宣讲党的先进理论政策是基层大讲堂建设的重点内容,因为只有让人民群众及时有效地理解并掌握先进的理论政策,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更重要是掌握理论政策能够保障基层大讲堂建设不偏离正确的方向。而只有当我们抓住了这个重点内容并把它建设好,才能带动基层大讲堂建设的全面发展。因此,首先,宣讲党的先进理论政策是基层大讲堂的主要重点任务,我们在宣讲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并突出这个重点,绝对不能偏废这个宣讲内容。只有坚持把宣讲党的先进理论政策放在突出的重点位置上,才能确保宣讲工作和基层大讲堂发展的正确方向。其次,应该将理论政策与其他宣讲内容通过创新宣讲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宣讲。应该坚持将“宣讲内容多元化战略”与“重点内容重点宣讲”融合起来。宣讲内容多元化主要是为了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从而更好地服务民生。将先进理论政策寓于各种宣讲主题之中,以通俗易懂或者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并掌握,这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宣讲形式。
(三)完善基层大讲堂运行保障机制,保障大讲堂稳定长效运行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一般的可抓可不抓的理论传播过程,而是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灵魂工程,推进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也不是可紧可松的短期行为或微小琐碎事情,而是一项必须认真持久抓好的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作为,只有时刻作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并建设形成完善的稳定长效机制,才能够真正肩负起理论武装工作这项神圣使命。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应该从政治高度上认识创新发展基层大讲堂的重要意义。内蒙古基层大讲堂是新时期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新的有效途径和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尽管在建设基层大讲堂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其中有客观上的困难也有主观上的问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加深对建设基层大讲堂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尤其是都树立起强烈的政治意识,从政治高度上去认识、理解与把握基层大讲堂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担负起创新发展理论武装工作的光荣重任。
其次,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将基层大讲堂建设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成立相对应的管理机构,制定短期目标与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相关主要领导职责,采取横向协调,纵向服务的工作方式,将基层大讲堂建设工作与政府各项工作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再次,各级政府应该设立基层大讲堂建设专项基金。专项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是多元化的,具体可以包括政府出资、社会筹集、个人缴纳、民间捐资等等多种形式。其中,各级政府对于基层大讲堂建设应该先期投入基础建设费用和后期成立专项经费以保证大讲堂的基本运转。
最后,合理运用制度设计导向,引导与鼓励社会力量合力共建基层大讲堂。我们可以合理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做好相关立法与制度设计工作,以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投资基层大讲堂建设。例如:在税收方面,对参与和投资基层大讲堂建设的个人与企事业单位可以实行减免税等政策。通过一系列相关制度设计,可以慢慢地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建基层大讲堂的成熟机制,从而能够保障大讲堂稳定长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红梅,王建新,任志刚.社区大讲堂深化与规律[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46,55,77.
[2] 王雪峰,赵前宽,幺红霞.农村大讲堂创新与规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50.
[3] 乌兰.推进基层大讲堂建设 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内蒙古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2,(1).
[4] 光明日报专题调研组.关于内蒙古推进基层大讲堂建设的调查报告[N].光明日报,2012-08-16.
[责任编辑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