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肌上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体会
2014-06-28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放射科河北张家口0750001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放射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1)
张 武 睢进生 方 芳刘小剑
鼻腔肌上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体会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放射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1)
张 武 睢进生 方 芳刘小剑
肌上皮瘤;磁共振成像
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于1943年被Shel-don首次报道并命名,之后被认为是多形性腺瘤的一个亚型。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有关涎腺肿瘤的组织学新分类中首次将它独立列入腺瘤类。肌上皮瘤很少见,主要见于涎腺,占涎腺肿瘤的2%,好发于腮腺、腭腺,发生于鼻腔者非常少见。本文就最近MRI检查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0岁,反复发作鼻塞伴头痛,近来鼻塞加重,5天前出现左侧鼻出血,量不大,遂到我院求治。体检心肺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无异常。鼻咽喉镜检查:左侧鼻腔扩大,鼻腔及后鼻孔可见软组织肿物,质硬,基底宽,色暗红,表面粗糙,触之易出血。MRI检查示:左侧鼻腔及后鼻孔可见巨大软组织肿物,肿物实质部分呈等T1稍长T2信号(与肌肉比较),边界清晰,信号欠均匀,其内可见多发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肿物信号不均匀,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图1-4)。肿物与中、下鼻甲分界不清。
手术后大体病理:肿物呈淡黄色,表面粗糙,包膜不完整。镜下:可见大量肌上皮细胞,呈索条状排列,未见明确异型性改变。免疫组化:CK(+),actin(+),Vimentin(+),S-100(+),CD34(-)。病理诊断:鼻腔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
2 讨 论
2.1 发病率1 肌上皮瘤很少见,主要发生在涎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口腔内各处小涎腺和乳腺。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多见于40~50岁年龄段[1]。该病曾被认为发病率约占涎腺肿瘤的1%[2],而Dardick于1989年指出该肿瘤并非少见,发病率低的原因是易误诊为多形性腺瘤,对瘤形肌上皮细胞形态变异的系列认识不足[3],导致假阴性率增高。随着病理学的发展,肌上皮瘤的检出率有所提高。曾有报道发生于鼻腔鼻窦内者[4],而仅限于鼻腔内的病例,经检索国内外文献罕有报道。
2.2 组织来源及病理学分型
鼻腔肌上皮瘤来源于鼻腔粘膜上皮细胞,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较复杂,主要是肿瘤性的肌上皮细胞的多样性和间质的多样性所致。光镜下,WHO在1991年的新分类中采用Dardick对该肿瘤的细胞分型[3,5],可归纳为①上皮细胞型:瘤细胞呈团块状、条索状或网状分布,为圆形、多边形,似上皮细胞,与周围间质之间有间断的基底膜样物相隔,可见细胞间桥,胞核圆形居中,可见鳞状化生,此型多见。②梭形细胞型:瘤细胞呈编织状或轮辐状,为长梭形,似平滑肌细胞,胞浆染色红,胞核长椭圆形居中。③浆细胞样细胞型:瘤细胞被玻变的胶原纤维分隔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在结节中央常见疏松的粘液样基质和坏死组织,瘤细胞较大,椭圆形或多边形,边界清楚,细胞间隙宽,胞浆丰富、红染,胞核偏于一侧,较大。④透明细胞型:组织形态与浆细胞样细胞型相似,瘤细胞圆形或多边形,边界清楚,细胞间隙宽,胞浆透亮染色淡,胞核居中,核内有空泡,鳞状化生少。⑤混合型: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类型的混合。免疫组化方面,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对抗CK-18、actin抗体,抗S-100均呈阳性反应。
图1 T1WI,显示病变内点片状略低信号,实质部分呈中等信号。图2 T2WI,显示病变内小片状明显高信号,实质部分呈稍长T2信号(与肌肉比较)。图3 T1WI+C,显示病变强化不均匀,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图4 T1WI+C矢状位,显示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晰。
2.3 影像学表现
肌上皮瘤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CT显示为鼻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对骨质有无破坏较敏感,在一定程度上能与鼻腔内恶性肿瘤加以区别。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并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有利于对肿瘤累及的范围进行更明确的诊断。本病例MRI表现为左侧鼻腔及后鼻孔可见软组织肿物,肿物实质部分呈等T1稍长T2信号(与肌肉比较),边界清晰,信号欠均匀,其内可见多发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肿物信号不均匀,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肿物与中、下鼻甲分界不清。另外,左侧蝶窦、筛窦、上颌窦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后边缘强化,为炎性病变;左侧中耳乳突气房内也可见长T1长T2信号,为分泌性中耳炎。
2.4 鉴别诊断
肌上皮瘤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①多形性腺瘤:表现为类圆形肿块,肿瘤主体信号特征与本病相似,但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②神经鞘瘤:鼻腔神经鞘瘤很少见,为膨胀性生长的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晰,T1WI上呈中等信号,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信号欠均匀,其内多可见囊变。③神经纤维瘤:好发于鼻腔侧壁,信号特点与本病相似,多数信号较均匀。④内翻性乳头状瘤:平扫信号特征与本病相似,但增强扫描呈“栅栏样”轻中度强化与本病可以鉴别。⑤血管瘤:T2WI信号较高,明显均匀强化。⑥鼻腔恶性肿瘤(如鳞癌、淋巴瘤等):鳞癌T1WI上信号较低,而且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可有骨质破坏及淋巴结转移等表现;淋巴瘤呈等T1等T2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轻度强化。
综上所述,发生于鼻腔内肿物者,呈膨胀性生长,T1WI上中等信号,T2WI上信号稍高,增强后明显强化,应想到肌上皮瘤的可能。但现在对该病了解不足,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最终确诊要依靠病理学诊断及免疫组化检查。
1. 汤晓飞,王颖,欧阳楷,等.34例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病例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5,11:52-53
2. 吴政光,陈秀萍,周建辉,等.鼻腔肌上皮瘤的MRI表现——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3,01:64-65.
3. Dardick,Thomas UJNostrand AMP. Myoepithelioma new concepts Ofhistologyand classification:a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s t u d y. U l t r a s t r u c t pathol,13:187.
4. 江桂华,田军章,郑丽吟,等.鼻腔鼻窦肌上皮瘤一例[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7:668-669.
5. Seifert G,Brocheriou C,Cardesa A, et al. WHO Iuternational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tentative histologiocal classifiction of salivary g l a n d t u m o r s.P a t h R e s Pract,1990,186:551.
(本文编辑: 唐润辉)
R445.2;R739.6
D
10.3969/j.issn.1672-5131.2014.03.34
2014-04-18
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