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实施方案

2014-06-28刘萍萍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职称分层考试

刘萍萍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已得到教育界学者的认同。 本文将从分层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探讨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学生分层要求

1.1 新生刚入学分层要求

按照学生高考英语成绩(60%)、新生入学英语测试成绩(40%),由高到低把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前分析:

A 层次: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都比较优秀;

B 层次:这些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以及潜力各方面都一般;

C 层次:这些学生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足的学困生,学习成绩比较低。

1.2 开学后一个月分层调整

根据一个月之内学生平日成绩、单元测试成绩和学习意愿,调整大约5%学生转换学习层次。

1.3 第二个学期分层要求

根据第一学期总成绩和学习意愿调查,调整大约10%学生转换学习层次。

2 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把各个层次学生需要达成的目标跟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确定努力方向,也有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自我训练,教师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检查、指导其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兴趣。 不同的层次,要求达到相应的一、二、三级目标。

2.1 词汇目标

一级(A 层次):领会式 4000 词,复用式 1800 词;

二级(B 层次):领会式 3500 词,复用式 1300 词;

三级(C 层次):领会式 2500 词,复用式 800 词;

2.2 听力目标

一级(A 层次):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语速较慢(120 词/分钟)的对话,以及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二级(B 层次):能听懂教师英语授课及较长会话和讲座,抓住中心大意和要点的同时,辨别有关细节,领会作者观点和态度;

三级(C 层次):能听懂教师英语授课及简短会话,抓住中心大意和要点的同时,辨别有关细节。

2.3 口语目标

一级(A 层次):学会基本的日常交际,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提问并回答问题;

二级(B 层次):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际,能就日常话题进行口头交流;

三级(C 层次):能进行基本的日常交际,能就某一方面的主题和熟悉的话题进行简短表述,表达意思基本清楚,无严重语法错误;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总的目标也要有所区别:

A 层学生:要求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基础上,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非常熟练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要求A 层学生100%能通过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考试, 鼓励参加报考全国大学英语四级、 六级考试,85%学生通过CET4 考试,70%学生通过CET6 考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社会大赛, 争取20%学生取得优异成绩,10%学生成为优秀的翻译人才。

B 层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基础上,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较熟练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争取95%的学生能通过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考试,10%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争取5%学生在校外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C 层学生:对这些学生,要从实际出发,强化基础教学,降低难度,达到高职要求的教学目标,通过学院考试即可。

学生分层的实施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又能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达到人人参与的最佳状态。

3 教学实施分层

3.1 教材编写要求

按照高职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以B 层次为标准编写基本的教材,A 层教材以B 层为基础,拓展阅读材料、视听材料、写作材料,B层教材内容占80%,拓展材料内容占20%,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C 层教材采用B 层教材内容的50%(难易程度适当),其它50%内容为初、高中基础英语内容,多增加一些多媒体立体化教材资料,声文并茂,达到巩固根基、提高学习兴趣、完成最低学习目标要求。

3.2 师资配备要求

由教研室根据分层教学要求及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将教师分为三个层次教学团队,根据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分别制定不同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和单元设计方案,撰写不同的教案,制定不同的辅导答疑措施和考核评价方式,要求全体教师集中备课,课前模拟试讲、互听互评,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A 层师资要求

职称要求:讲师、副教授以上职称,有教学经验的优秀硕士研究生;

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全面的业务知识和5 年以上英语教学经验,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且在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或独到的见解。

培训经历:参加过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培训。

B 层师资要求

职称要求:讲师以上职称,优秀硕士研究生;

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在英语语言上具备较高的水平,即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够胜任双语教学。

培训经历:参加过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培训。

C 层师资要求

职称要求:讲师以上职称,优秀硕士研究生;

能力要求:教师需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其它相应的职业技能。

培训经历:参加过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培训。

3.3 辅导答疑分层要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 对A 层学生定期定时检查,加强课外辅导,实行精英教育,提高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能力和校外参赛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翻译能力。 对B 层学生要及时、细致、耐心辅导,并加强检查、督促,注意反馈;C 层的学生,应注意辅导态度,不仅讲授英语知识内容更应该对应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尽快提高学习兴趣,并多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英语知识占比重不要太大),如才艺展示等吸引学生。

另外,可用英语角、周末影院、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形成“以高带低”的结对子指导梯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4 考核评价方式分层

考核方式的指导思想是从“考核语言知识为主”向“考核语言应用能力”转变,既要有笔试,又要增加口语测试,这样才能使学生加强平时对口语的训练力度。另外,采取平时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笔试和听说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试卷根据教学内容分为A、B、C 三种。

评价方式如下:

A 层总成绩=平日成绩30%(考勤及学习态度10%+作业10%+单元测试10%)+期末听说测试40%+期末笔试30%。

B 层总成绩=平日成绩30%(考勤及学习态度10%+作业10%+单元测试10%)+期末听说测试20%+期末笔试50%。

C 层总成绩=平日成绩40%(考勤及学习态度20%+作业10%+单元测试10%)+期末听说测试40%+期末笔试20%。

学生分层的实施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又能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达到人人参与的最佳状态。

猜你喜欢

职称分层考试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