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对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4-06-28荣湘江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骨性太极拳肌力

邱 云 荣湘江

(首都体育学院,中国 北京 10019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 据统计,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患有此病[1],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对KOA 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方法,以减轻疼痛为主,关节置换等外科手术创伤性大,不利于老年人的恢复,且费用高,现已成为社会面临的严重经济负担之一。 研究表明,太极的练习能有效的改善KOA 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1 太极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学,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拳术。太极拳松沉柔顺﹑速度较慢、拳式简单、运动量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避免练拳者的僵硬拙力,又可避免关节﹑韧带的损伤,可安全地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前国外很多研究对KOA 患者进行太极拳干预, 且大量实验显示练习太极对KOA 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G.Kelley 研究表明[2]太极、水疗、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疼痛,提高成年人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物理功能,其中太极可改善身体功能,尤其是缓解疼痛。 在Lee[3]的随机实验中,受试者被分成孙氏24 式太极组及对照组,通过12 周的太极训练,太极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缓解显著改变,说明太极可有效控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

2 太极拳对KOA 患者的影响

2.1 太极拳对下肢肌力的影响

研究显示,KOA 患者下肢肌肉力量较弱,以往研究认为肌肉废用是导致萎缩的原因,但近来国外研究认为,下肢肌力减弱是造成KOA的可能危险因素之一, 且股四头肌萎缩并不是完全由骨关节炎引起的。肌肉力量为所有活动日常生活所需,股四头肌肌力下降,导致膝关节稳定性下降,正常肌肉的缓冲能力受到影响,这也是活动限制的一个主要原因, 可见KOA 所导致的较肉的下肢肌力严重影响到老年人正常的生活,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神经肌肉锻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及身体功能的有积极影响。有效地提高下肢肌力力量特别是股四头肌肌力,对控制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和发展,控制疼痛,保持膝关节的运动范围,减少功能丧失很有意义。

研究表明长期的练习太极拳,肌肉的收缩、舒张的交替转换功能不断地加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不断改善,也使原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之间互相协调配合,发挥更大力量,能很好地改善人体踝、膝关节屈、伸膝肌群的力量和耐力。因此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对提高和改善中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对延缓和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Segal NA[4]研究发现,大腿的肌肉量大并不能阻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恶化,未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伸膝肌肉的激活和肌肉生理,而不仅是肌肉量。

2.2 太极拳对本体感觉的影响

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主要述及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现阶段本体感觉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之间的联系已经得到认识。 KOA 患者本体感觉受损可能改变关节负荷, 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一步发展。Arthritis 等研究发现, 本体感觉相对较差的患者表现出程度更高功能的限制,但这种差异不明显,肌肉力量和活动范围相对也更小。其它研究对本体感觉的测量(定位一个关节),发现本体感觉差和更高程度的活动限制之间的直接关联,且疼痛的变化与肌肉力量的和本体感觉变化直接相关,本体感觉对活动限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体感觉较差者直接与更高程度的活动限制相关;二是本体感觉差与肌肉力量和活动限制之间相关联。

运动训练是提高本体感觉的有效手段, 但目前评估运动对KOA患者本体感觉影响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显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本体感觉练习,有助于静态平衡,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本体感觉精度,从而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危险。 在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增加有针对性的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障碍的练习,对治疗骨性关节炎有疗效。

有报道称,太极拳运动对下肢平衡能力及本体感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太极拳运动使膝关节处于微屈半蹲的状态, 与膝关节功能位(30°至40°)吻合。这种重心左右持续轮换的动作使膝周围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增进膝关节稳定性,改善本体感觉,在KOA 初级阶段,本体感觉练习有助于静态平衡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本体感觉准确性。

2.3 太极拳对动态平衡的影响

人体平衡能力包括静态的稳定性和动态的协调性,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KOA 患者动态平衡能力减弱,骨骼肌总量减少,肌力下降,神经肌肉的协调能力下降是导致平衡能力退行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平衡能力下降,老年人活动能力受限水平与跌倒几率增加,对其康复治疗及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动态平衡的正确评估及锻炼必不可少。

运动锻炼对KOA 患者的平衡有改善作用, 太极拳训练相对其他运动来说,对平衡能力影响有明显的优势,太极拳练习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转换、身体旋转、单腿支撑站立在不同拳姿中的重复练习,锻炼了关节控制与肌肉协调能力,太极拳练习者较非太极拳练习者具有更好的平衡能力。

邱玉宇[5]等对社区53 名老年人进行太极拳训练,并前后对受试者的功能评估(包括单腿支撑时间、10 m 往返步行时间、直体前屈和反应能力), 结果表明, 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平衡及反应能力均有增强的作用,同时身体柔韧性得到改善,从而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其他研究发现,经过太极拳干预,中老年人足后跟达到最大压力的时间随年龄递增而降低的幅度有所缓解,足底压力中心在额状轴摆动的幅度减小,老年人对身体重量的缓冲能力增高,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增强。

3 小结与展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老年患者造成疼痛、活动受限等痛苦、增加了跌倒的危险、影响中老年生活质量,且KOA 患者的数目增长迅速,社会造经济负担日益增重,太极拳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运动项目能够有效的缓解KOA 患者的疼痛、增加活动范围、提高生活质量,对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太极拳作用于KOA 的机制研究。

[1]Dinesh Bhatia etc.Current interven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J].J Pharm Bioallied Sci.,2013 Jan-Mar,5(1): 30-38.

[2]Kim L.Bennell,Rana S.Hinman.A review of the clinicalevidence for exercise in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and knee[J].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2 Jul, 93(7):1269-85.

[3]Lee, Hea-Young Lee, Keum Jae.Effects of Tai Chi Exercise in Elderly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J].Taehan Kanho Hakhoe Chi,.2008 Feb,38(1):11-8.

[4]Segal NA.The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gh muscle ma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J].2012,20(12):15,34-40.

[5]邱玉宇,崔焱.太极拳锻炼对防止老年人跌倒作用机制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490-491.

猜你喜欢

骨性太极拳肌力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中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