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与立体的碰撞》的创作浅析
2014-06-27王中琼
王中琼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3)
《平面与立体的碰撞》的创作浅析
王中琼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3)
20世纪末,数字媒体各方面的发展挑战着传统的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已经蓄势待发。从平面设计的出现到如今,人们从中接受信息,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更迭而减弱,当今世界的传播手段正在以多元化,色彩化,数字化的方式不断的涌现,可以看到平面与立体的发展注定与之相联系,而这些联系则是内在的,互动的。
平面;立体;碰撞
一、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设计范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有在二维空间中,非影视的设计活动都属于平面设计的内容。”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要传达自己的理念与设计往往要通过视觉元素来体现。而这些视觉元素则是通过将文字,图片,符号,进行结合与创造来实现的。把视觉元素的信息传达给客户,让其了解设计师者的理念与设计。
二、立体陶艺
目前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各大院校都开设有陶艺课,并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和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休闲场所摆放陈设着各类陶艺家的作品,这样不仅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同时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陶艺热的逐步升温使得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人们通过亲手做陶艺,使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这又发展成为一种休闲方式。通过陶艺在中国的持续发展,各地的陶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这样就能让人们更多来接触陶艺,并且逐步走进了人们的家庭。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有些地区的教育部门就把陶艺引入了教学课程当中,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小得到浓厚陶艺艺术氛围的熏陶,进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在实践中运用的成果。
陶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传统创新是运用传统技法。现代陶艺表现造型结构与思想理念的创作,与其他艺术型态的结合,让陶艺术已不再是单纯的拘泥于土与釉的结合,融合更多的人文与空间因素,使得陶瓷艺术更加有内涵。
三、平面与立体的碰撞
一个优秀的平面作品离不开平面媒体的传达,而在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悄然而生,它的出现与应用阻碍了平面媒体的发展。因此,平面设计只有创新才能寻得突破。二维空间意外的形式拓展,这不仅打破了设计者的思维局限性,也有利于设计者寻求新的设计思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20世纪末新媒体的出现,让传统的视觉传播形式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网络技术和数码艺术设计等新兴科技不断快速的发展,视觉传播的形式也在发生改变,它由的平面化,静态化向立体化,动态化转变;媒体也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的印刷转化到虚拟形象的传播。
设计者采用突破常规的思维设计的作品往往打到大众的喜爱与追捧,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设计手法,让作品呈现出别样的面貌。通过平面和陶艺的有力碰撞,这种新形势会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将陶艺人物置于平面三维空间中,同时又置于现实立体空间中,与平面形成一种呼应,给人一种平面与现实的延伸感。在达到视觉效果的同时,让人们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大气重要性,进而启示人们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四、未来发展方向
科学的发展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的发生与发展,高新科技的层出不穷,从材料,工艺,甚至到媒体都发生了变革。使平面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对设计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材料的“新”—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启发了设计者的思维,。设计者通过对新材料的应用,使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传达开始多元丰富,从视觉发展到嗅觉,听觉,甚至触觉。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设计者的创造空间。
工艺的“新”—科技的发展使传达信息的技术变得更为广阔。听觉视觉化,视觉触觉化这些已经成为可能,让平面设计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
媒体的“新”—近些年涌现的互联网,电子游戏,手机等,它们让设计者与产品直接互动,并且参与其中,是平面设计开始以另外一种的“立体化”的方式呈现。
社会文化不断丰富与多元,使社会的包容性不断增强。用户开始接受不同的设计风格与表现形式。竞争不断激发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在吸引着用户的目光与关注;社会压力的增大,用户的娱乐性就增强,同时对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也就增强,追求更有趣的体验;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用户的思维方式也在随之改变,科技感强的设计品受到青睐。这些不同角度说明了平面设计的发展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指导教师:谷林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出版.
[3]谭旭红.平面设计之非平面拓展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第01期.
[4]付金辉.论当代平面设计空间形态概念的多维性.艺术百家,2009年第S2期.
J05
A
1005-5312(2014)11-00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