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类电视栏目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14-06-27文/戴瑾
文/戴 瑾
近年来,荧屏上出现了众多的故事类电视栏目,其中较受关注的有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中央电视台的《财富故事会》等。而在此之前,其实已经存在大量虽不以“故事”为名,却以“故事”为实的栏目,例如《人与社会》《道德观察》《讲述》《走近科学》以及绝大多数的法制类栏目。
故事类电视栏目走红荧屏的原因
受众对故事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叙事诗《吉尔伽美什》算起,人类讲故事的历史已经超过5000年。故事不仅是生活的点缀、娱乐的需求,更是人们获得教益的渠道、认知世界的方式。这种需求在电视栏目上的表现为,新闻栏目、谈话栏目甚至综艺选秀、体育类栏目都有向故事化、剧情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故事类电视栏目真实性的特征牢牢吸引着受众。以电视剧为代表的虚构故事泛滥荧屏,时间稍长即会使受众产生厌倦心理,而且有时电视剧大团圆的结局又因脱离实际显得过于虚妄,无法令受众信服。在当今社会,随着隐私意识逐渐增强,在人际交流中直接询问私人问题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冒犯,而故事类电视栏目绝大多数取材于真实事件,其真实性和现实感成为吸引受众的一大卖点,即使部分故事没有大团圆的结局,但不美满的结局却往往令受众更容易接受。
相对低廉的制作成本和较好的收视回报。相比制作精良却造价昂贵的电视剧,故事类电视栏目堪称物美价廉,大多数此类栏目形式简单,主要是由主持人讲述、外拍小片、情景再现和演播室访谈构成,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只要故事内容精彩,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进而形成品牌效应。
政策上的支持。几年前曾经大热荧屏的选秀类栏目已进入衰退期,难以像以往一样吸引大批受众,一些扎堆出现、粗制滥造的栏目也被官方叫停,而部分相亲栏目又因低俗化倾向受到政府和学界的批评,这给故事类电视栏目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故事类电视栏目成为继综艺栏目、谈话栏目、民生新闻、真人秀之后各家电视台争相推出的热门栏目。
故事类电视栏目存在的问题
素材匮乏。故事类电视栏目大多是日播栏目,每天一期,需要大量素材,而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具有故事价值的事件数量有限,因此栏目容易陷入素材匮乏的困境。有的栏目选择和其他栏目或频道交换故事素材或把其他栏目的素材拿来进行“二次加工”,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破坏栏目风格的统一性。“二次加工”虽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片面追求情节曲折离奇,过度夸大事件中的矛盾冲突。现在故事类电视栏目形式简单,成本低廉,无法依靠视听冲击吸引受众,只能依靠故事本身的精彩程度,因此有不少故事类电视栏目把力量片面集中在叙述事件本身,强调把对立做足,把冲突放大。故事类电视栏目强调情节曲折,突出事件中矛盾冲突的想法并无问题,但如果只着眼于此,易使栏目产生猎奇、煽情倾向,流于低俗,即便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收视率,时间稍长,受众面对不断重复的争吵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而且片面强调矛盾冲突也无法使栏目实现教化作用。
部分故事类电视栏目有虚构表演的倾向。前面提到过这类栏目吸引受众的原因之一是其内容的真实性,为此,受众可以接受故事类电视栏目形式相对简单、制作相对粗糙的现实,只要内容真实,受众就容易被打动。一些故事类电视栏目存在事先排练的嫌疑,这类做法多少都会损害栏目的真实性。目前,一些故事类电视栏目一味追求制作精细,叙述流畅,但现实事件本身即是粗糙的,过度的精细流畅会使栏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而强调精细流畅也会使栏目成本增加。
部分故事类电视栏目叙述节奏缓慢,拖沓冗长。当面临素材匮乏的问题时,一些栏目选择将故事尽量“抻长”,只够一集栏目的故事被分成两至三集。这种做法虽在表面上可以缓解素材不足的问题,但实际上这使故事情节密度下降,受众易产生收视疲劳。在如今电视栏目众多,竞争激烈,受众手握摇控器的时代,人为“抻长”故事必然导致受众的中途流失,而即便受众坚持连续收看,拖延的时间一长,受众对结局的心理期待反而会越高,就必然要求结局更震撼、更精彩、更出人意料,而故事类电视栏目受真实性限制,无法像电视剧一般编造结局,一旦结局无法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受众会认为栏目故弄玄虚、小题大做。长此以往,这种做法对栏目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故事类电视栏目的改进策略
拓宽选题范围。目前,大部分故事类电视栏目选题都集中在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走道德伦理路线。这种选题尽管比较稳妥,但反复讲述会令受众觉得栏目过于纠缠于生活琐事。栏目应关注普通人,但不应局限于“普通事”。故事类电视栏目应考虑选择更重大、更具社会意义的历史和现实事件,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但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而其中一些事件本身就是受众关注的热点,而且能反映出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现实。
关注事件背景环境、普遍意义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很多故事类电视栏目在选题上都强调矛盾冲突,却很少关注矛盾产生的社会背景,这让受众在栏目中最多只能看到一个故事,而不会对其进行思考。人是环境的产物,由人的行为构成的事件也是如此。比如同样是赡养纠纷,发生在偏远山区和发生在一线城市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原因。另外,如果一段时间内不断有类似事件发生,就意味着这可能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某类重大社会问题的反映。当故事有了产生的背景,才能展示其深层的原因,才能发掘出事件背后重大的社会意义,当事人的行为也才有依据,进而引发受众思考。另外,一些故事类电视栏目在讲述时重视情节的曲折离奇,轻视人物的内心活动,当事人更像是事件进程中的一枚棋子、完成事件的一件道具。其实,人是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受众看栏目归根结底是看故事中的人,人的行动形成事件,而决定人行动的一方面是环境,另一方面就是人的内心活动。故事的价值也在于一方面引发受众对现实的思考,另一方面向受众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当然,发掘事件的背景和人物内心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后者,多数人都不会轻易对摄像机敞开心扉,但是只有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栏目内容才能更直接打动受众。
选择新鲜、独特的切入角度。现在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获得独家故事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出现一个热点事件和人物,大家都会去做,但只有做出差异和特色才有收视保障。如果栏目面临缺乏新鲜素材的问题,有时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就可以把受众熟悉的人和事讲出新意来。选择讲述的角度当然首选别人没用过的,如果是已经做熟做滥的题材,就尽量选择反差巨大的角度。例如关于希特勒的栏目,众所周知,他是二战的发动者、屠杀犹太人的恶魔,但很少有栏目提到希特勒19岁时跑去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结果未被录取,之后直到他在德国独揽大权时,仍然在口袋里装着一支铅笔,以便随时随地画素描——杀人恶魔一直怀揣着一个艺术家的梦想。不过选择新角度不是做翻案文章,我们仍然要讲到希特勒曾犯下的种种罪行,包括曾下令拆毁德国的全部公共设施,只因为觉得那些东西不符合他的美学标准。在这方面,故事类电视栏目可以借鉴欧美电影的创作方法,例如,贝托鲁奇拍摄的电影《末代皇帝》。在人们印象中,封建时代的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力和绝对的自由,而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却从不曾拥有真正的权力和自由,这种巨大的反差正是影片吸引受众之处。
讲述时可适当突出“命运感”。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人定胜天”,现在众多励志类故事也总是向受众灌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人生观。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即便是成功人士或身居高位者,也会有无法实现的愿望,前面说到希特勒的艺术梦、溥仪被操纵的一生,即是如此。与其听成功者介绍成功经验,受众更容易对努力后依然没有成功甚至事与愿违的人生产生共鸣,不美满的人生似乎更有消费价值。命运强大且神秘,因此人们总对其抱有好奇而又敬畏的态度。例如,几年前一位母亲为救患白血病的女儿,决定和前夫再生一个孩子,给女儿进行骨髓移植,在历尽磨难并失去了现在的丈夫之后,孩子生下来了,但骨髓配型失败,母亲仍然救不了女儿。这件事多家媒体都报道过,并且被拍成电影,事件中最能打动受众的就是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争执和暴力冲突会给受众带来短时的视听刺激,而“命运感”却能带来长时间的感动和共鸣。
强化现场真实感。前面说过事件与人物的“真实性”是故事类电视栏目吸引受众的一大卖点,但栏目应把真实故事做出“真实感”和“现场感”。如果有现场实拍的条件,就不要事后摆拍,更不要人为引导当事人在镜头前表演。现场获得的影像在画质、构图、用光方面可能比较粗糙,当事人的表现和语言可能也不流畅,而这恰恰可以强化栏目的“真实感”。如果无法获得现场画面,可以用模拟拍摄、情景再现的方式弥补,但要让受众意识到这是当时现场情景的再现,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事件经过表述清楚,同时也起到丰富栏目形式的作用,但应把表演、台词的作用降到最低,避免出现电视剧化的倾向。
做到叙事精炼紧凑,避免平淡,并且要重点把每期栏目的开头做好。有些栏目开头习惯做一些铺垫,为高潮出现做情绪积累,而在这样一个受众手握遥控器的时代,很可能在栏目高潮出现之前,受众已经换台了,所以栏目要格外重视开头的三分钟,这段时间之内需要有矛盾或悬念吸引住受众,并且要做到二、三分钟出现一个兴奋点,用连续不断的转折惊奇防止受众产生倦怠心理,避免受众中途流失。
栏目主持人要与栏目的风格一致。首先,栏目要形成自身的风格特色。栏目风格可以是悬疑、温情、搞笑等。栏目有自身固定的风格才能培养起一批固定的受众,进而在竞争中胜出。有的故事类电视栏目担心风格会限制选材的范围,实际上栏目风格并不限定选题内容,而只是决定故事切入的角度。例如,一档温情风格的栏目在选择历史题材时就可以侧重挖掘其人物的情感世界,不同的风格只是受众看待现实世界的不同方法。主持人则是栏目的招牌和脸面,有的故事类电视栏目依托主持人的明星效应提升自身知名度,如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有的栏目以自身的成功捧红主持人,如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主持人的存在对于栏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主持人的语言流畅、表达丰富,可以营造恰当的气氛,推进栏目顺利发展,而主持人对事件、人物的分析评价也起着教育受众的作用。主持人扮演着“电视说书人”的角色,使栏目与受众实现人际沟通,主持人的独特风格也有利于为栏目保有固定的收视群体,因此,主持人一方面要服从栏目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受众喜好。
故事类电视栏目主持人的风格包括外在形象(相貌、服饰、装饰、体态语等)、语言表达方式和个性气质,这几方面必须与栏目风格协调一致,特别是由明星主持的栏目,要避免出现为追求明星效应而忽视栏目自身特征的情况。两者风格如果反差太大,明星主持人可能会给栏目带来反向效果,导致受众流失。例如,让走幽默搞笑路线的明星主持人讲述一个伤感的故事,无疑会削弱故事的感染力。一般来说,伦理题材类栏目的主持人应平易近人、可亲可信,悬疑、揭秘题材类栏目的主持人应理性严谨,情感题材类栏目的主持人应富有同情心并善解人意。另外,主持词与当事人叙述应做到有机协调,主持人主要负责叙述事件进程,做出分析评论,当事人的内心感受、情感表达则由当事人自己讲述。主持人在对人与事件进行分析评价时,一方面要做到是非分明;另一方面,也要以宽容的心态、平等的眼光去关注当事人,切忌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用训诫说教的口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