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G网络——纸媒实现自身发展的新机遇

2014-06-27张瀚元

传媒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产业链优势深度

文/张瀚元

在新媒介环境下,纸媒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13年8月6日,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华盛顿邮报》,这个事件将纸媒已死的讨论再度引燃。可以说,纸媒最鼎盛的时期早已结束。面对新的挑战,纸媒必须积极作出应变,紧紧抓住时代提供的每一个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机遇。2014年,4G网络在中国开始普及,这或许是纸媒转型的又一个机会。

纸媒的转型绝不仅仅是将报纸搬上网络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努力,使网络与纸媒互动,相互促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转场。纸媒必须深入了解当今受众的心理需求,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然后结合4G网络的优势,弥补自己的缺点,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样,纸媒才会重新赢得自己的天地。

重新认识,满足受众的需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需求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仔细分析,大多数受众选择新媒体是因为其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互动参与性高,娱乐化程度相对于纸媒有显著提升。总之,受众对于新媒体的需求,其实就是发布信息、分享信息、社会交往娱乐的需求。纸媒完全可以针对这些方面,结合4G网络的优势,作出积极的改变。4G网络费用降低了,广大受众就会逐渐接受、普遍应用4G网络。纸媒可以借助拥有良好受众基础的4G网络建立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发布、分享、交流平台,可以让广大受众在这些平台上进行互动。纸媒也可以专门为其开辟出一个栏目,收集有创意、有深刻内涵、能够发人深省的网友评论供大家分享。以《看天下》杂志为例,该杂志就开发出“时话拾说”板块,搜集了网络上比较有趣的新闻,并附上一些网友的评论分享给受众,让受众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

纸媒也可以针对受众喜欢娱乐性强的节目这一点,设计出独家版块,这个版块可以对当前大家比较关心的娱乐节目进行解读、分析与评价。而且,4G网络具备通信速度快、质量高、传播灵活的特点,纸媒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主页上开创直播间,直播那些与自己报纸杂志内容相关的一些节目,比如《篮球先锋报》《体坛周报》完全可以直播各类体坛赛事,《看天下》可以聘请能够积极引导受众的网络大“V”来解读天下大事,《NYLON》(美国女性时尚杂志)也可以直播一些时尚类节目,并适时作出专业的点评……这种方式能够使纸媒最大可能地吸引受众的眼球,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

借助4G网络,充分发挥纸媒的传统优势

相对于新媒体,纸媒在资源、信誉以及报道的深度性和系统性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纸媒要寻找自身可以与4G网络结合的关联点,充分发挥其优势,寻求自身的发展。

无论是新闻采写编辑还是专访,纸媒在人力和物力方面都有着丰富的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纸媒所拥有的记者大多数都具有很强的现场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够很好地随机应变,这一点是大多数新媒体所不具备的。纸媒可以从这一优势出发,与4G网络充分结合起来。4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是以正交多任务分频技术为核心的,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实现数字音讯广播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值服务,这就是纸媒所寻求的结合点。纸媒可以在网络上开通数字音讯广播直播台,可以将直播台分为许多频道,比如生活频道、体育频道、经济频道等等。纸媒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人力方面的优势,将新闻、专访、直播以音讯广播的形式现场报道出来,让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音讯广播也可以改变文字新闻的长篇累牍和枯燥乏味,让人有一种新鲜的感觉,而且也可以免去受众等待新闻的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纸媒在报道的系统性、深度性方面的优势超过了绝大多数新媒体,这也是现今仍然有许多受众倾向于阅读纸媒的原因之一。新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人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以一条微博、一条微信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提供给受众,使受众在第一时间就可以了解到身边发生的事情。但在信息内容的深度性上,新媒体是做不到的。首先,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QQ,它所发送信息的字数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以微博为例,每一篇微博的字数都被严格限制在了140字以内,在这短短的140个字之内,信息传播者能将事件过程描述清晰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如果想对事件进行深入报道与分析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其次,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手机与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手机传播信息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使得每一个普通民众或机构能够在任意的时间、任意的地点,以任意的方式访问网络,提供、分享身边的新闻和他们对这条新闻的真实看法。与此相应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媒体形式——自媒体。尽管自媒体有着个性化、交往互动性强、传播信息快等特点,但是在报道的深度性、系统性方面,它仍然不是以纸媒为首的传统媒体的对手。原因很简单,自媒体的操作门槛太低了,任何人,无论他是什么知识文化背景,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一份子。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微博、微信等信息载体,随时随地地将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件发布出去,但发布新闻的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力对其所发布的新闻进行专业、深刻的分析与感悟,他们缺乏新闻从业者所具备的专业的新闻研究素养。

为了更好地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扬自身在深度性报道上的优势,纸媒可以结合4G网络速度快这一大优势,开发研制出自己的客户端,将深度报道、评论迅速地上传到网络上,并辅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受众在阅读具有深度性、系统性、思想性的报道,浏览图片、观看视频时,不再需要经过漫长的刷新、缓冲等待,而是可以直接快速地阅读,这样就更能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纸媒的关注度自然就被提高了。

结合4G网络,实现纸媒的产业链深度转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纸媒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改变原有的固定思维定式,从思想深处真正地与网络结合在一起,而不仅仅是做个网站、电子报纸,或者是研制开发个APP这么简单。纸媒如果将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到网络上,就仅仅是在形式上完成了数字化的转变,还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纸媒在当今环境下遇到的来自新媒体的最大挑战就是纸媒新闻的即时性和速度无法和新媒体相抗衡。因此,纸媒如果仅仅是将自己的目光放在如何提供信息上,那就注定不是新媒体的对手。对于纸媒来说,从信息思维转向产业链思维才最为重要。

从4G网络的优势中我们可以发现,4G网络的智能性很高,比如,4G手机可以根据环境、时间等其他因素来提醒手机的主人此时此刻该做什么事或者不该做什么事。4G网络这一优势,可以为纸媒产业链思维的形成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纸媒可以推出自己的产业链平台,不再仅仅将视角放在信息上,同时也要注重信息所带来的效益。纸媒打造自己的产业链平台,应完全服务于自己的媒体方向,比如汽车平面媒体就应该服务汽车产业链,时尚杂志就应该服务时尚产业链。此时,纸媒就可以寻求4G网络的智能性优势,让自己的产业链更好地服务受众。当受众在阅读时尚类杂志时,4G网络就可以智能地为受众提供这个时节最时尚的服饰;当受众在阅读当地报纸时,4G网络就可以为受众显示当天当地发生的奇闻乐事。这样,纸媒不仅仅很好地服务了受众,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效益,提升了自身的存活空间。

4G网络仍处于刚刚研发出来、尚未完全在社会上普及的阶段,其本身也仍然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克。但对于纸媒来说则一定要未雨绸缪,牢牢抓住一切可能的机遇。只要主动竞争,勇于创新,适应网络给受众带来的变化,纸媒就一定会迎来自己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猜你喜欢

产业链优势深度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矮的优势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画与话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