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葛鸿桢《明代吴门法帖导临》

2014-06-27

书画艺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吴门临帖书家

王立民(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葛鸿桢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吴门书派研究学者,我读过葛先生《论吴门书派》等多部著作,而《明代吴门法帖导临》更为直观地把吴门诸家的艺术特征再现给读者,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力,没有对明代吴门书派书法整体的把握,恐难写出这本书。葛先生又是著名的书画家,眼格更是取法乎上,再把吴门备家书艺的来龙去脉加以阐述,从技法上进行分析,加上作者本身的理解和范临,对于书法学习者,无疑是搭起一架梯子。葛先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吴郡”苏州人,山川风物、人文精神代代相传;我曾与葛先生相晤其书斋,与葛先生同游于山水间。葛先生的文人气质继承了“吴郡”的人文精神,所以他对吴门书派诸家的感悟定有别于他人。能把历史通俗传世,把法帖通俗地传给读者,我以为都是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增添了一点星火,葛先生这样做了,益于当代,益于后人。

朱天曙(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聘任教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书法史上,流派现象自汉代起即已出现,代代相传。而以地域著名者,吴门书派影响最大,树立了流派书风的典范,如王世贞所说:“天下法书归吾吴。”吴门书派影响巨大,核心还是其在书法创作上的贡献。研究和取法吴门书派的书迹对于学习古代书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葛鸿桢先生以其数十年研究吴门书派的心得用于临习,以名帖和临作相对照,通临或选临其中数行,并以专文加以“导临”,汇集成《明代吴门法帖导临》一书,对于了解吴门书风,学习吴门名家的作品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值得推重。

杨代欣(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成都武侯祠文博研究馆员):葛鸿桢先生编著的《明代吴门法帖导临》是一本对书学理论界和书法教育界以及书法艺术创作颇有参改价值的好书。这本书讲的都是作者身体力行并且仔细咀嚼的真知灼见。在“书随画贵,法乳赵体的唐寅行书”这一节中,他指出:“唐寅是吴门书画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星。虽然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最令人瞩目,而在书法方面则逊于祝、文、王、陈诸家,但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名声却远远超过上述诸家。”此话实事求是,使人信服。在“神韵超逸,平中寓奇的王宠行书”一节中,葛先生认为:“王宠的聪明之处至于能在蔡、祝、文、唐、陈等艺坛林立的高手中独树一帜,在结字,用笔等方面都与他们拉开距离,在追溯晋人格致时,稍出已意,加以奇逸,因而能为时所趋。”说得很有哲理。本书共选评了吴门书派的36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共47件,其中宋克3件,徐有贞2件,祝允明8件,文徵明2件,其余都是1件。再加上作者所临隋人书《出师颂》、素草书《食鱼帖》、黄庭坚行楷书《王纯中墓志铭》、节临苏轼行书《前赤壁赋》、祝允明草书《乐志论》、赵孟頫《行书卷》、节临冯承素摹本《兰亭序》。本书共有作者所临古人法书共54件、件件都是实临。更难能可贵的是所临的古人的54件作品,有47件临本的照片都与真迹照片摆在一起,供书法研习者参照、比较。此种方式应该是研习书法的创新,值得同道效法。

方建勋(北京大学美学博士):吴门书法研究专家葛鸿桢先生出版的《明代吴门法帖导临》一书,可以说是《论吴门书派》的姊妹篇,是作者以视觉可见的方式对吴门书家的一次深层解读。以葛鸿桢先生这样一位专事吴门书法研究的学者,来撰述《明代吴门法帖导临》无疑是很有意义与价值的。其所“导”,方向明确,言简意赅,将某一家或某一帖之艺术特征与要点以寥寥数语概括而出。其所“临”,力求接近原帖,形神并在,将范本的特点拿捏得很到位。赵孟頫曾谈到临帖说:“临帖之法欲肆不得肆,欲谨不得谨;然与其肆也,宁谨。非善书者莫能知也。”葛鸿桢先生的临帖,与赵孟頫所说的这一点非常切近,在收与放,有我于无我之间拿捏的很到位。综观整本书,先生的临帖有一种气质一以贯之,这是他修养、学养、人格精神的自然流露。这不仅是临帖,而且是“葛家”式临帖,让读者觉着在其中有一种温和蕴藉之气。所以,在作者娓娓道来中,读者沉浸于明代书法家的点画飞动,观照作者的高妙的书法世界,引导学习者渐渐接近吴门书学精神。

苏金成(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学术助理):葛鸿祯先生祖籍宁波,生于苏州。自幼酷爱书画,先后师从邬西濠、张辛稼、费新我、祝嘉、沙孟海、林散之、张继馨等学书画。1985年考入北京师院,得启功、欧阳中石、沈鹏等指导。他遍临历代书法名迹,40年用功不辍,诸体皆工,尤善行草,兼及丹青。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展览并获奖,论文入选全国及国际学术研讨会,曾应邀为多所大学讲学,著有《书法基础》《葛鸿祯书画集》《明代吴门法帖导临》等著作。葛鸿先生的书法风格儒雅端正,他在书法创作中,重视气贯全局,作品高古简淡、意境深远,将自己宽阔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化作书法创作的动力,因而他的书作呈现一种苍茫高古,浑然天成之意境。

先生精选吴门书派的代表书家作为明代帖学书家的代表进行解析,一方面因为吴门书派是明代书法的中心,有“天下书法归吾吴”之说。明代重要书家多半为吴门书家;另一方面,葛鸿先生多年研究吴门书法,对吴门书派的资料掌握尤为丰富,无论是对吴门书派整体研究,还是对吴门书家的作品研究都为学界认可,可谓国内乃至国际研究吴门书派的重要学者。

猜你喜欢

吴门临帖书家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早期书法史著述 北窗读记
学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