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邻近视角下的合作创新研究评述与未来展望

2014-06-26夏丽娟谢富纪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维度研究

夏丽娟,谢富纪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多维邻近视角下的合作创新研究评述与未来展望

夏丽娟,谢富纪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摘 要:近年来,邻近在创新研究、组织合作研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基于多维邻近的视角,详细解读了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首先对前期与邻近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脉络梳理,然后分别从地理邻近、认知邻近、技术邻近和社会邻近等维度评述了合作创新相关研究和进展。综述结果表明,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主要关注地理邻近的影响,且各维度邻近性交互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在此基础上,本文展望了多维邻近视角下合作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邻近;地理邻近;合作创新

一、引 言

创新过程是知识学习、转移和整合再造的过程。在知识瞬息万变的今天,来源于组织内部与外部的知识对创新绩效同等重要,因此创新需要各个创新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的交流与合作。从合作的视角,知识创造和创新可以理解成拥有不同类型知识和能力的主体聚集在一起互换信息的交互过程,以解决基础的、技术的、组织的或者商业的问题为目的。合作创新关系的形成以及合作创新的绩效往往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因素是其中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创新主体在地理上的邻近促成了知识在地理上的集中,也促进了知识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近年来,邻近在创新研究、组织合作研究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等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一般提到邻近,直观上是指地理邻近(geographical proximity),即创新主体在空间上的距离很近。关于地理邻近对知识交互以及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一个易于被接受的观点是:“知识在走廊和街道之间传播要比跨越海洋和洲际容易得多”(Glaeser等,1991)。早期国外学者的研究普遍认为,创新活动者之间的地理邻近是合作创新的重要促进因素(Katz,1994;Mansfield等,1996)。创新主体间地理邻近所带来的沟通便利与相互信任都使得合作创新关系易于建立,进而促使创新绩效表现更好。然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通讯技术和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很多时候是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的(McKelvey,2003;Mora-Valentin,2004;Sax-enian,2006;Ponds等,2010)。在网络通信高度发达的今天,创新主体之间除了面对面交流之外,还有很多互动方式可以选择,例如电子邮件、视频会议、协同创新网络平台等。因此,在这些背景下,地理邻近是否仍然重要屡被质疑。

地理邻近是否是合作创新的决定因素,或者其他因素是否能够对地理邻近起到补充作用,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Adams等,2005;Broström,2010;Laursen等,2011)。其中,法国邻近学派引入多维度的邻近,认为地理邻近不能被孤立地用来解释合作关系的形成,其他维度的邻近对于促进交互式学习和创新的作用并不比地理邻近小(Kirat和Lung,1999;Torre和Gilly,2000)。Boschma(2005)则更进一步阐述了各个维度的邻近(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制度邻近、组织邻近、社会邻近),认为这些维度的邻近与地理邻近可以是替代或者互补关系,地理邻近本身既不是合作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这些学者的研究为交互式学习和创新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为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基础。然而,各个维度的邻近被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定义、测量和研究。这些维度的邻近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互补还是替代?哪些维度的邻近更重要?它们如何被用来解释合作创新关系的达成和合作绩效的产生?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基于多维邻近的视角,试图厘清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领域的研究图谱,对该领域现有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二、邻近相关研究脉络梳理及其维度拓展

(一)邻近相关研究脉络梳理

邻近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邻近对于企业创新、产业创新以及区域创新体系重要性的研究由来已久。邻近的概念在被正式提出之前,已经以一种隐含的形式被学者们从其他视角进行了研究,如Marshall对于集聚经济和产业区的研究、Porter的产业集群理论等。这些研究实际上都是从地理邻近的角度,探讨经济活动主体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优势。Marshall(1920)概括产业区内的优势包括专业人才的聚集、专业的中间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以及知识外溢。Porter(1990)认为集群内的企业所处的市场条件可以使企业获益,例如激烈的本地竞争、满足本地顾客更加精细和苛刻的需求、本地供应商之间商品的互补以及R&D合作等。在他们所提出的这些地理集聚的优势中,知识外溢和R&D合作是企业创新及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20世纪80至90年代,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创新效率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一批学者开始关注于在制度的框架下研究创新问题。Lundvall(1992)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由此诞生并用以解释这些现象。而后在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上,延伸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Cooke(1994,1996)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的研究。在创新系统的这些研究中,空间维度都是很含蓄的,虽然空间确实是在国家和区域制度环境的背景下,但是国家或者地区的制度框架跟一般意义上的地理分隔还是有区别的。在90年代以后,学界开始明确从地理邻近角度研究创新活动(Jaffe等,1993;Feldman和Florida,1994;Audretsch和Feldman,1996)。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是知识外溢的地理局限性。

知识外溢的存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如果我们认可知识外溢能够很容易地跨越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得到实现,那么外溢可以通过地理因素作为媒介就是可信的。研究地理邻近对于知识外溢的效应是该领域研究很符合逻辑的一个延伸。地理邻近与知识外溢研究是经济地理学学者们长期热衷的话题。该领域研究的前提思想是,技术知识和信息主要在地理上集中的企业或个人之间传播,也就是说知识溢出具有明显的地理局限性特征。知识外溢地理局限性的研究在早期主要有如下两类研究路径。

第一类是运用知识生产函数进行的实证研究。这类研究将地理作为一个平台,试图量化知识外溢对创新的影响,基本都是使用区域层面的加总数据。Jaffe(1989)修改了Griliches(1979)的知识生产函数,首次研究了通过地理因素作为媒介的知识外溢。研究发现,大学的知识确实产生了外溢而且外溢是有地理局限性的。他研究的地理单元是州,因为州的范围容易界定,数据比较容易获得而且较可信。在Jaffe的开创性研究之后,很多学者运用同样的或者改进后的方法研究了这一问题(Acs等,1992;Anselin等,1997)。早期的研究都是基于美国的数据,之后一些学者对欧洲国家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Autant-Bernard,2001;Fischer和Varga,2003;Fritsch和Slavtchev,2007)。利用知识生产函数的研究确实揭示了通过地理因素作为媒介的知识外溢的存在,但是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是既不了解溢出发生的路径,也不了解溢出在地理层面上实现的机制。知识函数的方法不关注知识传递的具体路径,不区分通过市场机制的知识流动和无意中的知识流动,它测量的只是知识溢出的现象。

第二类是关于专利引用之间联系的实证研究。该领域的经典研究是Jaffe等在1993年的一篇论文,论文将专利引用者和被引用者的地理位置进行比较,以此作为知识外溢在多大程度上本地化的证据。研究发现,专利引用者一般倾向于引用本国的专利,甚至更倾向于本州或者本地区的专利。在Jaffe等开创性地运用专利引用作为知识流的替代之前,知识溢出一般被认为是无形的,其路线和轨迹是难以探查的,如Krugman(1991)认为经济学家应该放弃任何试图测量知识溢出的努力。专利引用的研究使得知识外溢的过程显性化。在Jaffe等开辟了利用专利引用数据研究知识外溢的视角之后,很多学者用同样的方法开始了地理邻近与知识外溢的研究,得出了知识溢出倾向于本地化的结论(Almedia和Kogut,1997,1999;Hicks,2001;Verspagen和Schoenmakers,2004)。

综上所述,早期关于知识溢出的地理局限性的研究,无论是使用生产函数的方法还是专利引用的方法,都揭示了知识外溢确实是有地理局限性的,间接表明了地理邻近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揭示了邻近产生影响这样一个表象,却不能直接地解释地理邻近对知识溢出产生影响的实现机制,因为知识溢出的具体路径是模糊的。

(二)邻近维度的拓展

空间显然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的活动使空间具有了社会、组织、制度、文化等不同的人文背景。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邻近性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内涵更加丰富、具有更多维度的概念。事实上,随着邻近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们已经超越地理或者空间的束缚,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审视创新主体各个方面的问题,即从单一的地理维度的邻近拓展到多个维度的邻近。特别是,法国邻近学派引入多维邻近概念,认为这些维度的邻近对于促进交互式学习和创新的作用并不比地理邻近小。尤其是合作比较复杂的时候,共处一个地方并不能保证合作交流的顺畅,非空间邻近在合作过程中可能更加关键。问题在于,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多种维度邻近的概念之间存在较大的重叠和交叉,尚未形成一个规范的、逻辑清晰的多维邻近概念整体框架。

Torre和Gilly(2000)对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进行了详细解析,但是他们对于邻近的分类太模糊,定义也比较宽泛,实际研究中很难操作。Boschma(2005)认为可以从认知邻近、组织邻近、社会邻近、制度邻近和地理邻近五个维度去考虑交互式学习和创新,虽然比前面的研究更加深入,但是对于邻近的分类有重叠之处,而且也面临实证上的困难。本文主要关注邻近与合作创新的研究,从文献阅读来看,对于合作创新,学者们研究比较多的邻近维度有地理邻近、认知邻近、技术邻近和社会邻近。因此本文将综述这四个维度的邻近与合作创新的相关研究。鉴于认知邻近和技术邻近在研究中容易混淆,因此本文将它们归为一类。因目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主要对国外的相关研究做一梳理和归纳,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益。

三、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

(一)地理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

地理邻近,即主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很近,在有些文献中也被称为空间邻近(spatial proximity)或者物理邻近(physical proximity)。地理邻近是邻近研究中最常被研究的一个维度,原因在于地理邻近的研究有大量知识外溢地理局限性研究以及产业集群研究文献作为基础,并且地理邻近相对其他维度的邻近来说没有那么抽象,容易被界定和测量。关于地理邻近的测量方式,大部分研究利用主体之间的绝对地理距离(一个用欧式距离表达的连续变量)来测量地理邻近,少数研究采用的测量方式是相对距离(交通时间或者交通成本)(Ejermo和Karlsson,2006)。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研究用地域行政归属来表达地理邻近与否,即设置一个虚拟变量,用来表示是否属于同一个不同等级的地域(同一个国家或者同一个地区)。除了地理距离将合作伙伴之间隔离开来,合作伙伴处于不同的区域也会导致跨边界合作的困难,因此空间距离和地理行政边界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应该予以系统比较,不可以混为一谈。

地理邻近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前文所述的关于知识外溢地理局限性的研究,这里的知识外溢渠道所指比较宽泛;另一类是地理邻近与正式的合作创新。这两类研究的主要差异在于对创新和邻近之间关系解释的理论机制不同。知识溢出的观点认为,创新是累积性的活动,如果某个区域内的企业有很高的创新水平,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那么由于知识的非排他性和知识转移随距离衰减的特性,可以认为知识存在非自愿的外溢,尤其是外溢到区域内的企业;而地理邻近与合作创新的观点强调经济主体之间主动的合作。本文主要关注后面这一类的研究。

1.地理邻近“促进论”的研究。地理邻近“促进论”的论点主要是,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创新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强度越大,就越需要面对面的沟通和接触,而面对面交流则被认为是地理邻近最基本的方面,因此地理邻近就越重要。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地理邻近是促进组织之间合作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做了整理(如表1所示)。Katz(1994)对公开出版物数据的研究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频率呈指数下降。Mansfield等(1996)通过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更倾向于与距离企业研发中心100英里以内的本地大学研究人员合作。Hoegl和Proserpio(2004)研究了团队层次地理邻近的作用,由对软件开发团队的调研数据研究发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地理邻近显著影响团队工作的质量。Petruzzelli(2011)对企业和大学合作申请专利的研究表明,地理邻近对产学合作创新的绩效影响显著。Wei Hong(2013)利用中国专利数据研究表明,地理距离确实会阻碍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表1 地理邻近对合作创新的积极作用研究总结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从文献研究可以得知,大部分研究关注企业和研究组织等微观层次,但也有部分学者从区域的层次来研究地理邻近的作用。Liang和Zhu(2002)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的共同署名文献研究了中国区域之间的科研合作情况,研究表明地理邻近是区域之间科研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Ejermo和Karlsson(2007),Maggioni等(2009)对欧洲的研究也表明地理距离对区域合作创新的影响是显著的。受限于数据的可得性,从动态的角度去研究地理邻近对合作创新的影响的文献相对比较少。Hoekman等(2010)利用欧洲33个国家313个地区2000-2007年的公开出版物数据研究表明,地理邻近的效应在2000-2007年间是持续的,与地理上邻近的伙伴进行合作的倾向并没有减少。

2.不支持地理邻近“促进论”的研究。虽然大量的研究表明地理邻近促进了合作创新,为地理邻近“促进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但也有部分研究不支持地理邻近对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支持地理邻近“促进论”研究者的论点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地理上相隔比较远的主体之间也可以进行高效率的交互式学习和合作创新。针对地理邻近对于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性,信息通讯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途径,将隐性知识转化成编码化的知识,从而增加了远距离合作的可能性。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合作主体在合作过程中不需要长期地理邻近,临时地理邻近,如会议、短暂访问等就可以满足合作交流的需要,短暂的邻近面对面交流和远距离合作相互交替是很多合作创新的常态(Torre和Rallet,2005)。Mora-Valentin等(2004)对西班牙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研究,Schwartz等(2012)对德国合作R&D项目的研究以及Bercovitz和Feldman(2011)对合作创新团队的研究,结论都是地理邻近对合作项目的绩效影响并不显著。从动态角度的研究同样很少,Adams等(2005)对1981-1999年间美国大学发表的科技论文的研究表明,这些年间合作的平均距离在增加。

3.调节变量的影响。地理邻近与合作创新关系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极有可能是因为具体研究情境的差异所致。考虑到合作创新的复杂性,一些学者对于可能调节地理邻近与合作创新关系的情境因素进行了探索。Abramovsky和Simpson(2011)的研究考虑了行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化学行业,没有一致的证据能够表明地理邻近对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产生影响。Laursen等(2011)的研究考虑了大学质量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与企业相邻的是一个质量相对比较低的大学,这会降低企业在当地进行院校合作的倾向,与一流的大学邻近则会促进地方性协作的产生。Hewitt-Dundas(2013)基于英国创新调查的数据研究也发现,如果企业与研究出色的大学邻近,那么合作倾向于本地化。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也会调节地理邻近与合作创新的关系。Schartinger等(2002)研究发现,只有在签订正式合同的合作研究这种知识交互形式中,空间距离确实对合作产生负面影响。Broström(2010)的研究关注合作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处于同一个区域对专注于学习的合作创新有正向影响,对专注于短期效应的合作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

(二)认知邻近、技术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

1.认知邻近与技术邻近。认知邻近(cognitive proximity)的概念是Nooteboom(1999)提出来的。通常认知邻近被定义为主体感知、说明、理解和评估世界的方式的相似性(Wuyts等,2005)。不同的组织文化、准则或者惯例会影响主体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技术邻近(technological proximity)则是基于共同的技术经验和知识基础。技术邻近与吸收能力的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消化和利用新的外部知识的能力,知识的高效传播和组织之间的合作就需要一定的吸收能力去识别、理解和利用新知识(Cohen和Levinthal,1990)。技术邻近看上去与认知邻近非常相似,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认知邻近是指主体之间可以有效沟通程度的一个宽泛概念,而技术邻近更侧重于主体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到什么。认知邻近关注主体“怎样”交互的问题,而技术邻近更关注他们交互“什么”和交互的潜在价值(Knoben,2006)。

2.对合作创新的作用。合作主体之间识别和吸收新的知识需要认知邻近,因为主体之间的认知基础必须接近到足以进行沟通和理解新的知识。关于认知邻近与组织之间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Nooteboom(1999)提出认知距离(认知邻近的倒数)与合作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组织之间交互合作的过程中,随着认知距离的增加,主体之间知识的互补性激发创新的产生,因此对合作创新的绩效有正向的作用,但是存在某一个点,认知距离太大导致主体之间不能充分的互相理解,从而对合作绩效产生负向的作用。如果将合作的有效性定义为可沟通性和创新性的数学乘积,那么会存在一个点,这个时候学习最有效。这就是认知距离与合作绩效的倒U型关系。同理,技术邻近对合作创新的作用与此类似。

在很多认知邻近的实证研究中,实际上都是用技术邻近作为认知邻近的替代,没有全面地去考虑认知邻近的测量。Nooteboom等(2007)利用企业联盟数据证实了上述倒U型的假设,但是其中认知距离的测量忽略了认知的大部分维度,只关注战略联盟伙伴之间的技术知识距离,具体的测量方法是计算专利数据中技术分类的相关性。Wuyts等(2005)在两种不同的实证背景下做了两个独立的检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倒U型的假设。Gilsing(2008)等认同认知邻近不仅仅指技术邻近,但是考虑到基于专利的研究更专注于技术知识,也出于认知邻近实际测量的困难,将认知距离指定为技术距离,检验结论同样支持倒U型的假设。

技术邻近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多,原因是技术邻近的测量方式比较成熟,数据也较容易获得。Mowery(1998)研究了技术重叠度(技术邻近)与企业合作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邻近与合作倾向的关系是倒U型的,该研究用企业之间的专利交叉引用率和共同引用率分别测量技术重叠度。Cantner和Meder(2007)研究了技术邻近与合作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之间的技术基础越邻近,他们之间越可能建立合作的关系,该研究利用企业专利档案中的专利分类来测量技术重叠度。Narula(2009)的研究认为,随着技术重叠度的增加,在同一个产业内的企业更倾向于形成R&D联盟,他认为这里的结果不支持倒U型的假设可能是因为数据来自于同一个产业,而不是产业之间。对于技术邻近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Sampson(2005)和Petruzzelli(2011)分别基于Jaffe(1986)提出的技术相关性的测量方法,即利用专利数据中的技术分类信息去测量两个主体在技术空间的接近程度,Kim(2007)基于Mowery(1998)的测量方法即专利交叉引用率,这些研究都支持倒U型的假设。Branstetter(2002)等利用专利组合的相似性来测量技术邻近,结果显示技术邻近对创新联盟产出的影响是正向的。刘志迎和单洁含(2013)运用负二项式计数模型研究了技术距离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中国,技术距离与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还处在倒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

3.与地理邻近的交互作用。对于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或者技术邻近的交互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王庆喜(2013)采用中国5个高技术产业1995年至2010年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地理邻近和技术邻近的交互作用,结果并没有检测到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的交互效应,他认为这可能是两者的弱相合性所致。

(三)社会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

1.社会邻近及其对合作创新的作用。社会邻近(social proximity)的概念根源于社会嵌入性文献,是指组织之间已经存在涉及信任的社会关系,如朋友、亲属关系或者以前有过接触经验。社会邻近对组织学习和创新非常重要,因为基于信任的社会关系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交互,隐性知识通过市场进行交互则要困难得多(Maskell和Malmberg,1999)。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经济体寻求自身的利益会导致一些机会主义行为,而社会关系网络可以限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Granovetter,1985)。另外,有些经济行为并不是基于经济效率的考虑,而是基于社会网络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主体不会仅仅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做决定(Uzzi,1997)。因此,在组织合作过程中,社会网络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还是发挥嵌入效应。

社会邻近的研究一般是和社会网络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Saxenian(1994)认为,对交互式学习重要的不是地理上共处一地,而是企业主动通过与其他主体建立伙伴关系而嵌入到地区网络之中。Breschi和Lissoni(2003)发现创新者之间的社会嵌入关系在知识溢出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Agrawal等(2006)认为企业之间产生接触和联系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的员工过去曾经有在同一家单位供职的经历。Maggioni等(2007)的研究值得特别关注,他们通过研究共同申请专利和共同参加欧洲创新网络这些合作创新形式发现,一个地区的知识创造活动不仅被地理上邻近地区的知识创造活动所影响,还被关系邻近的地区所影响。同样,Boschma(2007)认为简单的共处一地是不够的,在地区网络中处于比较中心位置的企业有更好的创新绩效。Whittington(2009)利用地区集群内的美国企业的纵向数据研究表明,企业在地区网络中的中心度正向影响他们的专利。

社会邻近的研究除了与社会网络结合起来,另外比较常见的研究就是用以往的合作经历测量社会邻近,隐含的假设是社会邻近随着合作经历的增加会相应增加(合作经历会通过互相的沟通调整而增进组织之间的信任)。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研究文献直接关注曾经的合作经历对后来组织之间合作的影响(详见表2)。曾经的合作经历会导致社会资本和合作过程中工作条例程序的产生,这些条例和程序使主体之间的互动模式比较稳定,从而有利于合作主体之间知识的传递(Dyer和Singh,1998;Zollo等,2002)。另外,曾经的合作经历促进企业在关系方面的投资,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合作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增加所创造的价值(Dyer等,2006)。

表2 以往合作经历与合作创新的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以往的合作经历会显著增加将来合作的可能性,这一观点已经被一些学者所证实(Gulati,1995; Bruneel等,2010;Bercovitz和Feldman,2011)。过去的研究显示,有过合作经验的企业会形成一种关系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在以后的合作中获取收益的能力(Anand和Khanna,2000;Kale等,2002)。但也有一些研究并不支持合作经历对后来的研究合作的正向影响。例如,Schwartz(2012)利用德国417个合作R&D项目的数据,研究了以往的合作经验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往的合作经历对创新产出没有显著的影响。Dyer(2006)对美国合作R&D项目的研究结果也不支持以往合作经历对合作结果的正向影响。Hoang(2005)利用大型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数据研究合作R&D项目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以往联盟(合作)经验的增多,合作项目成功的概率反而降低。针对这一违反直觉的结果,Hoang认为,原因可能是与同一个合作伙伴合作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创新性却降低了。

2.与地理邻近的交互作用。与其他维度邻近的研究一样,社会邻近与地理邻近的结合研究意义重大。关于地理邻近与社会邻近的交互作用有一些研究,例如,Singh(2005)的研究关注社会距离、地理距离的交互作用,还有社会距离的测量。研究认为,一旦考虑到主体之间的社会网络联结,那么处于同一个区域或者同一个企业这种地理上的优势对创新者之间知识流动的影响效应将会减弱,事实上,这时候地理邻近的额外效应非常小。这表明社会网络对知识交互的模式非常重要。Wei Hong(2013)的研究也发现,当主体之间的地理距离增加时,社会邻近的效应更加显著。

四、研究评述

本文首先对前期与邻近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脉络梳理,然后分别从地理邻近、认知邻近、技术邻近和社会邻近四个维度综述了合作创新相关研究和进展。从综述结果来看,国内外相关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但基于邻近视角研究合作创新以及协同创新毕竟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该领域的相关研究目前还远未成熟。在分析目前研究现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为了深入探究多维邻近对组织合作创新的影响机理,我们需要构建较为清晰的、逻辑一致的多维邻近性概念框架,这是对实证研究有益的基础性工作。由于邻近的定义在相关文献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而且邻近在创新领域研究中有诸多不同的分析视角,以及同一邻近被不同学者使用不同名称等原因,现有研究对邻近维度的界定模糊不清,不同维度邻近概念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叠现象,因此产生一些混乱。例如现有研究大部分都将技术邻近和认知邻近混为一谈,对于认知邻近的测量一般忽略了认知邻近的其他维度,实际上就是在测量技术邻近;还有本文中未做详细综述的组织邻近和制度邻近,在概念上也存在重叠之处。邻近维度的界定不清给进一步的实证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领域研究的继续发展。一般认为,合作创新的分析层面和管理研究领域的其他研究一样,可以分为个人、组织以及区域三个层面。在具体的研究中,针对不同的研究层面和研究对象,邻近性的具体维度划分和相对应的概念界定应该根据这三个分析层面具体的特性,分别做出相应的修正和调整。对各个层面分别选择相适应的邻近维度,并对不同维度邻近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重新界定,这在目前的邻近研究中非常有必要。

(2)未来研究在较为清晰的多维邻近性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除地理邻近外的其他维度的邻近以及多维邻近的交互作用。目前关于邻近与合作创新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地理邻近的影响,地理邻近的研究相对于其他维度的研究来说比较成熟。但是,由于实证模型的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不同等原因,地理邻近重要性的解释尚没有一个清晰的有条理的框架。另外,技术邻近的测量和研究相对也比较成熟。除此之外,其他维度的邻近无论是概念还是测量都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以后的研究者更多关注。从前文的综述还可以很明显看出,在现有研究中,各个维度邻近的交互作用研究较少。孤立考虑一个维度的邻近或者分别研究各个维度的邻近独立地作用于组织合作创新显然有其不足之处。考察各维度邻近的交互作用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3)未来多维邻近性问题的实证研究需要更多地考虑运用调查数据等一手数据。在实证研究中,数据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价值。从前文的综述结果可以看出,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的数据大部分来自于公开出版物数据或者专利数据等二手数据,较少有问卷调查等一手数据来源。由于一手数据可以回答二手数据不能回答的具体问题,一手数据在某些情况下更加及时和可信,以及一手数据所具有的其他优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多考虑运用调查数据等一手数据。虽然国外有一些基于一手调查数据的研究,但是不同的空间尺度,以不同地区为样本,研究结果都可能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而且国外研究结果对我国的合作创新实践未必具有实践意义。因此针对我国具体情境的调查数据研究将非常有价值。

(4)加强区域层面邻近与合作创新问题的研究。现有的关于邻近与合作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大学或者研究组织的角度进行的微观层面研究,尤其以产学合作的研究居多,对区域层面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些少量的研究也主要是国外学者的研究。区域研究有大量的政府统计数据作为支撑,因此可以针对邻近这个研究主题对区域数据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探索。

(5)从动态的视角研究地理邻近对合作创新的影响,而且在动态研究中,有必要将其他维度的邻近整合进来,以期实现更完整的分析框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现有的邻近研究多是静态的分析,基于动态的视角研究地理邻近对合作创新的影响的文献相对比较少,对于其他维度邻近的动态研究基本没有。地理邻近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变是怎样演进的,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维度的邻近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最后,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某一产业领域,对不同产业领域的对比研究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1] Adams J D,et al.Scientific teams and 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s:Evidence from U.S.universities,1981-1999 [J].Research Policy,2005,34(3):259-285.

[2] Agrawal A,et al.Gone but not forgotten:knowledge flows,labor mobility,and endur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6,6(5):571-591.

[3] Brostrom A.Working with distant researchers Distance and content in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 [J].Research Policy,2010,39(10):1311-1320.

[4] Boschma R.Proximity and Innovation:A Critical Assessment [J].Regional Studies,2005,39(1):61-74.

[5] Branstetter L G and Sakakibara M.When do research consortia work well and why?Evidence from Japanese panel data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1):143-159.

[6] Bruneel J,et al.Investigating the factors that diminish the barriers to university industry collaboration [J].Research Policy,2010,39(7):858-868.

[7] Bercovitz J and Feldman M.The mechanisms of collaboration in inventive teams:Composition,social networks,and geography [J].Research Policy,2011,40(1):81-93.

[8] Cantner U and Meder A.Technological proximity and the choice of cooperation partner [J].Journal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2007,2(1):45-65.

[9] Ejermo O and Karlsson C.Interregional inventor net works as studied by patent coinventorships [J].Research Policy,2006,35(3):412-430.

[10] Gulati R.Social Structure and Alliance Formation Patterns: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5,40(4):619-652.

[11] Gittelman M.Does geography matter for science-based firms?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the geo graphy of research and patenting in bio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2007,18(4):724-741.

[12] Hoekman J,et al.Research collaboration at a distance:Changing spatial patt erns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within Europe[J].Research Policy,2010,39(5):662-673.

[13] Hewitt-Dundas N.The role of proximity in university-business cooperation for innovation [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3,38(2):93-115.

[14] Hong W and Su Y S.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proximity in non-local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An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patent data[J].Research Policy,2013,42(2):454-464.

[15] Hoegl M and Proserpio L.Team member proximity and teamwork in innovative projects [J].Research Policy,2004,33(8):1153-1165.

[16] Hoang H and Rothaermel F T.The Effect of General and Partner-Specific Alliance Experience on Joint R&D Project Performance [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2):332-345.

[17] Kim C and Song J.Creating new technology through allianc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joint patents[J].Technovation,2007,27(8):461-470.

[18] Mora-Valentin E M.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success of R&D cooperative agreements between firms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s [J].Research Policy,2004,33(1):17-40.

[19] Mowery D C and Oxley J E,B S.Technological overlap and interfirm cooperation:implications for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Research Policy,1998,27(5):507-523.

[20] Maggioni M A,et al.Space versus networks in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A European analysis [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7,86(3):471-493.

[21] Nooteboom B,et al.Optimal cognitive distanc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J].Research Policy,2007,36(7):1016-1034.

[22] Narula R and Santangelo G D.Location,collocation and R&D alliances in the European ICT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2009,38(2):393-403.

[23] Petruzzelli A M.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relatedness,prior ties,and geographical distance o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A joint-patent analysis [J].Technovation,2011,31(7):309-319.

[24] Singh J.Collaborative networks as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diffusion patterns [J].Management Science,2005,51(5):756-770.

[25] Schartinger D,et al.Knowledge interaction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in Austria:sector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J].Research Policy,2002,31(3):303-328.

[26] Sampson R C.Experience effects and collaborative returns in R&D alliance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11):1009-1031.

[27] Schwartz M,et al.What drives innovation output from subsidized R&D cooperation?—Project-level evidence from Germany [J].Technovation,2012,32(6):358-369.

[28] Whittington K B,et al.Networks,Propinquity,and 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9,54(1):90-122.

[29] 党兴华,弓志刚.多维邻近性对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基于中国共同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31(10):1590-1600.

[30] 冯泰文等.合作创新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9):72-80.

[31] 刘志迎,单洁含.技术距离、地理距离与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效应——基于联合专利数据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9):1331-1337.

[32] 李琳等.地理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167-175.

[33] 吕国庆等.基于地理邻近与社会邻近的创新网络动态演化分析——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4,(5):97-106.

[34] 王庆喜.多维邻近与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知识溢出:一项空间面板数据分析(1995-2010)[J].科学学研究,2013,31(7):1068-1076.

ALiteratureReview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fromaPerspectiveofMulti-dimensionalProximity

XIA Li-juan,XIE Fu-ji

(AntaiCollegeofEconomics&Management,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52,China)

Abstract:The proximity concept has recently captured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innovation,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 on.From a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al proximity,it conducts a detailed review of proximity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Firstly,it makes a context review of earlier relevant proximity research.Then,i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nd progres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four dimensions of proximity:geographical proximity,cognitive proximity,technological proximity and social proximit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urrent research on proximity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ainly concerns with the effects of geographical proximity,and there is still little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these dimensions of proximity.At last,it points out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rom a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al proximity.

Key words:proximity; geographical proxim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度 生)

中图分类号:F270

A

1001-4950(2014)11-0045-11

收稿日期:2014-07-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批准号:7137315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13AZD015)

作者简介:夏丽娟(1985-),女,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谢富纪(1962-),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维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光的维度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