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室制”在环境设计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4-06-25杨闵敏

艺术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应用

杨闵敏

摘 要:“工作室制”教学是环境设计教学中的新思维,它将教学、科研与企业的力量同时整合,并融入培养实用、创新人才的新理念,是未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既可以为师生创建学术研究和实践项目的基地,又可以为学校建立面向社会和企业的窗口。

关键词:工作室制;环境设计专业课;应用

1 “工作室制”的来源与现状

“工作室”是近几年来在高校教学中较火热的新名词。从设计史来看,“工作室制”来源于西方美术教学,最早的“工作室制”诞生于1919年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它作为史上第一个真正对设计教育进行全面改革的艺术院校,提倡教学与社会需求、理论和实践、实训和生产相结合的“作坊制”,主张每一门课程与实习工厂相联系,是如今倡导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最早教学雏形。在包豪斯之后,“工作室制”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成分,适合专业发展的课程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教育的发展。“工作室制”教学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在磕磕绊绊中发展至今,形成了课堂、工作室、企业与竞赛融为一体的有效教学方式,它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变为符合现代市场发展需求的开放式教学,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充分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近年来,国内多家艺术专业院校和一线综合类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开始借鉴和尝试“工作室制”教学,这对我国环境设计的专业课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许多二线乃至三线的综合类艺术院校中,“工作室制”教学尚不成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甚至部分院校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平时成绩+考核成绩+考勤”的课程评价体系,基于这一现状,还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为前提,不断总结提高,形成一套系统的“工作室制”教學方式,为今后的环境设计专业课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工作室制”运用的必要性

英国鲁顿大学校长戴·约翰博士说过:“大学就是制造人才的工厂,任务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向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由于历史的原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起步较晚,导致了教学模式的落后。至今,大部分高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课程基本可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两个阶段。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一般是一年或者一年半,主要是以素描色彩、三大构成、速写手绘等课程,培养学生从高考美术应试思维转变为专业设计思维;在专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室内室外设计原理、制图方法、软件学习、室内外专业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和项目的实践能力。

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特点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穿插进行,但在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法能力培养上有些分类不清,这容易导致学生基础知识点不扎实,系统专业训练更无从谈起,进入社会后较难适应,产生理论与社会市场脱轨。所以,“工作室制”教学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将传统授课体系与设计工作室教学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课题或项目强化和训练设计技能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将产、学、研融为一体,将知识性、趣味性、实战性作为教学的首要标准,将建设实践教学型课堂为首要目标,对于我们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十分有必要。

3 “工作室制”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

(1)“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工作室制”是打破“单一式”“被动式”的教学方式,是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通过将企业的设计项目或教师的课题项目导入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或参与设计项目,或参加各种设计竞赛,以此来加强教学与市场的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2)“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作用。“工作室制”将传统授课体系与“工作室制”教学两者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通过实际课题或项目训练强化学生设计方法、技能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大大提高就业率和缩短职业适应期;也使教师在实践的同时不断地充实自己,与学生充分互动,使双方的专业技术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工作室制”的推广,能优化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使其不依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扩展、延伸和深化教学内容,改进传统的环境设计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工作室制”教学下的课程评价体系,强调定性和定量的结合,突出综合性和科学性,并更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基本思想,有助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教学和市场的桥梁,发展产学与地方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有利于服务社会能力,推进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为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3)“工作室制”在环境艺术教学中的运用方式。第一,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设置具有“项目”或者“课题”性质的课程,在教学目标上,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教学方法中,运用“项目法”和“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在教学方式上,运用“参与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评价上,用分数衡量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工作态度,形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第二,在课堂教学方面,“工作室制”教学运行的基础是企业的实际项目,在无项目的情况下也可以模拟运行,如根据虚拟项目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分工,组员共同完成调研、设计合理方案、制作项目书等任务,由教师在教室课堂上模拟企业竞标场景,让每小组宣读调研报告及展示设计方案,由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并对方案进行讨论式认证。在此期间,教师要做好纪录,及时提出表扬和评价总结,并记作平时成绩。最后,让学生根据讨论建议和老师的处理意见修改方案,完成项目。第三,在课外辅导方面,同一课程的教师可根据实际的课题项目,或省内外环境设计专业技能竞赛等要求,集中讨论研究,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和指导方案,并由每个教师负责一个学生小组,或由学生小组根据兴趣及所长,自由选择对应的教师来进行课外专业实践辅导和综合技能训练。

4 小结

随着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呼声,“工作室制”教学正在艺术类高等院校中逐步开展推进,由于“工作室制”是一种实践型教学活动,并能从真正意义上改革传统专业课程“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这一行业的规范流程,熟知相关知识,自己明白所学为何、所用何在,从而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以满足新时期市场对高素质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这使得“工作室制”为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并值得教育改革工作者不断去学习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邰杰.风景园林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机制运作构思[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3] 薛野.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应用
高职播音与主持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模式研究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