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

2014-06-25吴振红

艺术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陈列展览实施策划

吴振红

摘 要: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奉献的最主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傅山书画精品展》经过精心策划,将“主题策划——艺术陈列——学术讲座——辅助展览——观众互动——意见反馈”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了较好的陈列展示效果,成为陈列展览创意策划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实施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广东省博物馆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新馆的建设给我们这些策展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为了丰富展览内容,真正体现博物馆的“博”字,广泛引进他馆优秀展品,有着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地域文明特色,不同的异质文化,是最容易以不同地域的文物来体现。这种跨地域限制,整合文物资源、展现地方文化差异的展览是深受观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从2010年新馆落成以来,广东省博物馆已经先后引进了《重返巴洛克——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展》《雪域瑰宝——西藏文化展》《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等多个大型跨地域、跨国界的展览,其中也包含引进山西博物院的《傅山书画精品展》。

《傅山书画精品展》(以下简称《傅山展》)于2012年8月28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书画厅举办。展出了傅山、傅眉及傅莲苏子孙三代的书画精品67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其余几乎全部为国家二级、三级珍贵文物。包括傅山各个时期、各种书体、各种材质的作品。《傅山展》是傅山书画艺术首次在粤的全面展示,为南粤的广大观众提供了一道传统的文化艺术盛宴,使观众获得了全新的感观和丰富的审美体验,让观众流连忘返。对于热爱书法,崇敬傅山的书法爱好者来说,更可为多年不遇的难得机遇。

1 傅山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傅山,太原陽曲县人,字青主,其一生经历了明代的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及清代初期的顺治、康熙二朝,贯穿了中国十七世纪的近八十个春秋。其在文学、艺术、思想、政治、学术、医学等领域皆做出了卓越贡献。傅山亲身经历了明王朝的覆灭和战火的洗礼,亲眼目睹了清王朝民族压迫的种种惨状,也遭到了文化专制主义的野蛮压制。可以说他的一生成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缩影。他的诗文书画、文艺思想成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如此的人生经历,对傅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造就了傅山颇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傅山的书法在17世纪的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草楷篆隶,俱造绝顶”,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几乎可以乱真,又融入自己的个性,加之书法界有了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和倪元璐等诸名家的影响,傅山的书法更是具有一种奇特的“怪味”。他对颜真卿的书法尤为推崇,如《集古梅花诗》,就是用具有颜体特征的大字书写的,傅山流传至今的颜体大字楹联和榜书多件,皆端庄遒劲,刚健有力。甚至连写小楷也用颜体,如《逍遥游》,邓散木在《临池偶得》中称赞道:“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书应人求索,但他的草书也没有一点尘俗气,外表飘逸内涵倔强,正象他的为人”。其在书法艺术理论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四宁四毋”理论,极其精辟,对整个艺术范畴有着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傅山的绘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风格古拙奇特,被列人逸品之列。清·张庚《画征录》卷上载:“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亦有气。”其画作均渗透着自己品格高尚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人谓“胸中自有浩荡之气,腕下乃发奇逸之趣”,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2 展览陈列的策划与实施

“傅山书画精品展”与应节、应景的临时性展览有所不同,它是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落成以来一贯主张的展览专题化、学术化的重要步骤。其策划工作为我馆书画类展览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操作模式。

2.1 陈列艺术设计

展厅形式设计风格代表了陈列展览内容所蕴含的、主要的文化信息。形式设计者运用专业手段,将体现陈列展览主题风格的元素,设计、贯穿于整个展厅之中,营造出与陈列展览内容相和谐的展厅氛围。

(1)陈列色彩设计。在形式的各种因素中,色彩和色调的配合最能触动人们的情绪,激发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傅山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的形式语言以白、黑两种象征色彩为主,白色象征宣纸颜色,黑色象征字体颜色。色彩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一种设计要素,可以营造展览环境与气氛的,刺激观众的情绪反应,是展览与观众建立联系的一条纽带。合理的运用色彩可以营造出赏心悦目的展览空间,烘托展览氛围,突出展览主题。反之,色彩整体搭配不协调,就会使展览环境就显得杂乱无章,影响展出的效果,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傅山展》的色彩设计体现了现傅山先生的笔墨情趣,起到了“画龙点睛”之作用,是陈列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这一设计理念应用到展标、标题牌、说明牌等制作中。提取的象征色与文物内容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提升了展品的美学特征,感染观众的情绪,传达给观众一次审美的愉悦体验。

(2)陈列空间设计。《傅山展》陈列厅的面积为1200平方米。对于这个展区如何进行划分是个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展线的设置。如果展区分布不合理,展线的走向及是否顺畅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而展区、展线又是观众参观陈列展览时主要的坐标及导引。此展的展区设计采用并联式的形式,以傅山书画艺术的特点为结构框架,将展区分成五个单元:前四个单元分别展示傅山书法艺术的奇(奇崛狂放)、独(个性独立)、古(古迈苍劲)、真(自然真率)四类最能代表其精神和影响后世的书法、绘画作品。第五单元展示傅山子孙的书画作品。此种设计不同于平铺直叙的时间顺序,从逻辑上将更具活泼型。在陈列空间设计中,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是第一单元中的大草《寿王锡予四十二韵》(图1),书于白绫之上,共计十二屏,占满一墙的空间,连绵磅礴,雄肆奇崛,痛快淋漓。傅山的一生不屈不挠,特立独行,后遁迹山林,自逞异端,独特的人生经历于此得以充分体现。

(3)心理空间设计。所谓“心理空间”,即运用高科技手段、三维动画、多媒体组合的各种展示形式给观众各种思维认识和想象以及心理感受。如何准确、恰当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给观众创造一个除文物、图片、实体景观之外的新的空间形式。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这个基地的作用,对外展示、宣传博物馆的内涵和外在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从1905年张謇自费创建的第一座南通博物院开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这期间博物馆从定义、分类到陈列手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在新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运用的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博物馆的辅助展出,对于更好地表现、诠释展品,梳理博物馆中纷杂的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傅山展》中,我们紧密结合陈列内容,策划设计了多媒体互动项目。使陈列内容中的重要事件和重点内容通过这种形式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与突显。音频、视频的结合,灵活、生动、易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挥了普通展示手段无法达到的作用。

2.2 教育与宣传推广

(1)导览服务与专题讲座。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书法繁荣,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特色文化名城,同时也为了能更清晰、更完整地向公众展示傅山这一文化巨人的形象。这次展览中,省博首次引进来自广州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7名大学生作为导赏员,他们将在周末为市民提供义务讲解。而且在策展的同时即展开培训导览人员活动,特别邀请了广州美院的书法专业的教授亲自对导览人员进行培训,对每一件展品进行详细深入的导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有导览服务的展览,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展览肩负的教育、宣传、研究功能,也才能充分发挥。展览进行中还举行了多场“名家”讲座,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靳继君教授主讲的《书法是什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吴慧平教授主讲的《书法美在哪?》等一系列专题讲座活动,从专业角度对书法进行了解读,提升了展览的学术水平。

(2)古今并置——与高校合作办辅助展览。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在弘扬传统文化主旋律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书法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文化战略。广东省高校书法作为这项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广州美术学院、暨南大学、湛江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等高校分别建立了书法本科专业,很多高校均已招收书法研究生。高校书法创作与理论水平正在稳步提升,在全国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故为配合《傅山展》策划了一场“金风送爽,翰墨华南——广东高校书法作品邀请展”,本次展览共展出广东省主要高校如广州美术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大学等21位书法教师的50余件作品,是对广东高校书法的一次集中展示。作品涉及了书法的各种书体,也涵盖了包括中堂、条屏、斗方、对联等在内的各种幅式,作品形式简单,内涵丰富。把这两个“古——今”展览配套一起展出,一方面是让观者更深刻理解傅山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广东专业的书法机构与传统的佳作直接互动,可以从中找到书法美学上共通的灵魂。

2.3 观众调查(调查数据由本馆公众服务部提供)

博物馆学者戴维·蒂恩在1994年出版的《博物馆展览》(Museum Exhibition)一书中对博物馆展览观众评估做出了更为精确的论述。他认为博物馆展览评估是对展览效果的评量,而这种评价的根据并非来自策划者、设计师、学者或者博物馆管理者的专业意见,而是直接来自观众的反馈信息,以便对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规划、阐释手段等做出更为客观的评判,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吉林大学史吉祥教授在2000年发表的《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国目前有1800多所博物馆。据对发表报告的统计,到1999年为止,仅有不到15所搞了观众调查,也就是说还不到百分之一,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从未搞过博物馆观众调查。”为了收集观众意见和建议,积累、总结实践经验,《傅山展》开展了观众调查工作。

(1)观众流量调查。《傅山书画精品展》于2012年8月28日开幕,展期至10月9日,共计43天,期间按例闭馆5天,展厅内部因故调整暂停开放8天,免费向公众开放30天。据统计,开放期间累计接待观众约42150人次,日均观众量达1405人次。观众流量峰谷(见图2)特征表现为上午、下午观众的比例为1∶2,平日与节假日观众比例也为1∶2(国庆8天假期)。观众结构特征上,与博物馆总体特征近似,以青年观众为主,约占6成以上,其中书画爱好者比例较高,青少年观众则在节假日的比例较高,约占三成。另外,由于加大了展览宣传推广,展览的辐射面有明显扩大。除了本地和珠江三角洲的观众外,来自书法教育比较发达的粤东地区的观众也不在少数,港澳、北京等地也有观众专程来观展。

(2)观众留言选辑。开放期间,我们在展厅设置留言本,收到各类留言近900条。大部分留言对本展览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展览在推广普及传统书画绘画艺术,引导观众鉴赏傅山书画、激发书画学习兴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也提出了书画展览中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包括:1)展览不易懂。从留言统计中可见,78条留言称看不懂,这里的不懂,包含了多层含义,其一是观众不懂得如何欣赏傅山书法作品,其二是不识草书,看不明白展品书写的内容,希望说明牌中能增加注释,其三是不了解作者艺术风格。约有近30条观众留言建议增加人工讲解,以帮助观众更深入地参观。2)展览中的书、画作品比例问题:十多条留言中提到展览中书法作品多,尤其是草书作品很多,但傅山的画作偏少,未能更为全面了解傅山及其作品,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画作展出。3)展出作品的真伪问题:有4条留言对展出的作品中的真伪提出了质疑。4)对于展览说明牌的建议:避免出现文字错漏,确保说明内容的准确性;说明牌上尽可能给予观众更多展品信息;考虑博物馆观众群体的国际化趋势,应增加英文说明。5)观众的其他意见:希望展览图录及衍生纪念品配套同步销售。评估指标即能够反映观众个人信息、参观行为、满意程度等具体数值,它是衡量和监测博物馆展览业务工作,揭示博物馆展览、服务以及其他工作中薄弱环节的重要量化手段。

通过观众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我們的工作是成功的,付出的努力是有价值的,但同时在展览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我们将在学习中逐步扩展视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失,必定能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傅山书画精品展》将“主题策划——艺术陈列——学术讲座——辅助展览——观众互动——意见反馈”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了较好的陈列展示效果,这种使冰冷的、不会说话的文物与观众、学者、书法爱好者互动、交流的做法,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也获得了观众、专家和领导的认可,成为陈列展览创意策划的成功案例。

参考文献:

[1] 齐玫.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M].文物出版社,2009.

[2] 姚安.博物馆策展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0.

[3] 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M].文物出版社,1985.

[4] 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八·遗逸二[M].中华书局,2003.

[5] 肖洽龙,石金鸣.傅山书画精品集[M].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陈列展览实施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
浅谈刘青霞故居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
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要“以人为本”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