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山水画中的心理学原型
2014-06-25解英臻
解英臻
摘 要:本文从荣格心理学原型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原始意象和固定模式,探索隐含在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中的无意识原型,从而为当代美术创作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传统山水画;心理学;原型
0 引言
原型是瑞典心理学家荣格在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某一种族全体成员,甚至整个人类所共有的心理结构,其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不可见,但它却可以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固定的意象和艺术形象,构成艺术创作中永恒的母题。作为一个绵延了千年的画种,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同样存在这样的原型。
1 智者原型
智者原型又称为“智慧老人”原型,是原始智慧和直觉智慧的象征,智者是中国山水画中最重要的原型之一。中国早期绘画是以历史人物为主,历史人物本身就不乏智者的形象,如“竹林七贤”“虎溪三笑”等题材,多描绘历史上著名的智者。而在山水画中大量出现的隐士、高士、渔夫、樵夫等形象,并没有实指为某个历史人物,但却是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智者原型。隐士自古就被认为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如《庄子》《列子》等书中描写的隐士,还有史书上所记载的隐士,如“商山四皓”“野王二老”等,往往有超人的智慧和洞察力。而渔夫、农夫、樵夫之所以作为智者的形象,是与中国的隐士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的。例如,姜子牙、严子陵等,在未做官或是辞官后是以渔夫的形象示人,诸葛亮未出山时“躬耕于南阳”,是隐于山林做农夫的。一些文学作品中,隐士也以渔夫等的面貌出现,如屈原所写的《渔父》,其渔父形象影响深远。所以当画面上出现这些渔夫、樵夫、农夫形象,往往是隐指山中的隐士,也就是中国人所认为的智者。而这些隐士智者,在思想上大体是偏于道家的,主张“绝圣去智”“绝巧弃利”,否定机巧算计的小智慧,而主张“保全天真”“复归于朴”的大智慧,这正和荣格对智者原型定义的“原始直觉”的智慧是非常相近的。
2 儿童原型
儿童原型在荣格心理学当中是“作为过去的一种纽带的原型”,也是作为“潜在的未来”的原型。象征了人在自我意识尚未建立之初,处于混沌的状态。所以,儿童原型就带有初始、源头的含义,即是始也是终,并且有“对立统一性”和“雌雄同体性”。[1]这种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也如出一辙,如《道德经》中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拿婴儿喻道,正说明了二者的共性:“初始本源”“对立统一”“阴阳和合”“雌雄同体”。另外,《老子》所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说明婴儿至柔至弱,却又至刚至强,这一点也与荣格“儿童原型”定义中所谓的“无敌童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