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式

2014-06-25向艳

艺术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摘 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数字图书的越来越多,使用纸质图书的越来越少,因此有人认为以后是无纸化社会,图书馆将不存在,本文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数字图书馆是不能取代纸质图书的,并说明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式是数字与纸质、网络技术与传统图书馆相结合的复合发展模式。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载体;复合图书馆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寻求和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方式。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流通查询、复制借阅等服务方式给读者带来的不便越来越明显,使用数字图书的读者越来越多,使用纸质图书的读者越来越少,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地位开始动摇。因此,有人认为未来社会将是无纸社会,图书馆将消亡,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数字化信息载体不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人口众多的国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图书馆都是以纸质文献为主。信息资源的载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对信息载体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图书馆而言,任何一种载体的馆藏文献是不可能满足各种用户的多种多样的需求。长时间地对着屏幕看会产生视觉疲劳,所以有的人喜欢看纸质图书而不喜欢数字图书。只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推动,数字化资源将日益增多,但数字化资源绝不是唯一的资源,所以作为各种信息和知识资源集中和读者服务中心的实体,图书馆必然存在。

2 数字资料阅读方式无法替代纸质资料阅读方式

在加速数字化、强调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带给了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上很多便利,特别是它先进的检索功能,为我们尽快获取尽可能全面的信息,提供了非常满意的服务。但数字网络不是万能的,不能替代一切。首先它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方式。如:纸质资料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方式的限制可以在火车、飞机、田间地头、自家的炕头上进行阅读,数字资料就无法满足;其次在文字与纸张完全统一环境下,数字资料无法实现以更人文、更个性方式去读一部书。我们可以通过数字网络查询《三国演义》中的某个人、某件事,但可能很少有人会在数字环境下通读《三国演义》。数字和网络提供的是知识和信息,追求的是目的和结果,而书本则提供文本和全息,追求的是过程和行为。两者不可或缺,也无法相互替代,所以认为中国只需一两家图书馆保存纸质文献其余皆可完全走数字化道路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不可能进入无纸社会。

3 只发展数字图书不能实现全民的知识化信息化

图书馆是给我们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平台,我们通过图书馆可以获得很多知识和信息。数字图书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改变了我们传统阅读图书资料的方式。但就知识和信息的普及与社会性传播而言,高技术既带来了“富有者”,也制造出了“贫困者”,因为技术鸿沟导致数字鸿沟,最终导致知识鸿沟。在信息社会,没有对技术弱者的知识和信息获得权利的保障,全民获取信息就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就出现基础缺失。图书馆向所有人敞开大门,它更多地关注和服务于普通百姓、社会困难群体,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社会性公平获取、公平享有的重要渠道。未来社会不会变成“无纸社会”,数字传输、远程获取不会成为知识和信息唯一的获得方式。信息的快速获得不能替代知识的系统积累。因此,未来的图书馆形态不会变成单一的“数字图书馆”世界。

4 数字图书馆无法实现人们进行交流的场所

通过对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比较,虽然数字图书馆是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使图书馆的发展更具活力,是信息的获取途径更广。但从本质上来说,图书馆是厚重人文积淀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相互结合体。而作为实体图书馆的传统图书馆提供给人们的不只是借书还书的场地,而且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社会机构。且纸质媒体是人们接触文化的重要途径,人们在手与纸的接触中,享受着文化的巨大快乐,这种快乐是冰冷的电脑屏幕不能代替的。从普及范围上来看数字图书馆同样取代不了传统图书馆,毕竟传统的书本阅读已被传承几千年,而数字化作为新生事物造价相比而言还是昂贵许多,且受英语和计算机使用能力的限制,许多读者只能选择传统图书馆。

5 未来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追溯图书馆的起因是源于解决文献生产的分散性和文献源的无序性,以及人们对文献利用要求集中和有序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社会环境,图书馆工作就是将文献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储存到传播利用的过程。古代和近代图书馆用手工方式力求将文献收集齐全,进行分类编目,编制文献索引,开展参考咨询,现代图书馆搞自动化、网络化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当人们面对海量信息望文兴叹,不知所措,出现了所谓“信息爆炸与知识饥渴”的矛盾,为解决这种矛盾,即产生了数字图书馆。

当前人们在建设数字图书馆过程中,已感到许多非技术因素在影响数字图书馆的进程,一些专家对进入到完全的数字图书馆的前景产生怀疑,似乎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而传统图书馆的优势正是数字图书馆的弱势,二者完全可相互结合,扬长避短。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存储形式、信息组织形式、信息处理和输出形式、信息传递速度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比传统图书馆有重大改革。数字图书馆的实质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分布于各处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动态搜寻、利用,是用户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快捷方式,是一种信息环境而不是具体的图书馆形态。数字图书馆依靠数字化技术把文字、声音和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采用数字方式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将图书馆的多种资料信息通过计算机转化为二进制数字存储起来。

数字图书馆的功能远超过传统图书馆的范围,但其存储的信息资源应是有序的,便于检索利用的,因此它必须借助于传统图书馆的理论、经验。如“服务至上”“读者第一”原则,文献资源建设的“针对性、系统性、完整性”原则等。而传统图书馆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融合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革进取拓展其功能。因此融合二者的优势,互补升华而成的复合图书馆的建设模式是传统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模式。

本文认为复合图书馆的建设模式是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从古代、近代发展到现代图书馆的历程中,处于现阶段的一种建设形态,它与传统图书馆之间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共存互补,相互兼容。并且在现阶段轰轰烈烈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热潮中,传统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车轮,加快改革步伐,利用数字图书馆的长处,来进化、演绎、拓展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只有在二者的基础上相互融合与升华而形成的复合图书馆的建设模式才是传统图书馆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因此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雅南.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分析[J].图书馆,2002(5):71-73.

[2] 张莹.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比较[J].中華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5):7-9.

作者简介:向艳(1977—),女,200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经济学专业,讲师。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研究
谈图书馆资源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充电者的知识殿堂——数字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刍议
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