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目标: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4-06-25唐隽菁

中小学德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脑科学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唐隽菁

摘 要:设定教学目标的源头必须也只能是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应因生而异,确立不同级别的教学目标要求;应基于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合理使用高效期与低沉期,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流程。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三级目标体系;脑科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6-0046-03

区教研员带着一位外校年轻的陶老师来试教,希望我们团队能够促其更上一层楼。坐在教室,看着孩子们不温不火的神情,善乏可陈的参与,听着老师密集的提问喷薄而出,课件呈现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笔者在听课本上随手写下:冷热之间,问题何在?

听课结束后,回到办公室,陶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的设计意图:“活动1:好书推荐,是为了让孩子们喜欢阅读;活动2:读书好方法,是希望他们能够掌握读书的好方法;活动3:走进书之家,是希望他们能够知晓借书流程、判断正确的阅读行为。”小姑娘参加工作第二年,愿意在品德学科投入如此的热情,我们自当给予肯定与鼓励。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议课能够实现双赢:在帮助她厘清教学思路的同时,我们也能更加明晰备课的思考流程,进而能够形成我们的思维方式。

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对话1:教学目标从哪儿来?

“这个问题有意义吗?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有配套的教师用书,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赫然在目,咱们只要做搬运工即可。”

我们坦言:我们也曾经这样做过。

习惯成自然的事就一定经得起推敲吗?大家都在做的、习以为常的举动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以前这样做,我们现在也应该继续这样做下去吗?

就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说——

陶教师执教的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最爱读的书》。教师用书中印制的教学目标这样写道:“情感与态度:培养读书的兴趣,激发爱读书的热情,体会到读书有益;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乐于读书,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知识与技能:通过读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掌握读书的技能和方法;过程与方法: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主要通过读书活动的过程来获得。通过各种活动,乐于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体验读书的乐趣。”陶老师的设计意图正是源自教师用书所云。

“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用书,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换句话说,课程标准是我们应该抵达的终点,教材、教师用书则是指引我们走向终点的路径、协助我们前行的拐杖而已,比较而言,哪一个更为重要?”

聪慧的陶老师立即领悟:“课程标准是重中之重。”

那好,让我们一起翻开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经过一番逐字逐句的搜寻,在课程目标中没有发现与读书有关的蛛丝马迹,内容标准亦没有。那么,本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究竟是什么?集思广益之后,大家认为,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热爱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固然是本课所要达成的目标,但经由读书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才是更为上位的目标。因此,课程内容之中“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列“遵守规则”与此课最为契合。于是,“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爱护公物”就成为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我们开展品德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与灵魂。毫不夸张地说,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教学目标应从哪儿来?毋庸置疑,一定是课程标准。因为教学目标是对内容标准的落实,简而言之,它就是课程标准得以扎根的载体。课程标准是纲,教学目标是目;课程标准是源,教学目标是流;课程标准是起着指引、规范作用的航标灯,而教学目标则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巨轮。

对话2:教学目标能调整吗?

对于陶老师的这一疑问,我们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因“生”施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课程标准的简单移植,我们就会忽视课程标准所隐含的对学生水平的假设,形成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异质性关系和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因生而异,将其转化为适合具体班级和儿童的目标,建立多层次目标体系。

备课时,究竟应该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我们引入了关系结构图表(见图1)。

不难看出,对于班级中不同学力的儿童,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因“生”施教。由此可见,在解读课程标准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地“备学生”,充分把握他们的生物特性、社会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学业成就以及学习偏好等。

结合这节课,我们来具体地谈:

对儿童生物性学习特征的了解能帮助我们准确解读课堂行为,而这主要针对班级中的特殊儿童。在此不赘述。

社会影响对道德概念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来自于施教区,而学校所在社区资源非常丰富,短短一条太平北路上就有三所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和玄武区少儿图书馆)。学生家长整体素质比较高,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不少孩子刚入学就表现出了对阅读强烈的热爱。学校也非常重视儿童阅读,除每周各班都有借书时间外,每天还专辟了30分钟的“持续默读时间”;每学期各种阅读活动更是层出不穷。

《我最爱读的书》一课共两页,其中“好书推荐”占了半壁江山。鉴于学情的具体分析,我们并未在教学目标中提及这一点,而是仅仅抓住了教材中的一幅图:孩子们在公共图书馆借阅。这看似寻常的一张照片,却包含了太多的德育内容。因此,在明确对应的课程标准后,结合学情,我们确定了本课三个层级的教学目标(见下表)。

表 1 《我爱读的书》三级教学目标一览表

高级目标 学会借助《中小学图书馆分类建议详表》快速找寻自己需要的图书。

中级目标 能够排队借书,安静阅览,爱护从公共图书馆、同学处借来的图书。

初级目标 喜欢阅读,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阅读的收获。

三级教学目标指向不同:初级目标是人人必须达成的;中级目标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大部分同学应该习得的;高级目标则是本课的难点,是为班级中已经达成前两级目标的儿童所设立的。因此,教学环节也就应运而生,从实现初级目标开始,逐级上升,让班级中每一个儿童受益,让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

对话3:教学目标真的很重要?

笔者打开自己的听课笔记(见下表):

表 2 《我爱读的书》听课笔记略表

序号 活动内容 活动设计 用时

1 好书来推荐 4人小组交流《好书推荐卡》,指名汇报,畅谈收获 20分钟

2 读书好方法 4人小组讨论:阅读时遇到4种情况怎么办? 13分钟

3 走进书之家 观看书的发展历程

走进图书馆,梳理借书流程

辨析阅读行为 7分钟

毋须多言,陶老师立刻发现了问题所在:“没想到自己的教学时间分配是这样的。现在我知道孩子们上课为什么那么无精打采,我为什么会上得那么累了。孩子们已经知晓的、已经感受的内容我竟用了20分钟,而真正需要他们掌握、学习的却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通过大家刚才的交流,对照现在确定的三级目标,我原先的教学设计就要全盘推翻,重新构建。”

年轻的陶老师非常谦虚,她主动提出要重新备课。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向着教学目标前进吧(见表3)。

教学设计表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效期和低沉期。这是基于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制定的。[1]

脑科学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大脑在开始和结束这两个时间段处于相对高效的学习期,中间20分钟其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必须采用活动、探究、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入多重感官。[2]鉴于此,我们将较为抽象的“图书馆与我们的关系”放在第1高效期,将教学难点放在第2高效期,通过小组活动、现场演练、讨论交流,在低沉期突出教学重点。如此安排教学流程,目标达成度就高了许多。

“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以课程标准为源,注入生活、生命这两大活水,以三级目标加以呈现,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如此,品德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就有了根基,我们的品德教学就能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而这不正是品德教学的理想境界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梅迪纳.让大脑自由[M]杨光,冯立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96.

[2]李金钊.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框架设计与实践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7.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江苏南京)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脑科学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教育与脑科学结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
中小学脑科学教育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设立首个脑科学本科专业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脑科学研究掀起“全球热”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