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型失败的典型引发的思考
2014-06-24姜晓如
姜晓如
[摘 要] 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是人才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两个必经教育阶段,但由于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种种不同,往往会使很多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感到种种不适应,两个教育阶段的衔接问题近年来也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从一个由高中向大学转型失败的典型案例着手,对高中、大学的教育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揭示两阶段的教育断层现象,强调加强高中与大学沟通和对话的必要性。
[关键词] 高中;大学;教育;衔接;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056-04
0 引言
一个典型的案例:2006年11月2日,广州日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湖北的23岁青年周剑造就了一个传奇。在2001~2006年中,他因沉迷于网络等原因不断旷课,屡被退学又屡次通过高考重新考入大学,创造了四进名牌大学三次退学的“奇迹”。2001年他第一次考上武汉大学,此后便因迷失在网络与大学之间三次被退学,又四次考进名牌大学:先是被武汉大学退学,复读1个多月后,又考回了武大,但随后“屡教不改”再次被退学;回家几个月后,他又参加高考,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华中科大读到大三时他由于学分不够又被退学;接着他第四次参加高考,2006年9月份又考回了华中科技大学。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他四次高考考分均在600分以上。这种独特的经历,相信在中国的大学生里再也找不出第二人。
周剑沉迷网络不断旷课,屡被退学又屡次高考,且次次成功,这绝对算是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但是他在高中和大学的转型中却一再失败,这又不禁令人痛感惋惜。作为一个高中生,周剑无疑是广受夸赞的好学生,但身为一个大学生,他的表现又为何令大家扼腕叹息?
他的经历让人们不得不深深反思当今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关系,而现今二者之间在教学、管理、思想教育等方面也确实出现了断层,如何加强高中与大学的对话也成为学者们纷纷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当今教育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 高中教育之异于大学
高中阶段的教育与大学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任务、教学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是造成大学新生各方面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1.1 教育目标
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人接受正常教育的三个必经阶段,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我国义务教育是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传授基础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基本道德行为规范为主要任务的基础教育阶段。“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高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多元的,它以升学、就业、‘成人为三大目标或三大任务。”“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高中教育的升学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面向高等学校,为其培养和输送合格的生源”[1]。简单说来,笔者认为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主要存在以下不同。
1)高中阶段:重分数——直指好大学。高中教育以高考分数为导向,以获得升学资格为目的,更多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教育的长期效益和连续性。
教育的选拔性功能,尤其是以考试/分数为一元化标准的选拔性功能在高中阶段被表现得异常明显,而这也是当今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教育制度改革的棘手难题之一。应试教育模式无疑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2)大学阶段:重能力——直指好工作。大学教育更加关注的是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较之高中教育,更注重长远的利益。
大学教育与就业挂钩,更注重的是能力,尤其是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学生享有更多可自主分配的时间,借助各种实践活动可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1.2 教育对象
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左右,基本处于少年期向青春期的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生理状态的稳定性较差,易产生剧烈的变化。此外,独立性增强,叛逆心理严重,不再安稳服从管理和安排,更倾向于自我判断;情绪多变,两极化情绪比较严重;未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易受外部世界价值观、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害;自尊心比较强,且比较容易走极端,整体来说还比较幼稚。
相比之下,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年龄跨度基本在18~22岁之间,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趋近成熟,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和生理功能,但总体上还处于未完全成熟的时期。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均达到人生最佳时期;成长意识发展迅速,社会需求迫切,有很强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平等意识强,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追求存在感;眼光更长远,开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情绪情感体验强烈;追求个性及自我归属。
高中阶段更加关注和倾心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易忽视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而大学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则更加平等,更符合“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
1.3 教育任务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高中阶段侧重少而浅的知识,教育内容往往被考试大纲决定,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英语、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十几门课,课程繁多,且更注重理论,实践和应用环节薄弱,忽视了考试之外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大学阶段则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作为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多而深的知识。总而言之,大学教育具有教学内容专业性、学习过程自主性、学习途径多样性、学习目的探索性等特征。
1.4 教学方式
从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来看,整体上由高中的“监督学习”、“全程呵护型学习”转向了大学的“自主学习”,由“多讲解、多练习”的方法转向了“多思考、多讨论”的方法。
高中阶段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学更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教学生学会学习。
2 转型期的适应不良现象
由于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种种本质上的不同,使很多初入大学的新生出现了一系列适应不良的“症状”。
2.1 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新生普遍面临两个不同的新环境:城市、大学这类大环境,班级、宿舍这类小环境。
相比较而言,异地生源的新生初入大学孤独感更强;另外,对于学校基本建设的适应过程,或者对学校后勤条件、师资力量的不尽如意都会增加学生的孤独感,延长学习适应时间,进而也会影响投入度和积极性。
班级、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涯必不可少的学习生活单位,大学的管理特点及生源的复杂性要求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包容性及独立自理能力。很多新生在初期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适应不良现象,尤其独生子女难于适应集体生活的问题在当今已经很普遍。
2.2 情感的不适应
成年人情感来源主要有四种:来自家庭的、来自朋友的、来自恋人的以及自我意识,进而构成了亲情、友情、爱情和自我意识四种情感。大学新生四种情感的不适应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亲情方面:步入大学一定程度意味着脱离父母的管教,由依附依赖必须转向独立自主地发展。
友情方面:新生面临着新友情的建立及旧友情的维护两个问题,需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爱情方面:对部分大学新生来说,面临着原有爱情的维持问题,这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同时也需要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自我意识:即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我、认识自我,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周围的一切变化。告别压抑、封闭的高中生活,大学带来更多的是解脱和释放,如何认识、对待这种稍加放任的生活成为一个大而危险的考验,稍有放纵便极易造成过分松懈、意志失控、失去自我等现象。
2.3 学习的不适应
既包括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又包括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大学与高中在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及教育目标方面的差异性,促使大学也必将采用异于高中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3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断层
3.1 课堂教学方面
教学方面的脱节往往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进入大学后,原有中学那种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模式逐步被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所取代。相对于中学,大学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容量大,教学进度快,学生不仅要理解、消化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和参考资料。这对于刚松开老师的牵手、独立行走的学生来说,就像蹒跚学步的幼儿一样,也需要一定的适应期”[2]。
3.2 学生管理方面
高中阶段实施“学校+家长”式的严加管理方针,对学生交往、出勤、衣着外形等方面都进行严格管理。
相反,大学采用相对宽松式的学习生活管理方法,对女同学的发型、发式、佩戴等宽以处之,男同学在交际交往、出入场所上也更加自由。
突如其来的自由打破了在高中阶段形成的思维定势,放缓的节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积极性和投入度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此时也正是最容易偏离正轨的危险时期。
在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方面,高中阶段更多是学校为主动方、家庭为被动方,而大学之后则有所不同,学校在主动性上有所下降,如无特殊情况,学校很少会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3.3 思想教育方面
高中阶段教师普遍较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认为高中阶段是学生各种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走向成熟的不稳定阶段,这一时期的关键性使得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有很强的主动意识。同时,高中生的思想教育也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职责,是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为辅共同完成的。在学校中,教师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老师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较之以往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交际范围变广,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强。但同时,由于涉世不深、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等,较容易受到诱惑,从而导致思想方面出现的问题更多,严重性也更强。
进入大学之后,学校鲜有专门的思想教育课程,家庭方面也往往很少去做有意义的思想干涉,社会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观念便很容易趁机入侵。
4 两教育阶段实现“对话”的可行之径
4.1 衔接期教学改革
高中阶段:高中教育既要有效地发挥好承前启后的中间枢纽作用,同时又要不失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为了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提前做好大学教育的准备,教学方面可进行开设选修课的改革尝试:“中学开设选修课,在内容上与大学课程接轨,选修这类课程有助于中学生了解大学相关专业的学习内容,对他们日后准确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很有实际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较早地进入状态”[2]。开设选修课对高中生来说是提前了解和适应大学教育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机会。
大学阶段:还有学者提到应该在大学初期适当保留高中时的教学方法,“大学新生若想完全适应大学新的学习与生活,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大学新生入学的前3个月,大学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应适当保留高中教育模式的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落实高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模式”[3]。
4.2 衔接期管理改革
在高中生涯末期,要加强与大学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如可从管理方式、教育模式等方面加以改变,以保证学生能在高中生活结束后顺利步入大学。“高中在最后一个学期,可以效仿大学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教学及管理。如可以增加一些师生共同研讨的学习方式;在时间管理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去灵活安排自习课的学习活动等”[3]。
4.3 加强高中、大学间的师资交流
大学、中学教师之间要多加交流,或者相互兼职兼课。中学教师可以经常去大学考察、学习、兼职,这样既可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也可以使自己了解大学里的最新动态,将大学里的各种先进经验渗透到中学教学中。对于大学教师来说,走入中学可以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等了解生源的最新动态和需求,以便针对性地加进政策、规划的改革。经常去中学作讲座、报告,可以将大学里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引入高中,使中学生做好大学预备教育,拓宽中学教育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带动其发展与进步,实现高中与大学的良好沟通。
4.4 积极开展大学入学体验活动
为使准大学生能提前体验大学生活,目前已有很多地区尝试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去大学“蹭课”,组织准大学生夏令营等就是很好的范例。
高中及大学的教师要积极提倡及组织一些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为准大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使这种体验行为能够很好地持续发展下去。在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及校园秩序的情况下,大学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这种提早进入大学的愿望。
4.5 加强校园文化的人性关怀
“大学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很大的功能:精神品性的引领功能、价值观的导向功能、理想人格的范型定位功能等。”[4]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人性关怀;注重细节,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事、物都反射出文化的光辉,校园文化之花才得以华丽地绽放。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的形成正得益于此,只有真正融入新集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确立高尚的人格目标,才会提高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让物质充满爱,让制度体现爱,让管理表达爱,让行动传递爱,让爱与文化交融,让爱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每一个细胞。
5 结束语
在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断层现象是必须受到重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不同教育阶段的沟通和对话,做好衔接工作,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这些看似不太重要,事实上却对接下来的继续教育影响深远。使处于过渡期的学生顺利适应新环境,尽快进入新角色,走健康成才之路,才能使教育的各阶段融会贯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程斯辉,汪睿.论高中教育的复杂性及其对高中教育改革的要求[J].教育学报,2011,(4):75.
[2]李桂英.从大学新生的不适应谈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衔接问题[J].实务大观教育园地,2007,(1):24-25.
[3]王玉文.试论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基于大学入学新生活适应问题的分析[J].高教论坛,2012,(2):42.
[4]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