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不好当”说明权力正回归本位
——本刊专访著名反腐败问题研究专家郭学德教授

2014-06-24访谈

清风 2014年4期
关键词:特权公款官场

访谈_本刊记者

“官不好当”说明权力正回归本位
——本刊专访著名反腐败问题研究专家郭学德教授

访谈_本刊记者

十八大之后特别是“八项规定”实施之后,官员的饭局少了,应酬少了,福利少了,“灰色收入”少了,“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中共十八大后反腐倡廉大局有了哪些明显变化?对官员和官场又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强力反腐和特权约束下,为何有些官员大喊“官不好当”?近日,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就此类热点、焦点问题,对著名反腐败问题研究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承担者、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河南行政学院副院长郭学德教授(以下简称“郭”)进行了专访。

扭转官场风气离不开群众监督

记: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反复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官员”和“官场”进行了整肃,取得了显著效果。请问您如何评价目前官员和官场的变化?

郭:正如你所说,十八大之后,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中央以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为突破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党的纪律,大力整肃“官场”,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官场风气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正如有的官员所讲:十八大之后特别是“八项规定”实施之后,官员的饭局少了,应酬少了,福利少了,“灰色收入”少了,“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另外,一些社会现象的变化也可以折射出十八大之后党风、社会风气的变化。例如,社会高档烟酒销售额大幅下滑,销售价格大幅度下降;高档酒店门庭清冷,营业额大幅度下滑;高端礼品行业生意清淡,遭受重创,等等。上述变化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官员和官场的变化。总起来讲,党的十八大之后,领导干部作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官场风气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民群众对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对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提出的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政治充满了希望。当然,对“官员”和“官场”的整治,应当把它放到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大背景下去认识、去分析、去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认识党对“官员”,特别是“官场”特权进行整治的深层次原因。

记:大家都知道,领导干部作风之所以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是因为中央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同样离不开群众的监督。

郭:是的。官场风气的转变,领导示范和高层推动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落实“八项规定”要求方面,还是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整治“四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方面,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领导都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践行。自上而下,很快形成了务实、清廉、节俭的新的工作作风和新的社会风尚,并且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光明前景。

当然,官场变化的方向是要让官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这就离不开群众对公权力的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转变作风,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可以说,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反腐败斗争,让人民群众起来监督官员和监督权力,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大特点。此外,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强调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特点。

有些特权现象本身就是腐败

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曾明确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您认为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与腐败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否反对腐败就必须反对特权现象?

郭:特权现象与腐败现象紧密相连、相互影响,而且在当代中国,在许多情况下,特权本身就是一种腐败。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把自己手中的权力作为一种特权,在一些事情上搞“暗箱操作”“后台运作”,使潜规则大行其道,违规“绿灯”大开,结果就出现了干部选拔中的“火箭提升”、公务员招聘中的“萝卜招聘”以及“开着宝马住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者’”等等令人难以理解的怪现象。又如,一些官员以权压法,执法犯法,随意执法,甚至徇私枉法,利用手中的权力谋财、谋事、谋官、谋色,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等。再如,一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甚至大肆挥霍公款,追求高档消费,追求物质享受,追求奢靡腐化,等等。上述种种特权现象本身就是一种腐败现象,而且是一种难以治理的腐败现象。

特权现象不仅本身就是一种腐败现象,而且特权现象还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例如,一些官员特权思想严重,当官做老爷,高高在上,独断专行,骄横跋扈,结果就会为权力寻租提供条件,为以权谋私创造便利。例如,湖南郴州市原纪委书记曾锦春,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等一大批腐败官员,就是在特权思想支配下走向贪腐深渊的典型。又如,一些官员特权思想严重,贪图享乐,平时热衷于迎来送往,沉溺于灯红酒绿,流连于歌厅舞场,迷恋于声色犬马,结果最终由于贪腐无度、作风败坏、生活糜烂、道德沦丧而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因此,反腐败必须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治理腐败必须治理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否则,反腐败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整治官员和官场的措施,特别是限制官员特权的一些举措,得到了广大人们群众的拍手称赞;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此大为不满,甚至还有怨声和骂声;还有一些人牢骚满腹,说现在“官不好当了”“做官没意思了”。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特权现象与腐败现象紧密相连、相互影响,而且在当代中国,在许多情况下,特权本身就是一种腐败。

郭:首先,党中央对“官员”和“官场”的治理,特别是对限制“官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真正拥护,是得民心的。这从国家统计局2013年11月所作的一项民意调查中可以得到反映。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1月在21个省(区、市)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通过十八大以后一年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纠“四风”、治贪腐、抓实效、正风纪等举措,有87.3%的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以往相比有好转,有77.1%的群众认为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力度。其次,一些人认为“官不好当了”“做官没意思了”,正说明了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党中央所采取的治贪反腐的举措产生了实效,说明了权力正在回归本位,即从原来权力被一些人视为自己拥有的“特权”,而向“权力”为民所有、为民服务回归。干部感觉“官不好当了”,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老百姓日子好过了。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河北调研时所讲的:“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与叠加。由于受到过度专科化、技术化、商业化的医学文化及医学范式、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影响,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2]。医务人员收红包、拿回扣、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医患纠纷乃至恶性伤医事件频发。“双输”的医患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对医生是依赖而不是信任。这种状况不仅使整个医务界声誉受损,更从根本上折射出高等医学教育对于人文素养和人的健康生命的尊重欠缺。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人文教育,重塑医学人文精神,乃化解医患矛盾、进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所在。

总之,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官员”的作风和“官场”的风气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只要我们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政治。

当前官场仍存在“公贿”现象

记:据了解,您在20年前的1994年就主持完成了一项关于“公贿腐败”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央关于严禁公款送礼等举措?

郭:1994年我主持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名称为《公贿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当时给“公贿”下的定义为:公贿是指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可简称为“公有制单位”),为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包括正当利益和不正当利益),由“集体”决定或以“集体”和“单位”的名义,用公款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进行贿赂的行为。“公贿”包括三个关键构成要素:一是“公有制单位”;二是“公款”;三是“贿赂”。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公贿”的典型表现如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为了争取项目或下拨财政资金或某种荣誉称号等“利益”而“跑部钱进”、进京送“宝”。

当然,“公贿”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如有直接用公款向上级领导部门及相关人员送钱送物行贿的;有以“感谢费”“劳务费”“咨询费”等名义用公款向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行贿的;有在节日期间以“看望”“慰问”形式向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送礼行贿的,等等。还有一些“公贿”,表面上或者名义上是为了部门和单位的利益,实际上为了个人的私利,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应当说,在20世纪90 年代初,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阶段,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公贿”之风盛行。实事求是地说,在当前,特别是在“八项规定”实施之前,在官场仍然存在一些“公贿”现象,所以,反腐败斗争必须持续深入开展下去。

记:当前存在哪些“公贿”现象?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消除上述腐败现象,十八大之后,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具体来讲,一是提出明确要求,严明政治纪律。中纪委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坚决刹住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并要求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否则严肃追究责任。二是进行监督检查,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三是鼓励群众举报,加强全社会的监督。上述措施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来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对此,大家都有一种直观的、深刻的感受,如2013年中秋节、春节期间,公款送礼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公款吃请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人物简介》》

郭学德,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法学理论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首届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兼任河南省法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郑州大学廉政评价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特约理论研究员。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专注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和廉政建设问题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首席专家”和课题负责人共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参与6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独著、主编、参编、翻译出版的专著、论著、译著、教材30余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19项、厅局级奖6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在研究成果中,郭学德第一次提出和阐释了“公贿”和“法人腐败”的概念及内涵,填补了国内理论界在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猜你喜欢

特权公款官场
无聊是一种特权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
中央执行委员会二十六号训令
——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
最不值钱的是公款
开会的不同版本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