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基于生态文明视角
2014-06-23林松池
摘要:生态文明追求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目的是运用审计手段,引导企业寻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点。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重点关注企业执行相关环境政策法规情况、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企业环境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为了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作出评价,需构建指标体系,并对审计评价体系实施提出相关建议,最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环境绩效 审计 生态文明
当前,环境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意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督促其加大环保投入,重视环境管理,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绩效审计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检查评估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开展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可促使资源节约、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良性互动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方针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反之,对企业进行环境绩效审计又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召唤环境绩效审计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和谐生态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具体内容有: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碳排放交易机制,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措施。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定会涉及到大量的工程投资、科技投入。为了验证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和项目是否有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需要审计部门参与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项目和资金监管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审计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二)环境绩效审计力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环境绩效审计具有环境审计的基本特征,并与环境财务审计、环境合规性审计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环境审计体系。在资源环保、财政、企业、投资等多项审计中,都有涉及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如产业政策的落实情况、节能减排责任的履行情况等。在审计中不仅要关注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更要关注环境保护规划是否合理、决策是否科学、资金投入是否及时到位、项目是否如期完工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等。这些不仅是各级政府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审计监督、履行审计职责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的推广,环境绩效审计内容、重点和审计方式方法都将进行不同程度的演进和发展。当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环境绩效审计范畴,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开辟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新方向。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作为审计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对企业执行相关环境政策法规情况的审计
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环保部门也会适时推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考核评价体系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作为审计部门,在审计中应重点关注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资源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的分解、落实情况。测试企业环境管理的内控制度运行是否健全、有效,是否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关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环境污染防治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情况。测评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给予适当的建议,督促其加以改进。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提高环境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
(二)对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的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作为企业,首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但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的承受力,对环境的影响做到正面影响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为此,企业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转向资源节约型产业,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审计中要重点关注企业对发展绿色经济的资金投入及投资效益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集聚、生产方式转变等格局。企业在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优化企业形象和生产能力高效发展方面是否有所作为。
(三)对企业环境项目及资金的审计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企业必定有各种环保设施要兴建,需要有大量的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审计部门应进行跟踪审计,在环保设施立项前,重点关注环保设施立项是否经过环评,资金预算是否合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关注环境监督管理是否到位,资金利用是否有效、看有无资金浪费,有无超预算等情况;在项目竣工及后续运营时,要关注是否办理了环保验收手续,项目投产后有无达到预期效果。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构建
要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评价,需要构建严格的指标体系,在指标的设计、取舍中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一)指标设计要求
1.可操作性要求。为了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好坏进行明确的评价,指标的设计和选取要有利于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考虑易于被审计人员所接受,容易被量化,便于评审人员的实际操作。指标最好可以利用企业现有的财务统计资料,加以适当的改良,以便能全面反映企业所处行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发展水平。
2.可比性要求。对企业进行环境绩效审计,其主要目的是用审计结果来评判企业环境管理能力的优劣。如何体现出一个企业环境管理能力是优还是劣,需要将多个企业或行业进行比较。故评价指标应具有横向和纵向可比,以反映同一时间的不同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履行环境责任的情况。endprint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求。环境绩效审计是一项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的结果会有多种方式,除了量化的指标外,还要定性的指标作补充。对可以定量描述的项目,要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以使评价结果更具有证明力和说服力;而对只能定性评价的项目,也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估,提高定性评价的科学性。
(二)审计指标的设计
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考虑我国具体情况,笔者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分为以下五类:
1.环境管理指标。设置以下二级指标:所获环保奖项数,所获环境标志产品数量,环境事故发生数,环保政策的制定、执行状况指标,环境管理系统的合规性指标,外界对企业的环境评价指标等。
所获环保奖项数和所获环境标志产品数量越多,越表明企业的产品官方认可度越高,越环保。环境事故发生次数越少,表明企业的环境管理越到位。环保政策的制定、执行状况指标是指企业是否制定环保措施,企业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环境保护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等,是定性指标。环境管理系统的合规性指标指企业是否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如何,各项环保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规的要求,是否先进,执行是否良好,是定性指标。外界对企业的环境评价指标指政府、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保状况的感性认识如何,是定性指标。
2.资源节约指标。设置以下二级指标:万元产值耗电(水、煤、油)量,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
万元产值耗电(水、煤、油)量反映企业获得万元产值耗用的电、水、煤、油耗用量。指标值越小表明企业对年电、水、煤、油的消耗程度越小,资源越节约。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反映企业重复利用水资源的效率。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重复利用水资源的程度越高,对环境的贡献也就越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反映企业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程度。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3.污染物排放指标。设置以下二级指标: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工业粉尘排放强度,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强度等。
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反映企业万元产值所排放的工业废水量,表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反映企业取得万元产值排放的工业废气,主要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工业粉尘排放强度反映企业为取得万元产值排放工业粉尘的程度。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强度反映企业获得万元产值产生的固体废物量。这些指标值越小越好,是反向指标。
4.环境治理指标。设置以下二级指标:主要污染物 COD、SO2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环境治理系统自身建设指标等。
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反映企业排放的 COD 、SO2是否超标,该指标可以衡量企业对水、大气资源的治理情况。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反映企业排放工业废水、废气的达标程度。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反映企业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程度。该类比值越大越好。环境治理系统自身建设指标指企业是否设立环境治理相关的部门、配备相关的人员,环境管理人员的数量、级别和处理环境事故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企业员工环境保护的培训是否到位等,是定性指标。
5.环保投入指标。设置以下二级指标:环保设施支出占产值比重,排污费占产值比重,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率,环保技术创新投入率,绿色行动的创新和落实情况指标等。
环保设施支出占产值比重反映企业为治理环境在环保设施上的投资情况。排污费占产值比重反映企业为取得万元产值支出的排污费情况。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率反映企业当年用于环保用途的实际资金的使用程度。环保技术创新投入率反映企业所取得产值中有多少用于环保技术的创新。绿色行动的创新和落实情况指标指企业是否使用清洁能源,是否推行产品的绿色工程计划,是否落实绿色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绿色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情况,是定性指标。
(三)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评价
1.定量指标的评价。将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都设为“1”,把一级指标所辖的二级指标,根据重要性程度将权重“1”分配给各项二级指标。将各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数乘以分配到的权重值,求出各项二级指标的最终分值。具体有三步。
首先,要计算各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数。对建立的各二级指标依据公式计算得出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转换成在同一尺度上可以相互比较的量。具体公式为:
Zi=(Ci/Si)(i=1,2,3,…,n)或Zi=(Si/Ci)(i=1,2,3,…,n)
式中:Zi:指标评价指数,Ci:某评价指标实际值(或设计值),Si:某评价指标参照值。该参照值可以是法律规定的标准或历史和行业标准的数值。
其次,要计算定量指标综合评价指数。用第一步算出的各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数乘以该指标相应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出各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数。
最后,对定量指标的评价。为了更直观,笔者将定量指标综合评价分成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等级,得分值采用百分制,结合综合评价指数,判断得出定量指标的最终得分值(见下表)。
2.定性指标的评价。对于定性指标,可以通过利益相关者、专家、审计人员分别打分或问卷调查给出一个分值,各分值所占比重,可以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给予赋值。将每项指标分值加以算术平均,计算出每项明细指标的实际分值,再根据该项指标所占的权重,计算出定性指标的最终得分值。
3.审计结论。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最终得分=定量指标的最终得分值×定量指标权重+定性指标的最终得分值×定性指标权重。假设评价指标最终得分为 X,则审计结论分为以下五类:当 X∈[0,40),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为很差;当 X∈[40,60),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为差;当 X∈[60,75),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为一般;当 X∈[75,85),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为良好;当 X>85,企业环境绩效为优秀。endprint
四、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实施建议
(一)规范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
目前,对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没有强制性规定,导致企业环境绩效审计难以开展。为了顺利开展环境绩效审计,需要政府建立一个公认的披露标准,而企业要做好基础性工作,以便各公司披露数据具有可比性。有了统一公认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审计才能发挥鉴证和评价作用,对企业的环境绩效情况出具具体的审计意见,更好地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可使审计人员得到相关的可比数据,为企业的环境绩效分析提供依据。
(二)不断提高环境绩效审计人员评价业务能力
环境绩效审计涉及环境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审计人员应当不断扩宽知识领域,学习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知识能力,以便具备足够能力适应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扩充他们的环境学相关知识,力争成为复合型审计人才。同时,积极引进熟悉环境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充实审计队伍,做好人才建设。另一方面,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作为新鲜事物,要做到干中学、学中干,要及时总结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审计方法理论体系,做好知识储备。
(三)建立多部门联合机制,加强协同作战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牵涉面广,绝不是一个审计部门能完全胜任的,很多业务需要借用“外脑”。审计机关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机制,利用专业机构、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优势提高环境绩效审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还要就环境绩效审计加强国际交流和协调,积极利用国外成熟的经验和操作流程,降低环境绩效审计实践中的盲目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下,企业应当注重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定及相关工作的发展变化,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注重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支出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借环境绩效审计之际,尽可能解决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寻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张静,宋付杰.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新会计,2012,(06) .
2.刘长翠.企业环境审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黄道国,邵云帆.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1,(03).
4.房巧玲,刘长翠等.环境保护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 2010,(3).
5.林松池.基于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审计探讨[J].财会通讯,2013,(1) .
6.王学龙等.基于环境价值链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3).endprint
四、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实施建议
(一)规范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
目前,对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没有强制性规定,导致企业环境绩效审计难以开展。为了顺利开展环境绩效审计,需要政府建立一个公认的披露标准,而企业要做好基础性工作,以便各公司披露数据具有可比性。有了统一公认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审计才能发挥鉴证和评价作用,对企业的环境绩效情况出具具体的审计意见,更好地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可使审计人员得到相关的可比数据,为企业的环境绩效分析提供依据。
(二)不断提高环境绩效审计人员评价业务能力
环境绩效审计涉及环境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审计人员应当不断扩宽知识领域,学习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知识能力,以便具备足够能力适应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扩充他们的环境学相关知识,力争成为复合型审计人才。同时,积极引进熟悉环境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充实审计队伍,做好人才建设。另一方面,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作为新鲜事物,要做到干中学、学中干,要及时总结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审计方法理论体系,做好知识储备。
(三)建立多部门联合机制,加强协同作战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牵涉面广,绝不是一个审计部门能完全胜任的,很多业务需要借用“外脑”。审计机关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机制,利用专业机构、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优势提高环境绩效审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还要就环境绩效审计加强国际交流和协调,积极利用国外成熟的经验和操作流程,降低环境绩效审计实践中的盲目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下,企业应当注重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定及相关工作的发展变化,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注重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支出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借环境绩效审计之际,尽可能解决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寻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张静,宋付杰.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新会计,2012,(06) .
2.刘长翠.企业环境审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黄道国,邵云帆.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1,(03).
4.房巧玲,刘长翠等.环境保护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 2010,(3).
5.林松池.基于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审计探讨[J].财会通讯,2013,(1) .
6.王学龙等.基于环境价值链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3).endprint
四、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实施建议
(一)规范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
目前,对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没有强制性规定,导致企业环境绩效审计难以开展。为了顺利开展环境绩效审计,需要政府建立一个公认的披露标准,而企业要做好基础性工作,以便各公司披露数据具有可比性。有了统一公认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审计才能发挥鉴证和评价作用,对企业的环境绩效情况出具具体的审计意见,更好地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可使审计人员得到相关的可比数据,为企业的环境绩效分析提供依据。
(二)不断提高环境绩效审计人员评价业务能力
环境绩效审计涉及环境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审计人员应当不断扩宽知识领域,学习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知识能力,以便具备足够能力适应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扩充他们的环境学相关知识,力争成为复合型审计人才。同时,积极引进熟悉环境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充实审计队伍,做好人才建设。另一方面,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作为新鲜事物,要做到干中学、学中干,要及时总结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审计方法理论体系,做好知识储备。
(三)建立多部门联合机制,加强协同作战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牵涉面广,绝不是一个审计部门能完全胜任的,很多业务需要借用“外脑”。审计机关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机制,利用专业机构、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优势提高环境绩效审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还要就环境绩效审计加强国际交流和协调,积极利用国外成熟的经验和操作流程,降低环境绩效审计实践中的盲目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下,企业应当注重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定及相关工作的发展变化,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注重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支出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借环境绩效审计之际,尽可能解决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寻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张静,宋付杰.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新会计,2012,(06) .
2.刘长翠.企业环境审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黄道国,邵云帆.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1,(03).
4.房巧玲,刘长翠等.环境保护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 2010,(3).
5.林松池.基于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审计探讨[J].财会通讯,2013,(1) .
6.王学龙等.基于环境价值链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