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意见

2014-06-23宋一武

河北农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减产化肥秸秆

宋一武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意见

宋一武

自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到户以来,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提升,良种、化肥、农业等新技术落实到位,粮食产量极大提高。特别是2003年以后取得了“十连增”的好形势。邯郸市圆满实现了“吨粮市”的目标,但是,粮食亩产增加的潜力仍然十分巨大,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存在许多制约粮食产量提高的因素。

一、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

1、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造成土壤污染严重和药害,致使产量下降

作物种子化肥农药浇灌费用机械费用用工合计小麦60元200元20元150元150元100元680元玉米40元150元10元3070元100元400元

为了追逐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污染;为防止病虫害,农药使用不当造成药害。据调查,中国化肥的使用量全球第一,农药年使用量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业生产环境质量下降,而农药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以上都浪费并污染了土壤和环境,制约产量提高。

2、农业投入大、相对效益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以现在我镇小麦、玉米种植投入为例计算亩效益。如下表所示。

2011年—2012年小麦平均亩产500千克。500千克×2.2元=1100元-680元=420元。这样算下来,农民种植一亩小麦的收益只相当于打工4天的工资收入。玉米亩收入=510千克×2元=1020元-400元=620元。玉米由于浇地成本、机械成本略低,效益略高,所以,近年来出现只种玉米一季的撂荒现象。

种粮收入与打工收入严重不成比例,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导致管理粗放,或无管理能力,实际经营责任田的是老人和留守妇女,农业收入已经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渠道,只是保饭碗的底线。

3、单户面积小,不利农业机械化,导致耕作质量下降

一家一户的责任田面积零散、品种不一、播种时间、管理时间、成熟收获时间等因素都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的地块根本不能实现机械化作业。

目前,机械化水平仍较低,表现在:一是秸秆还田质量差,这其中有机械能力问题,也有机手人为原因;二是旋耕深度不够,多年积累造成耕层过浅,不足15厘米,犁底层板结严重;三是由于整地质量差造成播种质量差、播量加大;四是由于旋耕、施入的浅玉米秸秆量大,造成土少、秸秆多,播种后种子悬在秸秆上,不利成活,浇蒙头水后,由于水的踏实作用,使种子深浅不一,影响分蘖和群体整齐度。五是小麦联合收割机虽然普及但有的收割质量不好,并且不适合小地块。玉米联合收割机刚刚开始使用,质量一般,价格较高。

4、农户耕作习惯与农业技术、气象、品种特性等因素不吻合,人为造成减产和农业灾害损失

(1)不考虑品种差异,一味模式化栽培造成的减产。如温麦系小麦品种在我镇种植,容易因冻害影响产量。但是有些农户即便是技术人员向其讲明白了,他还是继续种,只相中了是白皮品种。玉米播种不按品种特性确定密度,而是根据机手调的密度,或看别人种多少自己定多少。

(2)播种、收获时间与作物生育期不吻合造成减产。每当秋收前我们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宣传“两晚”技术,即:玉米晚收,小麦适当晚播。农民朋友也认可其中的道理,但是不执行或无法执行,为什么?因为只要一块地有人收割,就开始跟风收割,赶不上这个小节奏,找农机不好找。另一个原因是种上就可以打工走了,多等一天,就少一天打工收入,这样,就每年人为造成一定比例的小麦旺长苗、冻害苗和减产200斤产量。

(3)管理不到位、不合理。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田间管理跟不上。突出表现的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宣传都能到位,但是农民不去执行或无执行能力。比如:小麦吸浆虫蛹期防治,很关键的几天时间,方法也很简单,但是每年都有漏防地块,造成不同程度减产。麦田杂草要求冬前除治,而有的农民非要到春天再除治;禾本科杂草让人工拔除,农民普遍不重视。

(4)气象因素意外损失造成减产。表现在杨花授粉阶段遭遇低温、雨水等不良天气,直接影响产量;小麦春季倒春寒、成熟期遭遇冰雹、大风等,玉米后期遭遇大雨强风而倒伏等。

二、改进意见

1、以县级农业部门为技术支撑,实施配方肥、组建专业防治队伍,实现单位面积统一品种、统一管理措施

在目前经营模式下,应依托县土肥站,对各乡镇村进行土壤养分含量普查,按目标产量测算所需养分量,制定一定数量的化肥配方,挂靠化肥生产厂家,订制化肥。初期可小范围示范,取得农民认可。

以县植保站和乡镇站为技术依托,指导何时防治病虫害,如何防治。以村级原来生产组为单位,组建专业防治队伍,以利于统防统治,提高疗效,降低投入和农药污染。具体操作可采取专业队与农户签订防治协议,农户按面积交付费用,农户克服了劳力不足,专业队伍又增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

县镇技术站参与,有序实施每村1—2个良种,集团采购可实现一定程度优惠,逐步实施统一品种。

2、鼓励促进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培植种植大户,以便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现在我镇有种植大户30多家,面积在50—300亩不等,调查发现他们除了生产资料投入外,还需缴纳承包费300元以上,但仍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就是规模化种植的魅力所在---节能增产增效。政府可以考虑对种植大户在农技、农机和资金上给予扶持,以增加大户数量,逐步实现农业集约化。

规模化种植有利于采取深耕作业,将还田的秸秆深埋,打破原来犁底层,改善土壤生物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可大幅度增产。近两年通过对深松耕地块的跟踪调查表明,比对照增产在13%以上。

3、引导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运行

近几年随着中央一系列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各地合作社发展十分迅猛,就种植专业合作社来讲其发展功效相似于种植大户。但是,政府应有效监管。使其真正按照中央思路发展,发挥农业龙头作用。

4、整合农业资源,用足用好现有农田设施

重新定位以机井为代表的农业设施使用机制,实现合理价位、统一招标价位,保证该用时,能及时发挥作用。政府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扶持专业防治队组建等。

5、强化农民培训,增强其在农村创业的信心

政府及农业部门应积极组织多形式农村创业培训,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增强其创业信心,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领军人。

(作者单位:磁县农牧局磁州区域站)

猜你喜欢

减产化肥秸秆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