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肠淋巴瘤并回肠—盲肠型肠套叠一例

2014-06-23张学伟刘志敏郑安斌涂庭义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肠套叠盲肠小肠

张学伟 石 炜 刘志敏 郑安斌 涂庭义

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 黄石 4354200

回肠淋巴瘤并回肠—盲肠型肠套叠一例

张学伟 石 炜 刘志敏 郑安斌 涂庭义

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 黄石 4354200

1 病例报告

男性患者 46岁,因“上腹胀痛不适三月”于2012年2月8日入院。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胀痛,呈持续性,不放射,不伴发热,呕吐,消瘦,黑便,给予对症治疗可减轻,病后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便每日一次,小便正常,一周前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做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上腹CT示:右半结肠管腔增厚;三天前作结肠镜:回盲部可见一肠腔样物经回盲瓣突入腔内,表面充血,水肿,诊断回肠-盲肠型肠套叠。既往有乙肝小三阳病史。体检:T:36.7℃,P 76次/分:R 18次/分:BP 125/80mmHg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无异常,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如常。入院后行肠套叠复位并小肠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回肠末端套入回盲部,予以手法复位,发现回肠末端距回盲部10cm处有一3×2cm大小质中包块,未侵犯浆膜层(术后解剖肿块沿腔内生长),分别距肿块远近端5cm行小肠部分切除,小肠端端吻合。病检:表浅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性)侵及黏膜肌壁浅肌层;免疫组化染色:CD20(+);CD3散(+);PCK|、CD56(-);MIN-1(+);bcl-6(+);CD10散(+);bcl-2(+);ki-67<60%。

2 讨 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是指无浅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周围白细胞正常、肝脾正常的小肠恶性淋巴瘤,由于本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晚期常因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而就诊,在手术探查时才发现原发淋巴瘤病灶,本例患者即是在肠套叠术中发现病灶,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肠套叠通常由恶性肿瘤引起,文献报道占成人肠套叠病因的50%~65%[1],但在临床上鲜有小肠恶性淋巴瘤致回肠—盲肠型肠套叠报道,目前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于肠道肿物受到肠蠕动推动或诱发刺激肠壁强烈收缩痉挛,使得肠腔变狭窄并随肠蠕动经回盲瓣套入较宽盲肠肠腔内而形成回肠-盲肠型套叠。

1. Cerro P, Magrini L, Porcari P, et al. Sonographic diagnosis of intussusceptions in aduls[J].Abdom Imaging ,2000,25(1):45-47.

R735.3+3

D

10.3969/j.issn.1009-3257.2014.03.19

2014-04-15

短篇报告

张学伟,男,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学伟

Case Report

猜你喜欢

肠套叠盲肠小肠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一根小肠一头猪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