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无锡全面深化改革新实践 奋力争当全省改革创新排头兵

2014-06-23黄莉新

唯实 2014年5期
关键词:机制改革文化

黄莉新

改革开放以来,无锡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发展大局,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创新的号角。当前,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风险矛盾的凸显期、负重前行的拼搏期,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中的困难挑战,进一步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再创改革发展新业绩。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江苏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奋力争当全省改革创新排头兵。在具体工作中,着重加快推进以下八个方面的改革新实践:

围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才能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一是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实施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落实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和政策措施,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和促进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私营企业。鼓励支持私营企业上市,做大资本市场“无锡板块”。二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采取合理方式实行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做大做强无锡产权交易市场。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依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创新完善开放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放宽投资准入限制,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总部、采购中心、营销中心以及配套生产性服务业。抢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无锡驻上海自贸区商务代表处作用,研究出台对接办法和政策意见,积极争取规划建设苏南空港型自由贸易试点园区,努力打造上海自贸区的拓展区。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开发区的行政效率,释放开发区的发展活力。

围绕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创业取得更大成效。一是积极推进“东方硅谷”建设。突出企业引才主体地位,探索实施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手段,梯次引进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中外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国际国内顶尖人才,柔性引进外国专家、海外智力为企业服务。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提高科技创新创业成效,加快打造升级版“530”企业。二是积极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拓展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范围和层次,积极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效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组建市产业技术研发协会,探索产业技术创新组织新模式。三是积极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和科研院校投入为主体,以银行信贷、债券融资和风险投资为支撑,以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着力发展科技支行和科技贷款专营机构,积极发展技术市场,推动科技企业信用示范区试点,大力实施科技企业上市计划。积极创办无锡海峡两岸金融与科技合作试验区,尽早开展双向借款等金融便利化改革试点。

围绕提高效益防范风险,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是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政府投资管理办法,优化整合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建立规范合理的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办法。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执行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能耗、物耗、水耗和生态环保等标准。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机构,探索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二是促进地方金融创新发展。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积极争取和支持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城乡中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周转方式试点,探索发行小微企业私募债。组建无锡市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存量资产。积极稳妥发展互联网金融,促进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三是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加快推进预决算公开,实行项目预算滚动管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优化各级政府财政分配关系,调整完善市与区、区与乡镇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乡镇、街道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组织公共服务能力。实施好税收管理改革方案,着力转变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的管理方式。

围绕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必然选择。一是全面创新行政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构建“一办三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快建成政务资源集聚、政务信息共享、权力运行公开、民生诉求响应、公共资源交易、行政效能监察的综合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开展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努力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再压缩、服务效率再提高。继续下放一批市本级应放能放的审批事项,推动各市(县)区将一批与民生关系密切的事项下放到镇(街道)。二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等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强化基于区域资源与功能定位差异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资源消耗、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三是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加快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完善具有无锡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健全科学有力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做到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强化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着力推动“三解三促”等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专项行动,整治机关部门“中梗阻”现象。

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积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一是完善城镇化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编制实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加强城乡规划引导,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推进锡澄、锡宜一体化,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资源向重点城镇聚集,大力推动城镇产业发展,加快提升资金、物业、劳务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推行流动人员居住证管理制度。二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组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在有条件的村开展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实力。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探索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三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责任,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机制为重点,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体系和标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和合理布局。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围绕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一是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动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壮大拓展主流文化传播阵地。二是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探索创办文化产业保税区,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资本与文化资源相结合,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改革精品评奖机制,加强作品版权保护,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三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公共文化的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和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立群众需求征集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研究设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和资助目录,鼓励文化非营利组织和各类文化企业参与招投标。制定培育规范文化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意见。

围绕提升民生幸福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深化社会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探索组建医疗集团,引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构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发展教育集团,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二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深化社区扁平化管理改革,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深化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加快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探索向社会组织有序让渡部分政府职能。支持发展志愿者组织,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三是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体制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机制,引导不同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建立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建立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解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对接。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健全联合接访机制,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立体化城市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

围绕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积极实施省“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以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为重点,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是强化生态源头保护。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城镇化格局。建立完善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评估体系,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落实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以及生态红线区域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任期环境质量考核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二是完善生态监管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资源性产品和环境价格改革,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建立资源节约利用机制。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高效使用土地资源。实施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推进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建设,基本建成中瑞低碳生态城。积极探索建立区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机制体制,加强能源定额、限额管理和对重点用能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规范管理,建立节能信息发布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人心所向。无锡将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抢抓机遇,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谋划改革、推动改革、保障改革,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更大突破,为加快打造“四个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奋力谱写“中国梦”的无锡篇章。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机制改革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谁远谁近?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皮革机制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