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014-06-20何彩银

科教导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业能力培养

何彩银

摘 要 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适合21世纪我国建设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能直接在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而毕业生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综合职业能力强不强,始终是我们中职教师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紧扣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专业岗位需要,主要从“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口语表达能力”、“ 责任感”、“ 团队合作意识”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的中职毕业生,让学生能顺利就业。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培养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HE Caiyin

(No.1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of Nanning, Nanning, Guangxi 530299)

Abstract The goal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nurture and build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have the required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capacity, can be directly i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services first line of skilled personnel. The graduates can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is strong, has always been a problem in our teachers concerned.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author closely linked to the school's training objectives,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jobs that require students, mainly from the "occupation ideas and career aspirations", "spoken", "responsibility", "teamwork" four aspects of students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aims to develop a number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in line with corporate employment standards, so that students can be successfully employed.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trai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1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对于中职生正确处理择业问题和正确对待职业生涯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由于自古就存在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今天仍有众多家长一定要把子女送进正规的学历学校,似乎只有进普通高中,考大学才能成为有出息的人才,将来才能当官、坐办公室。所以一部分学生之所以来读职校,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又找不到工作而勉强来的,都较为自卑,以为自己读职业学校就是低人一等,即使毕业后也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最多也就是做一名技术工人,干一些有苦又累的活,这和大学生毕业出来坐办公室相比更觉得矮人一截。因此,学习上就少了一份热情,少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针对这一客观现实,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从语文课本中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师说》中有这么一句话“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这是一种“厚道薄技,重知轻艺”的封建观念。课堂上,通过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懂得古人深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封建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百工之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一些简单重复、不需动脑的体力劳动,是被人所统治的,所奴役的对象。因此“百工之人”被那些自认为是“劳心者”的君子鄙视是很正常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社会上需要的职业和劳动岗位都是平等的、光荣的。通过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职业,从而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

2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世界上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需要和别人交往,需要与人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卡耐基说过:“有许多人,因为他善于辞令,因此而提升了职位,获得了荣誉,获得了厚利。你不要以为这是小节,你的一生,有一大半的影响,产生于说话艺术。”而中职学生在校两年,从离校外出实习开始,面对的就是社会,口语交际能力则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生存条件。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口语这方面的能力练习。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首当其冲的。因此在教学时,笔者在每节课上课之前都会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安排2~3名学生站到讲台上进行读书、说话或对话练习,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口语交际训练所安排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加强训练,注重循序渐进,由几句话到一段话,由几段话到一篇文章,由照读到脱稿,由备稿说到即兴说,由对话到辩论。另外,针对中职生在校两年即走向社会的特殊性,结合“自我介绍”这一模块的内容,笔者会利用几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 “模拟应聘”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自行担任招聘者和应聘者,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把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与同事沟通、交流,适应市场竞争打下了一定的口语表达基础。endprint

3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由此看出,在人的素质中,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学校的教育又是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不负责任的言行:对自己,得过且过而不思进取;对家庭,一味索取而淡薄孝心;对他人,敷衍了事而淡漠诚信;对集体,强调个人自由而不讲基本原则;对社会,埋怨无奈而不愿奉献。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这种不良的言行扼杀在萌芽状态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如在学习小说《信》,讲到帕潘科夫亲情淡漠,总是借口工作繁忙,长期不给母亲写信,更不要说回家看望母亲,母亲想念长期分离的儿子,想了解儿子的情况,于是别出心裁地代儿子给自己写信这一故事内容时,引导学生感悟这是一种家庭责任感的缺失。进而启发学生联想,谈谈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让学生明白父母为自己付出那么多,其根本原因是责任在起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会感恩,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从学习和生活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父母尽一份儿女的责任,以此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

4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如今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娇宠的他们自我意识尤为强烈,漠视他人和集体,团结协作精神缺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一些世界知名企业已明确将“合作精神”或“团队意识”作为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由此看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人已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用工单位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针对现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差的现状,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学练为主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一般6人左右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将学生针对课文提出的一些思考题分配给各组进行讨论,让各组组长进行协调,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再组织本组成员共同运用彼此的智慧解答疑难,汇聚成大家认可的观点,最后由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合作研究结果。而老师就小组各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点评,肯定代表们所做的发言离不开各成员的团结协作,奖励表现佳的小组。这样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虽然,语文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但作为中职生必学的课程之一,在教学中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无论从教学成效还是学生就业角度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钟麟.语文教学应以培养能力为主.语文教学通讯,1998(7).

[2] 张东.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驻马店日报,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职业能力培养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