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走向欣赏
2014-06-20徐丹
徐丹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重点工作,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还是为了应试,而这就会影响学生真正有效地走在阅读的道路上。或者可以这么说,当阅读带有了一种功利性的倾向时,我们往往就发现不了文本真实的味道,但在现实教学中,阅读又不可能不面对应试,应试往往是指挥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怎样协调这种现实评价需要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需要的矛盾呢?笔者以为,可以将阅读教学分成过程与结果两个阶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阅读走向欣赏,而阅读与欣赏的结果对于应试而言,则会自然体现出相应的促进作用。
当阅读教学确定了从阅读走向欣赏的思路之后,阅读教学便有了一种价值取向。在这条道路上,阅读与欣赏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阅读是为了欣赏,欣赏可以反过来引导阅读。下面笔者以冯骥才《秋天的音乐》一文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思路与想法。
一、慢咀嚼——从阅读走向欣赏的途径
《秋天的童话》是我们精心选择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开篇即说,“你每次上路出远门千万别忘记带上音乐,只要耳朵里有音乐,你一路上对景物的感受就全然变了。”同为语文教研组的其他同行谈到这一美文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自己当初读到这篇文章时,这句话就有着一种极强的触动。既然作为教师的都有这样的感觉,那这篇文章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赶上阅读教学的需要,因此教研组的同事们一致决定将这篇文章纳入阅读教学的范围。
教学前对此文已经有了预计,即文章本身说的是作者行走路上的一些感悟,这种作为有过人生阅历的感悟,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不会那么轻易地体现出来。这种味道,应当在学生对文章有过多遍的咀嚼之后,才能慢慢地浸润出来。于是,近乎原始的阅读方式被我们选择了,那就是重复的阅读。读什么?读文中那些好句子,如,在音乐撩拨你心灵的同时,也把窗外的景物调弄得易感而动情;如,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躺着,丰满而柔韧的躯体;如, 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相……
我让学生慢慢地咀嚼这些句子,学生也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咀嚼可不是机械地读,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读的过程中,渗入自己的生活经验,渗入自己的理解,渗入自己的认识。作为教师,此时笔者唯一的任务就是捕捉。捕捉什么呢?捕捉学生的阅读表情,如果学生的表情是生硬的,那就说明他们还没有咀嚼到味道,因此还得等;等学生露出一种意会的表情时,那就说明他们咀嚼到味道了,那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了。这个过程必然是需要等的,因此“慢咀嚼”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描述。
二、细品味——从阅读走向欣赏的意境
如果说咀嚼还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的话,那品味就是从阅读走向欣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了,我们以为,只有品味了文章,才能打开欣赏的那扇大门。品味是一个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去慢慢地引导。为了让学生对《秋天的音乐》进行有效的整体感知,笔者借鉴同行的智慧,给学生呈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对本文的阅读中,哪些段落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概括你的阅读感受?句式:什么样的景色像什么样的音乐,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这一句式实际上缩短了学生阅读文本的进程,可以通过这种类似于模式的句式,去便捷地概括出自己对文本的认识。有学生说,秋天的树林像节奏感极强的音乐,让我感觉到一种力量的存在;有学生说,秋天的叶子像舒缓的音乐,让我感觉到收获的富有……
但这样的品味还不够细,因此对文章的品味还需要再细致一点。而学生在慢咀嚼中实际上已经趋于他们思维的顶点,这个时候没有了教师的引导,他们是无法走向那种细致的意境的。笔者设计的引导方法是:在自主阅读中画出你认为精美的、值得思考词句;在合作中交流这些词句并发掘它们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的品味有所依靠,笔者还给学生先举出一个例子:文中有一句“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作者写秋天的音乐,怎么会引入一棵垂死的老树?答案是从秋景转述对秋天的感受,在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对秋的描述增添了一抹色彩。
顺着这样的思路,学生的品味逐渐细致了起来。有学生问:文中“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又有学生问:死亡,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作者写秋天的音乐,缘何想到了死亡?……
尽管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可能寻找不到最确切的答案,但这种努力对学生来说,已经是细品味的一部分。问题成为种子,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刻,在学生的心田中发芽。
三、静欣赏——从阅读走向欣赏的心境
咀嚼、品味,最终都是为了欣赏,欣赏是阅读美文的一种境界,当学生对文本拥有了一种欣赏的目光时,说明阅读已经从物境进入了心境。此时学生想到的不应当再是问题的回答,或分数的获得,自然,教师也不应当如此。当学生沉入对一篇文章的欣赏时,他的脉搏应当跟作者一起跳动,又或者在文本的阅读与欣赏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有节奏的跳动的脉搏。
以《秋天的音乐》结尾为例,一般都认为这是本文最难读懂的一段,一般情况下都不提供给学生。但凡事都是可以尝试一下的,给学生呈现完整的文章,又会如何?未尝不是日常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益尝试。当学生面对文章的结尾时,学生一开始自然是疑惑的,读不懂!但我告诉他们文章是需要慢咀嚼、细品味的,不能急!于是全班学生在一种宁静的气氛中慢慢读文章的结尾:两位把青春年华和所有精力都为这世界付出的老人,让作者生出了满心的爱。可为何被惊呆了?为什么不能再听下去?秋天的音乐的感觉为什么全没了?艺术原本是欺骗人生的!这一结论是从何而来?为什么又说艺术是安慰人生的?
在引导学生欣赏的过程中,笔者自己其实也陷入了另一种深思:结尾为什么常常不在学生面前出现?是因为太残酷了吗?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还不足以接受这样的认知吗?其实,从“欺骗”到“安慰”,作者何尝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而这个欺骗与安慰,岂不是本文最需要欣赏的两个词?这种欣赏,是需要一种心境作为一氛围的吧!
从这个角度看,欣赏不只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的事!师生一起走入文本欣赏的境界,那才是阅读教学最好的境界!而回到文章开始关心的问题,这样的阅读取向会不会让学生丧失应试能力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实践表明,经历了这样的阅读过程的学生,其在面对试卷上出现的文章时,内心会有一种更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有一种更准确的阅读感悟,因而对文本的把握往往更为准确。既如此,就可以认为这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条有益的途径。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经济开发区袁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