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人性之镜
2014-06-20刘连尧
刘连尧
坚守童真 教材是编者精心编撰而成,其中不少文学作品借助典型人物的刻画和经典事件的叙述传达出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思索和追问。身处异域,眷念故土(韩少功《我心归去》);自身困窘,心怀社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家们或以自己为主体形象,或浓墨刻画主要形象,可谓主题多元、形象纷繁,都可提升当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细加思索之下,笔者觉得教材中至真至纯的童真形象欠缺。
儿童是纯真的,他们没有经受世俗观念的濡染,像镜子一样纯朴、真切,真的不会照出假,假的不会照成真;善的不会照出恶,恶的不会照成善;美的不会照出丑,丑的不会照成美。所以这类形象堪称人性之镜,能照出假、恶、丑形象的真面目。
以《老王》为例,老王是个年老的童真保留者。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验,你对小孩好,小孩也会对你毫无保留的好。在本文中,我们看到了这位来自社会底层的富有童真之美的老王。因为杨绛先生常坐他的三轮,形单影只的他以纯真的方式回报知遇之恩:给作者家送冰,愿意车费减半,每天清晨,他都会抱着冰上三楼,代为放入冰箱,而且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价钱不变;他帮作者把钱钟书先生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即使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在生命的晚期,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一样的他给我送来一瓶香油,一包鸡蛋,还是坚持不肯收钱……在作者眼里实为交易的行为,在老王眼里却是一种天大的恩德,他知恩图报。“文革”背景下的这些行为显得更加纯真,这个不幸者身上闪耀着童真的光芒。
再看《品质》,这篇来自异域的作品同样具有童真的印记。在哥斯拉兄弟眼里,顾客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位顾客都是他们竭诚服务的对象;这一点恰恰是后来的新经营者乃至其他经营者所不具备的可贵品质。这种不受阶级观念濡染的举动,本身就是纯真的表现,就像孩童眼里没有贵贱之分一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所有的鞋子订金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在开销太大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偷工加料,而且坚决不涨价,即使面临着饥饿乃至死亡,也坚持亲自手工制作出全伦敦最好的靴子,对于做得不好的靴子,不收一分钱。在垄断资本盛行的背景下,保持着这样的始终如一,就是富含童真意义的纯真。
托尔斯泰说:“艺术是一种‘人性活动,它的要义只是,一个人有意地用具体的符号,把自己所曾经历的情感传给旁人,旁人受这些情感的传染,也起同感。”在上面解读的两篇作品中,作者以及主人公们各以其独特的方式向读者传递着人性之光,特别是蕴含其中的灼灼童真之光。在这些光芒的映射下,与杨绛先生家庭划清界限的人以及喜好以浮夸广告吸引顾客的皮靴批量生产者们,伪善、虚伪、冷漠等真面孔一显无余。在这些成年人乃至老年人身上延续的童真,弥足珍贵。课文研读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探究和解读,品读并保持这种特别的童真。让我们信守一句话:岁月不居,童真永存。
亮化童真 语文教材作为本民族乃至世界文化和精神的载体,它承载着对学生的语言素养、文学素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育重任。教材编者一旦确定了编写方向,教师和学生就很容易自觉地沿着这个既定轨道开展教和学的工作。所以,编写者对选文的精选和敲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寄希望于编者万无一失,也不现实;因此,校本教研的作用就得到突出,这也是教师必须起到的作用。
对于高中教师而言,在学生阅历增加和思辨能力提升的情况下,也可编写校本阅读资料。操作层面,可以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编写序言,题目定为“呼唤童真”,明确童真的概念和外延,并且指出社会和时代对童真的需要和呼唤;二是选编经典作品,范围不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都可涉猎。选材时需注意童真形象既可以是小孩,也可是大人;既可是单纯的童真,也可是隐含在各种品质之中的。三是师生精心研读作品,亮化童真形象。以金庸《射雕英雄传》为例,学生们对这部武侠小说比较熟知和喜欢,但往往忽略了其中的重要角色老顽童周伯通。在江湖人士纷纷寻求天下第一名分之时,熟知《九阴真经》秘诀的老顽童却恪守诺言,绝不练这种旷世奇功,而是快乐、自在地飘游于不为名利纷扰的江湖。教师可引导学生品读这个特殊的文学形象,揣摩他身上具备的童真形象的特殊意义。经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程度会加深,并能从中得到人性之历练。
嫁接童真 周国平先生介绍读书经验时讲:“自我是一个凝聚点。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我中来。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品读大师们刻画的童真形象,学生还应将其“吸收到自我中来”,融为个人成长所必须的“养料”。这里的养料既指人文精神的滋养,也包含着读万卷书之后的“神来之笔法”。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在习作的情节中巧设人物形象,将童真嫁接进文中,起到形成对比、突出主题的功效。凸显童真意义的习作内容以纯真为主线,童真形象可以是天真无邪的儿童、买卖不掺假的商人、志愿服务者、多年抚养孤儿的善士等人物。
在人情冷漠现象多次见诸报端之后,学生也开始在作文中给予关注。有一学生用细腻的笔法刻画了路人对一个亟需救助的老人的冷嘲热讽,但震撼力不够。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在文末嫁接进童真形象,结尾变成:
正当围观的人们对这位可怜的老人口诛笔伐、百般质疑之时,人群中走来一位小姑娘。她缓缓地弯下腰,将20元零花钱放进了老人的衣袋。然后,她将一张报纸展现在众人面前,原来这位老人竟然是本市的好人榜人物。
看来,老人的乞求帮助真是万般无奈之下的举动。
看着报纸,激动的人群一片静寂,不少人脸上浮起红云。
“小姑娘”是学生巧设的形象,闪烁在她身上的童真光辉,照彻看客们的心灵,实乃成功嫁接童真之佳作。
呼唤童真,期盼更多的童真形象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和学生习作中。
[作者通联:江苏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endprint